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想转就转?

点赞:29923 浏览:1418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日,华中师大武汉传媒学院通讯社对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想换专业.而导致众多毕业生想换专业的原因,就业压力大是首要原因,不喜欢自己就读专业排在第二,还有一些学生称自己的专业发展前景不好.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却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合所学专业.而受教学资源制约,高校在允许本科生转专业时,转出和转入人数、申请资格和成绩都有要求,允许转专业的对象往往集中在本科一、二年级和成绩优异者之中.所以,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允许学生转专业,但能成功转专业的可谓少之又少.如何满足广大学生的转专业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大学校长们的一个管理难题.

5月10日,中国科技大学校园网“本科教育”板块上一条并不抢眼的公告,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条题为“启动2013年全校专业选择及中期分流工作”的教务处通知,标志着该校已经实现本科生可以100%地自主选择专业,不附加其他门槛.

中国科大的做法是,本科生入学后至少有3次自主选专业的机会:进校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二年级的春季学期可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有接收条件的院系申报计划,由教务处统一公布信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申请;二年级及更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均可个别申请转专业.

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助理杨凡介绍,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如愿调整专业,但也有少数同学因成绩等原因,不能转到自己“钟情”的专业.为此,该校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分离”政策,针对申请转专业未被接收的学生,只要修完意愿专业认定课程、达到毕业要求,即授予该专业的书和学位证书,不受学生原学籍所在学科或专业限制.

大学专业想转就转?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今年‘郭沫若奖’32名得主,有四分之一是转专业的学生.”据介绍,以数学学院为例,每年都有其他学院转入的本科生,比例约占该院学生数的15%左右.大多数转过来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成绩上升较快,学院2010级前10名中,有4人是从其他院系转过来的.自由转专业对大学生的益处显而易见,但从高校而言,可以预见的是在学生心理疏导、制度完善、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方观点】

刘志业:以人为本是大势所趋

山东大学高教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经验建立起来的.在这种模式下,对大学生强调的是专业训练.建国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批专业人才,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投资,国家计划招生,国家计划分配.这种模式曾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学生的个人兴趣,毫无疑问地要服从计划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难以回避.转专业,为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的是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

目前,国内教育界普遍认为,大学进行教育改革,不能停留在聘名师、争生源的阶段.大学应营造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位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和想象力,回到“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体制上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从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的转变.要培养学生具有有效的思考能力、清晰的沟通能力、明确的判断能力和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能力.

在发达国家,大学生选择专业来去自由,他们前两年一般都是大文科、大理科的通才基础教育,大三才开始分专业上课,或按入校时初定的专业,或按大三选择的专业,只要学分积满了,就可获得该专业学位.或许,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入校后再选择专业,实行自由流动的完全学分制,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转专业,只是过渡阶段的一个有效手段.

李蓓:自由选择专业如何实现

中国科大教务处副处长

自由转专业并没引发学生“潮涌”,或者过度集中转入几个“热门”专业的现象.每年提出转专业的学生人数,仅占每届学生总数10%左右,这说明校内各学科发展的均衡,更重要的是,学生调整专业是在导师指导下的理性抉择.

去年学校成立“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由学业指导专家、专职工作人员构成,其中学业指导专家25人.作为“把关人”,他们为转专业、跨学科交叉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指导,指导学生选课和制定科学的修读计划.

2012年,该中心对校内28名申请转专业暂未被接收的同学逐一进行约谈.专家们在全面了解这些同学的学习状态后,针对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课程修读方案.

必须统一轨道,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首先是建立在学科统一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为此,我们花了3年半来修订全校本科培养方案,重新梳理课程体系,消除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

在招生方面,中国科大实施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所有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在同一通修课平台和学科群基础上进行培养.新的课程体系按照知识结构分层重构,分为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四个层次.它们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45%、26%、10%、10%.

为了打牢基础,同时方便学生转专业学习,全校低年级课程基本一致,即使是跨学院、学科转专业,由于前两年的课程安排差别不大,学生转到另一学院、学科学习时,只要补上几门课,就能跟上新专业的学习进度.

我们本科生与专任教师比约为5:1,在国内高校十分少见.此外,中国科大长期坚持精英教育,本科生规模较小,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相对较大.

易靖涛:第二专业――自由转专业的有益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助教授

全国来看,每年都有大量想转专业但没有成功的学生.适合辅修第二专业的主要人群可分为三类:第一,想转专业但没有成功,通过辅修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第二,学生认为自身专业前景不是很好,要转专业面临的困难又很大,为了弥补不足,想找一个起到推动作用的专业,可以是替代性的也可以是互补性的.第三,从个人成长角度设计自身的知识库,根据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构思,看看有哪些知识是不能缺乏的,如读了经济学之后再读些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