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与人格的碰撞对教育现状的审视反思

点赞:6269 浏览:199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媒体对教师的负面报道过于热衷放大,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一边倒的口诛笔伐,有意无意的忽视或者说漠视了教师的弱势.当前社会,在师生关系定位、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偏颇.

关 键 词:教育教师媒体批判理性审视理念评价定位偏颇

“范跑跑”一跑成名,继而“杨不管”被指“冷血”,“比范跑跑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等媒体对“杨不管事件”的炒作又一次将教育以及教育工作者置于国人的口诛笔伐之中.另一方面,教师被殴、被辱、被逼疯甚至被弑的事情比比皆是,仅仅2008年10月就有三起.弑师、辱师事件引发的却又是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一边倒的批判:“师德失范”、“学德沦丧”、“间接谋杀”、“冷血”等等字眼铺天盖地,蜇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一线教师的心:为教育疲于奔命、为工作如履薄冰的我们怎么就成了教育和社会的罪人呢?

媒体对教师的负面报道过于热衷放大,心理和道义上往往完全倾向于学生,有意无意的忽视或者说漠视了教师的弱势.

在对这些以及更多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理性审视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当前社会,在师生关系定位、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偏颇.

一、师生关系定位的偏颇


体罚学生,谩骂、侮辱学生,自然是罪不可赦,但这毕竟是教师队伍中极为少数的败类.

学生在人格上与老师平等,应该得到与大人一样的尊重,老师也毫无理由伤害他们.但问题是,老师也是人,老师也有人格,也有自尊.当老师没有得到学生尊重的时候,当老师的人格被学生践踏的时候,老师该怎样对待那些无视老师人格的学生?

教育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继出台,学生的权利有了法律的保障.学生懂得了法律,懂得了制度,更懂得如何利用这些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学生知道,老师对学生:不能打,不能骂,不能罚,更不能开除.因此,部分学生就更加放肆,公开与老师过不去.他们基本上是无所畏惧,不把老师的教育管教当回事.还在老师面前放言:你敢把我怎样?

学生权利的保护被放大,教师的人格尊严与学生的人格权利发生碰撞时,教师成为了理所当然的弱势群体.

二、教育理念的偏颇

1、赏识教育、怎么写作教育

现行教育政策不允许施教者惩戒学生,“教育专家”们也提出了“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从学生的行为中尽量的去发现优点”的赏识教育理念.

一个发展中的人就那么听话,只要教师一味的多鼓励,少批评,他就能老老实实的做人,规规矩矩的学习?赏识教育的负面是培养了学生脆弱的心理,助长的是学生盲目自大的性格,如此的学生将来又如何去面对社会、人生?

近来,人们越来越强调教育的怎么写作性.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是为社会怎么写作的.但是绝不能就此把学校和饭店宾馆相提并论:学生到学校是为了接受教育,必须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正确对待教师提出的要求,真诚接受教师的批评.

2、“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无论哪一所学校,绝对有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无论教师采取多少方法,花费多少时间,就是不见其一点改变.教育对这些学生,已显得苍白无力——是教师不懂得爱的力量吗?是教师没有具备或者掌握好教育技巧吗?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校教育”这个外因和“学生本身素质”这个内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当前众多的教育理论中往往忽略“学生本身素质”这个内因,而盲目强调“学校教育”这个外因.这往往会导致人们对于教育的错误理解,并进而对学校和教师提出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要求.“没有不合格学生,只有不合格教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广为流传的话中就明确地反映出了人们盲目夸大教育效果的观点.

学校教育仅仅是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方式.“教育不是万能的”.要不,一个社会就不需要法律和管理了.

三、教育评价媒体舆论的偏颇

当前学生顶撞甚至殴打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弑师事件”多次发生.但媒体在报道有关教师和学生冲突事件的时候,往往从心理上和道义上完全倾向于学生.让人不明白的是,人们对教师体罚学生不能忍受,怎么对学生顶撞甚至殴打教师倒能坦然自若了?

只关注教师体罚学生,却很少有人关注学生顶撞、侮辱、威胁以及殴打弑杀教师的行为,这是怎样无奈的本末倒置啊!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偏见对于学校的冲击正在成为影响教育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师德与人格的碰撞对教育现状的审视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评价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是我们在很多方面常犯的错误.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将教育的天平全部倾向学生一方,以致让部分学生产生误解,认为现在可以为所欲为,老师不能管了,不敢管了.学生在老师面前颐指气使、指手画脚,伤害老师,伤害同学.这样,将严重影响老师的积极性,育人的任务也难以圆满完成.

教书育人,育人更加重要,只有将育人放在第一位,让学生首先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尊重师长,读书才能用到正道上.也许我们为师,才能不再那么尴尬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