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路径

点赞:14283 浏览:600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道德耻感是行为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在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或接受他人及社会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否定性情感体验.知耻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性规范是人的德性和人格的基本要求.在我国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道德实践中,耻规范与知耻教育甚受忽视,致使许多人对社会上出现的或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一种现象.

在中小学德育中强化耻感教育,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实施耻感教育对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价值

当前,人们对学校德育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德育内容知识化,德育方法灌输化,德育主旨成人化以及德育目标虚无化.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道德规范,而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人.道德灌输不是对于道德的教育方法,因为合乎道德的道德教育意味着尊重学生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高大全”的德育目标与学生相距甚远,而耻感教育则能使德育在内容上回归生活,形式上愈加丰满.

第一,耻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耻心.中国思想史中,作为德律的“耻”系指羞耻心、知耻心.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培养知耻心是培养和增进道德行为的前提和第一步.让学生“知耻”就是教育他们有耻的观念,以此作为辨析是非正误的工具,在面对不良现象时会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影响.

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水平.“知耻后勇”与“见贤思齐”一样,都是鼓励人们积极上进的.不同的是,前者以“耻”为触发点,“耻”成为激发力;后者以“贤”为榜样,“贤”成为牵引力.知耻能使人自我鞭策,激起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神,并使之成为进步、自强的原动力.

第二,耻感教育是对生活的正视,它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教育观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主要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在教育中把学生作为整体的人,通过确立整体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如前文所述,“耻”与“贤”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他们也常常会陷入“耻”与“贤”的两难困境之中.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反映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人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些人对生活的“斜视”.德育要教育学生对生活的“正视”,正视人的正当与需要.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引导年轻一代如何正当地追求与满足物质及要求,绝非采取“存天理、灭人欲”式的空洞而虚伪的道德说教.

第三,耻感教育是一种方式,它使德育融入生活世界.有学者认为,我国学校德育效果处于实质性低迷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相当一段历史岁月中学校德育脱离生活,无视学校德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视生活本身的完整性、丰富性和现实性.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和道德是一体的.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成为人们难以企及的空中楼阁.耻感教育摆脱了“高大全”式的道德“高”标,俯身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耻感教育的特征分析

耻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德性教化,是道德教育的有益补充.耻感教育是要让学生知耻,而非学耻.如果说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式是通过正面形象的引导让学生“有所为”,那么耻感教育则是通过生活中的反面案例来警戒学生“有所不为”,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明辨荣辱,涵养德性,实现“精神成人”.具体说来,耻感教育有如下特征:

第一,来源于自然.耻感和自豪感都是油然心生.有些人生来就具有身高、语言或运动方面的优势,在受到他人夸奖时自然会产生内心的愉悦;有些人通过努力完成了他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也会形成高度的自豪感.同样,羞耻是行为主体的自我价值感、尊严感受到损害或打击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二者均有天然的教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豪感和羞耻感都是源于个体外在的自然特性.

第二,发轫于自律.“耻”的道德本性是一种主观感受,其道德真理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激励,它是引导人们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知耻而后勇,自豪感与羞耻感一样是油然心生的,自律就促使个体在自身道德良心遭受负面评价时产生羞愧的心理体验.这种耻感直接来自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无需他人的监督和提醒.一个有高度耻感的人,在行为之前,通常会主动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生发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强化于群体.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群体的力量能够让耻感转化成道德上的认同感、崇高感和荣誉感.集体耻感就像集体荣誉感一样,既是集体凝聚力的尺度,也是约束个人行为、增进集体意识的无形手段.一般意义上“国仇家恨”所激发的个人斗志都鲜明体现了群体耻感的功能和价值.

第四,展示于个体.德育的最终结果要落实到个体身上.个体是否知耻的判断标准是个体在特定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产生的正确心理体验.耻感教育就是让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使行为主体在面对自身或他人的不端品行、不良欲念时产生应有的羞愧心理体验.所以,耻感具有个体自成性和潜在性特点.

三、中小学实施耻感教育的路径

目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即以榜样或生活中其他正面形象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去影响受教育者.但是,用单一的正面品德规范体系去影响受教育者,仅仅让学生面对了“一半的生活”,德育效果必然不佳.因为在每个人成长的路上充满着随机性、复杂性和偶然性,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美与丑的碰撞.基于学校德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开展耻感教育来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第一,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道德教育本质上在于涵养个体的德性,道德教育也只有成为个人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个人存在于集体之中,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耻感教育需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实施过程离不开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最终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二,明确荣、耻行为,健全评价机制.德育过程需要以善恶、荣辱标准对个人的道德行为和社会道德现象进行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行己有耻,要求学生在处理与他人和集体关系时,自己行事要有耻的观念,约束自己的不正确行为;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行己有荣,每个人都能恰当行事,学校便循然有规.但是,中小学生毕竟属于未成年人,必要的惩罚与奖励有益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全的评价机制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的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第三,健全示范机制,提高师德水平.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行为是学生模仿的范例.所以,教师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举止去引导学生行为,以自身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育学生.学校要有意识地发现和运用校内校外的正面和反面两方面的典型,在强化正面典型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回避、不讳言反面典型,一个反面典型的教育价值极可能超过几百句的道德说教.

耻感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路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道德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四,激发自律精神,学会道德反思.耻感形成固然有一个面对他人、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但耻感形成的核心并不是他人的存在,亦不是向他人呈现自我,而是自我呈现,是自我在灵魂中的善、精神、信念、原则面前的呈现,以及基于这种呈现的自我评价.耻感产生于主体的自我反思与批判,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或自我批判能力是拥有某种价值观念的前提.耻感教育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不能做,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对于道德两难案例的讨论,与其说是对他人行为的反思,不如说是对自身行为产生真诚而深切的反省.

第五,把握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让事实说话.加拿大工学院的“耻辱戒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范例.这个学院不仅誉满全国,在国际上也拥有很高的声誉,但在学校的发展史上,曾发生过一个几乎使该校名誉扫地的事件:有一年,加拿大政府将一座大型桥梁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一位该校毕业的工程师,谁也没想到,由于设计上的失误,该桥梁在建好交付使用后不久就倒塌了,使国家遭受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为汲取这个惨痛的教训,工学院花钱写下了建造这座桥梁所用的全部钢材,并请人加工成数百万只戒指.从此,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每个毕业生在领到毕业文凭的同时,还会领到一枚这样的“耻辱戒指”.长期以来,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都牢记“耻辱戒指”的教训,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虽然这种耻辱戒指仍然戴在所有毕业生的手指上,但耻辱的含义却已经消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荣誉的标志.

人的知耻之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精心教育和培养形成的.而知耻是真正学会做人的开始,也是一个社会文明与公德的底线.耻感教育就是要在学生的心中埋下善良的种子,当每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罪与恶感到可耻,甚至是一种良心痛苦、心灵折磨时,我们才可以说这个人是道德上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