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近代女子教育的范例

点赞:2835 浏览:70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代湖南女子学校兴起于清末,发达于民国时期,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新式教育在湖南的传播和推广,对于三湘杰出人才的培育,对于推动湖南乃至全国的近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其中,曾宝荪、曾约农创办的艺芳女校尤其具有特色,为湖南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对于今天的教育也不无启迪.

一、先进的文化符码,中国现代性的预兆——近代女子教育

湖南近代女子教育的发生与发展,是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逐步展开的.

受甲午战败刺激,兴女学被改革派视为国家现代化前瞻性设想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一个预兆性符号;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唐才常、梁启超等在湖南这块充满新学意识和新文化生机的地盘上大展身手,各显千秋,更是直接催生了湖南的女子教育.1903年初夏,民立湖南第一女学堂创立,至1916年,湖南女子师范学校增至9所,这其中就有曾宝荪和她的艺芳女校.

曾宝荪,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的长孙女.10岁起接受传统教育的她,后来又留学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是湖南首位留英女性,这些经历为其创办艺芳女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1917年曾宝荪回国后,与堂弟曾约农在长沙创办艺芳女校,将校名取为“艺芳”,以纪念祖母的书室“艺芳馆”,纪念祖母的“甘聿之教”.曾宝荪、曾约农姐弟自小由祖母郭筠督课经书,受到了良好的曾氏家教训练;而曾家的良好教育理念,又使得姐弟接受了西方的(尤其是基督的)文化,萌发了曾氏姐弟救人济世的思想.特定的社会背景、传统的儒家文化、开放的基督教义以及独特的曾氏家教,成为催生艺芳女校的多重因素.

二、儒家的经世致用与基督的济世救国——先进的教学理念

我们知道,曾国藩极其重视儒教和家庭教育,他的耕读思想今天仍然是不少学者研究的内容.浓厚的儒教氛围和独特的耕读家教,在曾宝荪的心里深深植入了经世致用理念,而她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求学经历尤其是留学生涯,更开启了她的济世救国理想,从而定型了她儒家经世致用与基督济世救国的教学理念.

1907年,14岁的曾宝荪随家去上海,进人晏摩女校、务本女校学习,不久考入浙江公立女子师范学校,立志走教育救国之路.但是,父亲曾广钧不愿女儿学师范,他要女儿“穷经史之后,再去泰西学习”.

上海的教会学堂让曾宝荪产生了对西学的兴趣,接受了基督思想;在英国西田的学习与生活更让她特别关注基督教与教育的关系.“西田的教育可说纯全尊重人格,相信学生,使我们见习了几好的教育方法.后来我办艺校,取法西田的不少.等艺芳也做到了不监考、不记过、不开除学生的三项实绩.”曾宝荪认为,社会的发展非有基督的精神不可.我们一方面要博爱,另一方面不可削弱爱国抗敌的情绪.后来艺芳的开放精神与济世精神就是基督的救世与儒家的经世之实践.

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科学的办学体制

艺芳女校是一所全新的女子学校,它以培养融爱世精神与忠恕之道为一体的人才为办学宗旨和方针.在艺芳,曾宝荪倡导学生自主和自治,希望学生“能欣赏中国文化,又能具科学精神”,能“崇信基督,又不忘记孔孟之道”.1918年9月,艺芳学校正式开办,一办就是32年.

1930年前,艺芳设有大学部,创办初期招收的一个英算专修班和一个大学预科班,曾因经费原因中途停办,1928年秋起,得教育部许可,改为中学六年一贯制.学校自1918年到1949年32年中,共招收初中26个班、高中19个班,毕业生在1000人左右.艺芳每次招收班次不多,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实行小班制和六年一贯制.以私立学校惯例,班次多人数多方为合算,而艺芳以重视人才质量办学,所以每次招生人数不多.曾宝荪学习她留学的西田学院梅校长做法,为使校长能深刻地记住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教育精神传达至每位学生,她不仅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而且坚持学生住校,师生同寝同吃饭,整个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

艺芳专职教员多为有留学背景的研究生,也有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曾宝荪、曾约农既是校长、教务长,也是专任教师.曾宝荪兼教生物和英语并每周给学生讲时事,曾约农任教理化.著名国学大师及教育家李剑农、刘洪度、熊菊如、陈天倪、李肖聃、徐绍舟、席鲁斯诸先生皆来校任教.由艺芳出钱保送至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学习的左景馨、陈昭炳、徐少英三同学,毕业后均回母校怎么写作.湖南省名教师袁鹤皋(全国人大代表)、曹赞华(解放后任湖大师大数学系主任)、曾宪楷(解放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等都曾在艺芳任教.学校还聘请了多名英籍教师教授英语,如巴路义女士及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生顾罗兰等.


