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模式

点赞:31970 浏览:1385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论述了以“内容教学法”为指导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定位,分析了基于“活动”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教学适应性、针对性”原则指导下的新型教学、发现式和研究型课堂、互动教学、先动教学及文学实践活动做了详细论述.

关 键 词:活动教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57-03

一、高标准的留学生管理制度,为一流的教学水平提供了保障

当前全国留学生本科教育发展慢,水平不高.上海交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将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学纳入全校本科教育管理系统之中,以“交大标准”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和科学建设,为一流的教学水平提供了保障.汉语言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交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总体框架下,逐步形成了基于“活动”教学的针对性强、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效果好的教改优质课程.

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深化背景下的课程准确定位

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与中国学生同类课程的根本不同在于这门课程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范畴.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instruction)运用更加普遍.认知科学研究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过程和内容的结合,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1]内容教学法把教授专业知识、文学、文化知识和训练第二语言技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文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因此我们的课程定位是:培养留学生全面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发生、发展背景,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线索和精神传统;培养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作品,认识中国现代社会情况与特点,提高中国文化素养,从而提高自身整体汉语水平以及跨文化交际水平的能力;重视培养留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避免思维单一性和思维定式.

三、基于“活动教学”理念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

1.“活动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基本内容.外国留学生教育背景与中国学生不同,大多习惯于兴趣型学习、发现探究型学习、任务型学习、互动生发型学习、实践型学习.正是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活动教学”理念.首先,我们以有目的、有组织的系列文学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此激发和提升留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互动与实践活动,如通过学生报告会提高留学生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研究能力.我们强调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活动,分析文学作品,从细节、语言、行为、心理描写中归纳总结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多角度展开论点,注意论点的逻辑联系;善于联想同类作品和人物形象并加以对比分析;善于发现作品之间的多向度联系.我们强调通过学生课堂讨论、交流发言、报告会、小论文比赛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制作PPT文件能力,通过文学创作与参观活动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我们从知识、艺术、道德三方面重视留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其正确的人生态度、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智商,实现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其次,我们以适用性和针对性原则指导和控制“活动”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模式中最终实现外国留学生汉语与汉文化、汉语文学知识的能力素养全方位提升,总结出一套以“活动教学”为特色的文学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理念.

2.探索之一:遵循针对性教学法原则,建立新型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贯彻针对性原则,针对差异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帮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平等精神”的新型教学.首先,我们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外国留学生具有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一方面缺乏中国文化相关背景,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了解,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在中国文学课程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是非判断都与外国留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观念有明显的差异.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强加于人,要特别注意跨文化交际原则,使学生在接触作品前尽可能多地获得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情况,更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注意文化在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尽量减少交流中的误解与阻碍.


3.探索之二:发现式学习与研究型课堂.发现式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布鲁纳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发展探究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只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知识.学习同时是参与发现知识的过程.在发现式学习的框架下,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在教学中我们既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原有文学能力和修养当作主要目标,布置研究任务,鼓励学生在作品研究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发现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延长学习兴奋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进步更明显.朱光潜先生说:“一个艺术家才能把一个平凡的世界点染成为一个美妙的世界,一个有教书艺术的教授才能揭开表面平凡的世界,让蕴藏着美妙的世界呈现出来.”[2]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发现兴趣和发现能力的过程中认识到教师的“导师”价值,逐步形成以“授之以渔”为特点的研究型教学.文学课教师要在研究文学专业和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规律两方面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善于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创新意识、研究方法、独立思考和评判意识传授给学生.在实践中,我们精心设计研究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在精讲后,通过布置个人研究报告等任务,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一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任务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4.探索之三:互动教学是“活动”理念的具体呈现形式.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互相交流生发,获得启示和发现不足.师生互动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兴奋点、了解学生知识程度,及时检验教学效果.互动的办法多样,最根本的就是“提问”.教师备课主要是“备问题”.好的提问不应是无效的封闭式“是非题”,而应该是开放式的启发性问题.如“1+1等于?”,“1+?等于2”这类问题就是一个封闭式问题.我们应该多问“?等于2”的开放式问题.在互动和研讨中,学生真正激发了自身兴趣,提高了发现、研究能力.此外,课堂讨论、辩论、口头报告、互相点评、征集问题、文学专题研究报告会都是较为有效的互动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互动环节与互动活动的设计与操作.

5.探索之四:先动式教学将课堂有效延伸到课外.由于活动教学存在耗时较多的问题,课时有限与教学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突出,我们采取了先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使学生在到达课堂以前,已经先动起来,从而达到有效使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授课效率的目的,使课前准备成为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借助字典、网络、音像材料等,独立解决生词和部分语法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要让学生初读作品和背景材料,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思考题,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讲.问题本身成了学生关注的中心,其学习也变得积极起来.学生先行进入课堂教学思维,课堂教学就会水到渠成地展开.

6.探索之五:丰富多彩的留学生课外文学活动,突出了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鲜明特色.我们通过给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活动,既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使学生体会了文化情境,提高整体汉语文学能力.我们的活动包括: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留学生举办文化讲座;重视学生参与文学表演和创作活动,如组织学生排演话剧《雷雨》,举办诗歌翻译、朗诵、创作大赛,试办文学刊物,出版《留学生诗集》等;参观上海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乌镇茅盾故居、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地,让学生加深对作家的直接感受;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分组尝试人人教学模式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基于“活动”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理论深化、教材建设与实践探索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91;2]朱光潜.回忆二十五年前的香港大学[A].朱光潜全集第9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胡建军,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语言学,现在美国UCLA孔子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