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点赞:12055 浏览:472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状况都不容乐观,为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供需错位的问题,文章以云南工商学院为例,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推进岗位实习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就业怎么写作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六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

关 键 词:计算机;专业;就业;竞争力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2012年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C05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根据2011年麦可思专业就业数量就业率的统计,2011年本科就业率统计红牌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前十名之中,所谓的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只有60%~80%之间,且就业单位层次较低,以云南工商学院来说,高职计算机专业中涵盖电子商务、软件开发、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6个专业,从2008年至今每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初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一直名列云南省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之列,但专业对口率较差,平均不足30%.然而,与紧迫就业形势相矛盾的是2011年前程无忧招聘网站8月份发布的IT行业招聘职业数量达33万人,并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这种企业找不到合适的IT人才,而毕业生又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尴尬局面,深刻反映出目前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与市场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状态与社会认可度分析

为真实的了解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以及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我们课题小组走访了云南省内多所民办高校,其中包括二专和三本院校.在与这些高校就业部门取得联后,获取了近几年学生的就业情况数据.从中抽出2008、2009级计算机专业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如表1、表2所示.同时又走访了云南省多家IT企业单位,了解对我省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同时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对回收问卷进行了分类数据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所选取的调查单位充分考虑到我省计算机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以电子商务、软件开发、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等相关行业为主,从而保障了调查结果对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指导意义.

表1、表2显示,我省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这与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以及就业市场环境相吻合.两届学生的就业率与全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基本持平,也使得样本更具普遍性和通用性,但专业对口率较差,也恰恰符合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但对于这样的对口率,课题小组会同相关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入剖析,挖掘出数据背后我们所要急需解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

表3显示,相比于专业能力,用人单位其实更加关注的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是因为职业素养是除去专业能力外其他方面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当今在经济生产一线和社会建设基层,岗位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逐渐趋于综合,这就要求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因此在生产一线,通常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人才,更适合岗位需求,发展潜力也更大.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现代企业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专业能力,正象有的企业老板总结那样:“专业能力只代表你能不能做,而职业素养则表明你能做多久”.而我省民办高校在以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太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


三、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从全国范围来看,民办高校因办学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师资力量配比不足等客观原因,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设、课程培养目标等方面无一不照搬公办大学的东西,从短期来看,这样照搬确实起到了稳定当时教学的目的,但从长远看,这样的照搬会失去民办高校自身办学优势,不可避免的沿用了一些公办大学的办学模式,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2008年5月召开的亚欧教育部长会议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议题有如下概括性结论:“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并不一定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大学应该对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改革课程以适应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1]”.

2、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关注不够.目前包括我校在内的众多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设计.虽然也按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在课程体系内安排了人文课程,课外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但目标空泛,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面不够,实效性不强.缺乏有针对性地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具体岗位能力的素质要求制定培养方案.一线的技术岗位需要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需要团队协作精神,而当代大学生则比较自我、责任心不强、动手能力先天不足,这与基层一线的岗位需求形成较大落差.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高校内部未能就人才培养的特色、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打造形成合力,教育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导致教育效率低、效果差.而且随着民办高校高学历师资的不断引进,有实战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断下降,公办院校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高学历青年教师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缺乏企业生产实战经验、动手能力较差,在人才培养上直接导致学生的职业体验缺失和专业能力下降.

3、就业怎么写作体系欠缺,就业指导工作不足.目前我省的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怎么写作工作主要依托就业怎么写作中心.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脱节,就业怎么写作体系欠缺,就业指导工作不足.作为就业的主体,学生在就业前自身的就业意识未被激活,参与就业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足.许多学生就业前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有的学生即将走入社会,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将来可以从事哪些岗位.许多民办高校缺乏就业指导专家,就业指导还停留在政策解说、信息发布、就业技巧指导与就业咨询等环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职业素质训练等重要环节还很薄弱[2].四、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构建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暑检测期间,我校计算机专业全体青年教师出去调研,目的是为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依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变革,有些技术早已过时,伴随着产生了一些新技术.依据市场调研结果,同时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薄弱等特点,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外请专家的方式在为期近3个月时间里,展开了多次讨论,最终在保证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将一些过时技术的专业课程砍掉,将部分专业课程的学时数进行了相应的增减,增加了部分原来没有开设但企业在用的一些新技术的专业课程.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项目驱动教学,完全模拟公司情境.校内实训摒弃计算机理论教学采用的知识点驱动的教学模式,而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师的带领下,完成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在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所涉及到的理论和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产性实训项目是校内实训的核心,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怎么写作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基地工作时间也完全模拟IT公司,以一天8小时工作制进行,实训过程中学生的角色为公司员工,教师的角色为项目经理,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严格考勤,每天需要撰写实训日志,定期提交工作总结.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校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熟悉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因为实训基地严格按照企业管理规范管理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格要求、团结协作、积极高效的职业素质.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完善就业怎么写作体系、加强就业指导.民办高校要健全、完善就业怎么写作机构,加大对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职业指导培训力度,形成一支以就业指导教师为主,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为辅的就业指导队伍,形成从学校到院系、从年级到专业再到班级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就业怎么写作体系.目前,一些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较大误区,尤其一些民办高校认为就业指导就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让学生实现正常就业,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工作岗位的匹配[3].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高校教学整个过程,从学生进校开始就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接下来几年中,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与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加强教学的实践性[4],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并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和企业实践,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接触企业,使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与专业教学及日常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使学生综合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五、结束语

民办高校可以说是在公办高校规模相当庞大、基础相当雄厚的条件下,夹缝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存在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力量配比不足、缺乏教学管理经验等诸多先天不足,因此在办学规模、师资实力、教育水平、社会声誉等方面,很难与公办高校相抗衡[5].提高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稳定就业,需要民办高校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并根据自身院校特点,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推进岗位实习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就业怎么写作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六个方面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步提高,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

赵云鹏(1977—),男,黑龙江双鸭山人,云南工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及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