四、开放的、多样的教学方式——真正的素质教育

曾宝荪受西方教育思想和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采取开放的、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素质教育,其特点表现为:真、诚、信、挚、新.

1.信.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尊重每个学生,这是艺芳的基本准则.校内倡行荣誉制,凡学生寝室、房门、衣柜均不落锁,校园中花果学生不乱摘,别人的东西决不擅用.图书馆内置签名簿一本,借书者自行登记,按时送还,考试一律不用监考,学生决不舞弊.

2.诚.在学生管理中实现了“三不”:不训斥、不处罚、不辞退.亲爱精诚,关心学生.校长与全体学生都住宿于校内,每日三餐师生同在一个食堂,见面多,自然亲切,有如家庭父母子女.学生有小疾病则由学校免费医治;重病则由学校通知家长商量医治,校长还亲自送药送水果,教师把学生当作子侄看待.对功课不好的学生,各科教员至校长亲自为之补习,不收分文补习费.有教无类,不歧视差生.曾宝荪认为木材在木匠手中,大的可作栋梁,小的可作几案.故她对学生不分愚智,一视同仁.她执教30余年,从未记过学生一次过,更未曾淘汰和开除一名学生.

3.真.发扬精神,注重爱国品质,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校内有一学友会,由全校师生共同组织而成,会长由学生担任.学生自治及一切课外活动,均由该会总管,如开展全校体育游艺活动;编辑出版《艺芳》半月刊;创办民众学校,免费给临近儿童授课,组织工人夜校,免费教育在校工人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怎么写作社会、自己动手的自治能力与精神.在“五四”运动后,全国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曾宝荪组织艺芳师生成立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爱国十人团,借此培养爱国品质.一次,一个学生的新帽里子是日货,被团长查出来了,当即拆下帽里,当众焚烧.学生告知家长,家长不服,要求检查其他学生.团长说“任凭检查,连教员、校长都可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一件日货.艺芳爱国十人团一直保持了30年,直到日本投降后才解散.4.新.教学创新,讲求实效.艺芳很多课都没有统一的教材,都是教师自编讲义,老师们都很负责,各自有一套深入浅出、叫学生记忆深刻的招数.如教地理的左景馨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本地图,讲一个国家绘一个国家的地形、地貌、位置、特产,学生亦依葫芦画瓢,一门课结束就有了自己绘制的地图册.曾宝荪教英语也不用统一教材而是读英语短篇小说或名人传记.先预习,上课时即叫学生朗读或用英语答问题.上课不一定在教室里,天热则各搬椅子坐在树荫下上课;天冷有太阳,则围坐一圆圈在太阳下上课.体育活动,注重身体素质.学校有篮、排、网球场和乒乓球室,下午两节课后各种球类活动开展起来,一片活跃欢腾气氛.操场侧开辟了一个小游泳池,爱好游泳的同学便去游泳.艺芳校园内,山青水秀,回廊曲折,绿草繁花,耀人眼目,风景宜人,为当时长沙市各校之冠.

湖南近代女子教育的范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五、为育英才奉献终身——曾宝荪对女子教育的贡献

为献身教育,曾宝荪终身未嫁.在湖南从事教育工作期间,她先后担任过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湖南省第二中学校长、湖南省高等检定考试委员会委员等职,曾4次出席国际会议.她是太平洋国际协会第二、三届世界大会中国代表;宣教协进会第二、三届大会中国代表.她还是湖南省临时参议会第一、二届参议员,国民参政会第二届参政员,三义青年团筹备委员会委员.曾宝荪于1978年7月27日病逝,终年85岁.

曾宝荪的艺芳女校处在中国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各种思潮起伏跌宕、异彩纷呈,女子教育思潮作为教育救国思潮与妇女解放思潮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产物,看似不起眼,影响却极为深远.在湖南乃至全国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20世纪初,湖南教育类型各别、形式多样,而最有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女子教育,艺芳女校最具典型性.艺芳培养了大批女校学者、专家和社会精英.如艺芳毕业生曾昭,大学毕业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解放后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曾宪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惠雅,湖南医科大学教授;徐少英,台湾大学教授;袁恬莹,湖南医科大学教授,其余在欧美从事实业的艺芳女校学生,更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社会的变迁、西方思想的渗透,是艺芳产生的天时;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性化的教学,是艺芳铸就的人和.在近代的湖南乃至中国,艺芳本着她的开放性、时代性,是湖南近代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的典范;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女性越来越受平等意识关注的今天,艺芳同样具有启迪性与借鉴意义.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资助项目“曾宝荪与艺芳女校研究”阶段性成果,基金文号(XJK011BJB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