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

点赞:4358 浏览:134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是要使大学生过上德育化的生活,而这反过来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德育走向生活化.

【关 键 词】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德育;生活;大学生

自从总书记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而高校则是对于广大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块重要阵地,高校能否切实做好对于广大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因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就重点强调,要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大学要主动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变成大学德育的核心内容,从而培养出不但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本领,同时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

为了深化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推进高校德育,我们首先必须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身进行分析.总书记是这样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怎么写作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实际上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体系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过去的道德规范相比,虽然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但它同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更加贴近生活.首先,生活中不但有真善美,需要我们去坚持、倡导,同样也有检测丑恶,需要我们去反对、抵制,而过去的道德规范——如“五爱”等——都是以正面引导为主,就没有照顾到生活的全面性,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但正面地引导人民群众以热爱祖国、怎么写作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为荣,而且教育人民大众要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耻,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全面.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中所蕴含的内容,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直接就是我们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述也采用了一些日常生活语言,如愚昧无知、辛勤劳动、违法乱纪、艰苦奋斗、骄奢淫逸等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耳熟能详的词语.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语言表述和具体内容的生活化倾向可以看出,总书记希望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希望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成为一个知荣知耻的公民,都能过上熟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道德生活.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过上一种德育化的生活.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人民群众将“八荣八耻”的要求贯彻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使之内化为自我行动的准则和生活习惯,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从而使所有人都过上一种讲道德、遵守道德的生活,并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那么,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为了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变成学生的行动准则和生活习惯,在学校当中真正营造出一个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就必须深入领会《意见》所提出的“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狠抓落实,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严格按照“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在学生中间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为了在广大学生当中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学生过上一种德育化的生活,高校德育本身也必须改变传统的形式主义做法,走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使高校德育体校出高度生活化的特征.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是用来指导、调节人们的实际生活的,而当前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比较空洞抽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缺少生活气息,从而使学生对于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因而高校德育难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为了改变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着手进行生活化的德育或许是一个高校德育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第一,教师要做学习实践社主义荣辱观的模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育感化学生.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教师乃是他们学习的模范,他们的许多言行主动都是对于那些他们比较钟爱的教师的模仿,所以教师的基本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的成效.人们经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学生学习模范的教师,一方面要拥有高深的学识,另一方面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高等学校一定要首先做好教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教师当中掀起一个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教师真正学习实践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改造好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具体的立身行事中表现出来,那么他就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发挥出身教重于言教的优势.


第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使课堂德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过去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非常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非常注重学科内容的体系化、系统化,其在课堂教学上的表现,就是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程序化、模式化,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但其形式化的特点不利用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行,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将其作为一个外在的知识而接受下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能成为一个没有现实内容的抽象的理论传播,而应成为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教学活动当中要做到将理论与社会现实、与广大青年学生的实际生活、于广大青年学生的内心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使我们所讲授的东西真正为学生所喜爱、所接受,从而保证我们教授的内容能够为广大学生所听得进、记得住、懂得用,而不是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学分所不得不死记硬背的枯燥理论.

第三,在广大青年学生中间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形式多样地针对学生中的不良品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虽然青年学生具有青春朝气,思想往往会走在时代的前列,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成规陋习的影响,在学生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坚决反对的不良品行.譬如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但由于受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独身子女所引起的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许多大学生都缺乏一种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而沾染上了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坏毛病.针对大学生的这一普遍状况,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好逸恶劳、铺张浪费是可耻的.为此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贫困落后地区进行考察,了解那里学生的贫困生活,并在大学校园中举办各种图片展,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刺激学生们反省自己的不良的生活习惯.

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校德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四,在学生当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高等学校在学生中间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风、班风、学风等各种评比活动,使广大学生主动参加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当中,从而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大环境.我们还要利用校园当中的报纸、广播、网络、橱窗等各种传播媒介,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方面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的报道工作,并针对学生中间的不文明不道德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同时高等学校还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组织一批思想先进、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为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专题报告、理论研讨,从而加深青年学生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与理解.

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全方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生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才能坚决抵御不良风气、不良信息、不良习惯的入侵,真正地做到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也唯有如此,我们的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高校德育才能不流于形式,最终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