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体系最优化

点赞:6066 浏览:182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体系的内涵及外延梳理,就其渐进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以及现阶段国内外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现状特征的差异进行讨论分析,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计出发,迫切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育教育改革,提出用创新理念为先导,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依托,构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的全新的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体系.

【关 键 词】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体系架构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2-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其最基础性内容之一,就是体育教育目标的改革,同时也是其他各个环节配套改革的先决条件.然而就当前的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系统架构来说,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可以替代传统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架构体系和教学实践架构体系.就目前的体育教育当中,重身体,轻心理,强调共性教育,忽视个性培养,轻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等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就让本来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协调发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为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课程,演变成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一部分接受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体育教育之后,仍不懂体育,不会欣赏体育,也未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甚至未能真正掌握一种适合自己锻炼身体的方法.


如何落实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三日发表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这一通知精神.我们必须首先就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的目标进行准确的理论定位,以切实梳理当前高等体育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一步指导其他环节改革.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改革发展历程,就发展改革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联系到当今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体育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对构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为迎接素质教育的挑战及为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体系架构发展比较

1.目前国外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的主要特点.

审视当前国外高等教育状态,大多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为依据来指导制定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部分以“人”的发展为角度(发展身体素质、发展体能)、教养的角度(包括了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等)和教育的角度(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作风等)以及社会的角度(包括社会行为、处世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来制定和调整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制定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时,考虑较为全面和具体,包含了体育的、娱乐的、健康的、技能的、生活的,甚至是安全方面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的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单一的“身体”上.中国高等教育在制定体育教育目标时,则较为广义,包含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思想品德三个方面教育,是典型的“教育型”体育教育目标.

2.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阶段高等教育体育目标和体育教育目标架构概念混淆现象极为普遍.体育教育仅仅属于体育学科的范畴,而学校体育则包括了体育课教育、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体育竞赛与课余体育训练等更为广泛的内容,两者之间是有严格界定的,然而在讨论体育教育目标时经常游走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之间,不清晰和不明朗.

(2)各阶段教育目标架构模糊不清.在进行各阶段教育目标设计时,应该更多地顾及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教育目标在内容和方法上侧重点必须有所不同,在目标达到的顺序上应该是渐进式.大学阶段要着重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乃至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发展大学生灵活运用体育手段来娱乐身心的能力,通晓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在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阶段目标的重叠,在实际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往往也无从下手.

(3)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的设计时,必须体现现代体育赋予的多功能特性.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在设计体育教育目标时,过多关注其理论上和内容上的大而全,偏偏忽视了现代体育具有的多功能性,没有把其功能最多、最具特色的确定为体育教育的第一目标,而是仅从生物学或者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体育教育的目标,造成实施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偏差.

(4)从历史的角度看,对体育教育目标架构的发展性忽视严重.现代体育其现实的实用性很强,容易使我们被其“迫切性”需要所局限;然而“终身体育”变成为时代的要求时,必须意识到既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为学生实现身心发展需要怎么写作,在校期间获得的发展能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怎么写作,既要见到近期的教育效果,又要为体育教育的长远效益以及大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三、完善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体系架构的一些思索

高等教育体育教育必须走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创新之路,要设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综合运用学术、思想、教育、行政和经济等手段,确实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定期实施检查或考核;认真做到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与此同时,要运用管理科学的动力原理、激励原理,不断激励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管理意识,使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管理更趋科学化,这是有效推进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的根本所在.1.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考虑和制定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

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体系最优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应当是具有多层次、多体系的结构,其中包括认识体系、教师的调控体系和学生的自控体系;还应包括社会需求体系、教育要求体系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体系.同时,体育教育过程又是具有多方面功能的,既要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还要通过体育教育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包括社会行为的教育等等.因此,体育教育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体能和智能发展过程,还是一个培养个性、愉悦身心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体系的过程.为此,必须运应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正确理解和制定高质量的体育教育目标.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优化体育教育目标架构体系.

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终身体育”这一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新观念,对优化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高等教育体育教育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高等教育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与社会体育相互对接的功能;在高等教育体育教育中,将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贯穿整个高等教育始终,重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提高体育能力,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为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的制定过程中还要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大学体育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实施“健康第一”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确高等教育体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掌握体育锻炼中的健身、健心、身体保护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处理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身体姿态,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兴趣、爱好,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心肺功能,增进健康;初步掌握主流体育项目竞赛的组织方法、编排原则、规则与裁判法等,形成良好的情感、意志、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守规则意识,从而构成高等教育的增强体质教育目标、增进健康教育目标、发展个性教育目标和培养体育能力教育目标,形成一个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体育教育目标体系.在优化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体质、健康、个性和体育能力的档案.通过优化体育课程教育目标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个性和体育能力档案的过程,使学生明确高等教育的体育目的与任务,掌握体育健身、健心、能力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建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行为,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全面实施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理念.

3.正确解读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架构系统体系.

体育教育的目标应有不同的层次,依据现代教育论和高等教育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体育教育目标应包括以下四种最基本的目标,即生理负荷目标、社会认知目标、心理情感目标和技术技能目标.按照接受教育的时间序列特点,又可设立为阶段教育目标、学年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项目教育目标和课时教育目标五个层次,各层次目标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互相联系,共同就构成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目标系统.

(1)生理负荷目标主要是从生理学角度提出的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它是体育教育目标的基础性目标,也是体育教育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在体育教育中要通过一定量的生理负荷,使机体对生理负荷刺激产生适应性改变,以达到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延长生命过程,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的目的.

(2)社会认知目标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对体育教育的要求.体育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觉认知,要使学生通过自身锻炼和体育锻炼中的合作,理解自身的感觉及周围环境对人的要求,不仅要促进自身的完善,还要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学会从体育“小活动”中领会和体验社会生活“大活动”.

(3)心理情感目标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它是对体育教育目标的深层次要求,学生对体育及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也由此而来.体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体验运动给自身带来的愉悦,并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转化为优良的意志品德及个性心理特征,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因此,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情感对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更具实际意义.为此,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责任要求更高,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业务修养,做到身体力行.培养一支具有业务修养高,思想上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4)技术技能目标体现了学习技术规格的要求,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学到相关技术、技能,发展运动能力,为未来的自我锻炼打好基础;学会锻炼身体方法、生活中的基本实用技能、运动技术和体育娱乐方法;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能力,满足今后终身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需要.

(5)阶段教育目标、学年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项目教育目标和课时教育目标从时间维度上体现了体育教育目标的层次性特征,它们是由框架的、远景的、宏观的逐渐向具体的、近景的、微观的特点发展,这样,教育目标经过层层分解,逐渐落实到每一次具体的课时当中,每一次课时都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最基本的单元.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框架与具体、宏观与微观、远景与近景的关系.

这个目标架构系统体现了体育教育正在向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三大领域进行相互渗透,这也是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出发点,现代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的目标,最终凝练成:以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为显著特征;因此,在高等教育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以上特征,以系统论的观点及方法对体育教育活动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