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课程的性教学

点赞:30813 浏览:1435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其内容博大精深,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难以深入,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流于表面,课堂气氛也不够生动有趣.进入研究生阶段,一些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对外汉语等专业同样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何在本科所学基础上将这门课讲得更加深入、生动活泼,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近年来,一些高校提倡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给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经验,谈谈关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中国文化概》课程的性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美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设置专题,力求深入

本科阶段,一些教师讲授《中国文化概论》,往往受到学时、教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据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冯天瑜等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以及阴法鲁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渊源、经济基础、发展历程等入手,再分章节讨论中国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历代官制、天文历法、建筑风格等,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侧重于分章讨论,但内容显得驳杂浩瀚、难以精专;有些教材则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历程的揭示,分各个时段进行论述,脉络虽清晰,但宏观阐释不足.这些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但也易流于表面,讲授深度往往受到牵制.研究生阶段,如果再将这些教材的知识点复述一遍,将有悖于研究性教学的总体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研究生教学要求,设置若干专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细微,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科研创新能力.笔者给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共计36课时,大约每6个课时讨论一个专题,分“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先秦文化典籍精读”、“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中国史学概论”、“中国历度史”、“中国美学通论”这六大专题对中国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其中“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在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揭示其内在起承转合规律,探讨各阶段文化之总体特点.“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通过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先秦文化原典的思想精髓.具体选择《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礼记》、《诗经》等原典,采用现代比较规范的注本进行精读,追寻经典之本意,思考其中的现实参照意义.学术是中国文化的命脉,“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侧重于探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文化传承、士人道德操守及其中国文化之影响,分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进行集中探讨.“中国史学概论”在讲述中国史学史的基础上,通过精读《史记》文本,初步了解中国史学思想及文化影响.中国历度演变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因此“中国历度史”主要探讨某一时段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之兴衰演变,以求通过制度反思而关照当下.“中国美学通论”则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宗教等审美特质,揭示中国美学的独有内蕴.之所以如此划分专题,既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化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又涉及古代文化的经济、政治、学术、思想、艺术等诸多方面,将宏观和微观结合,力求深入浅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响较好,大多觉得上课收获颇多.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史专题,他们既能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进程,又能对一些文化史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二、讲论结合,互动交流

研究性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其固有思维方式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在授课方式上,不能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更要将授课、研读、讨论、互动相结合.笔者采取的讲授方式为:讲论结合,精读原典,分组讨论,课程作业.所谓讲论结合,是指每个专题先由教师讲解两个课时,或是总体论述该专题,或是论析某本典籍,或是对某个具体话题深入探讨,内容不拘,形式自由,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精读原典,主要让学生课后对中国文化史上主要典籍及经典学术著作进行阅读.具体六个专题各列出书目,如“中国文化发展历程”阅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阅读《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等书,“中国学术思想概论”阅读钱穆《国学概论》、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书,“中国史学概论”阅读王伯祥《史记选》,“中国历度史”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美学通论”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每个专题大约要精读一到两本书,在精读原典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则有话可谈,言之有物.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经典之余,更要乐于思考、敏于答问.本课程在教师讲授以及课后阅读之后,也颇重视课堂讨论,对中国文化史诸多专题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先秦思想文化中儒家与道家思想存在异同,在课堂讨论时,笔者将学生分为儒家、道家两方,分别阅读儒家和道家原典之后讨论儒家及道家关于“道”的理论,有学生认为儒家思想不太关注个体而重视群体性道统,当时就有学生反驳说儒家也重视个体的尊严、道德修养等.在激烈讨论之后,笔者对双方论点进行评析,指出先秦思想的复杂性,不可仅以儒家或道家笼统论之,即使儒家内部不同学者之间也有差异性.通过大胆质疑、相互切磋,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研究视角日趋新颖,为日后科研及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堂讨论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各个专题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在座同学,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收集材料、开展研究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自身讲课水平得到提高.如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这一练习过程中,有学生做出“情迷唐代”的精美课件,讲述唐代历史文化,并解读其热衷于唐代文化的原因,受到在座学生的好评.又如阅读《史记》时,一些同学详细分析《史记》中诸多不大出名的历史人物,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命运,解读中国历史的诸多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讲到“中国美学通论”时,有同学对汉服极为感兴趣,作出“儒雅的汉服”的学术报告,整个报告图文并茂、内涵丰富,让在座的同学皆感受到传统服饰之美.通过以上诸多授课方式,使得原本单调的课堂丰富多彩,对于学生课后准备、课堂反应、积极思考等方面也作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学生得到极好的训练.三、实地考察,经世致用

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典籍记载的传统文化往往不够形象可感,学习中国文化史也要重视实地考察,充分借助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资源,通过实地探访,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课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扬州的寺庙、博物馆等历史遗迹.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了解到佛寺的基本布局、佛像的宗教内涵、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等,使得原本颇有距离的宗教文化变得切实可感.在博物馆参观时,笔者侧重讲解“广陵潮”、“雕版印刷馆”等几个颇有特色的馆藏.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历代扬州文化的发展等知识,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刻板及印刷也有了深刻认识.这些不仅使得书本知识落实到实处,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也当如此.在课堂上,笔者较为重视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呼吁学生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载道”等话题进行讨论,试图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尊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文化反思能力.与此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要熟悉民族文化精髓,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充满底气.注重提升自身涵养及人生境界,不断自我完善与心态调整.通过学习文化经典,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及家庭观,实现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诸如此类,皆是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出发,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反思社会、传承文化、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些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

总之,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课堂形式的改革、课外教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诸多尝试,使本课程既能符合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又能增进学生学养,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为日后的工作及生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