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在公共管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

点赞:14083 浏览:589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传播媒介,一方面拓展了公共领域,使得社会自组织化程度提升,有利于知识的交换、分享及进步,另一方面,网络交流的匿名特质、软约束环境使得一些负面效应存在,即网络谣言、网络语言暴力等.在此背景下,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以政府管理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将网络互动引入课程设计中,可使学生学习如何在网络空间中保持理性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更广泛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与技能.

关 键 词:网络互动;公共管理;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70-03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传播媒介,一方面拓展了公共领域,使得社会自组织化程度提升,有利于知识的交换、分享及进步,另一方面,网络交流的匿名特质、软约束环境使得一些负面效应存在,即网络谣言、网络语言暴力等.在此背景下,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以政府管理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将网络互动引入课程设计中,可使学生学习如何在网络空间中保持理性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更广泛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与技能.

一、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

若将社会科学作一个一般性划分,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三大类.其中,经济学集中讨论的是市场环境中企业的行为结构,以及经济(利益)关系,其逻辑是自愿交易;社会学考察的是社会环境中各种社团包括家庭的行为结构,其社会关系的逻辑是自我归属;而管理学,尤其是公共管理学,主要讨论的是政府、政党的行为结构,其逻辑是强制规定.从这种宏观分类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涉及的组织领域广.公共管理处于社会科学中的关键节点上,这是因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即政府)的行为逻辑带有基于公权力的强制性,而政府作为调节市场、社会间各种关系的相似度检测变量,必然涉及到全社会几乎所有的组织领域,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等等.随之而来的,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必然也包括于其中.

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尽管经济学研究方法日趋统一了社会科学界,但这种基于可量化利益的研究视角尚不能充分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学,这是由于公共管理学所强调的公共利益本身是一个难以很好量化的概念.因而,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这类强调社会实践而非模拟计算的研究方法对于理解公共利益与价值的衡量与取舍仍然有重要意义.当然,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体理性对于理解社会主体的行为逻辑是关键途径,以此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正是开创性地引入这种视角而开创了一个公共管理新古典主义范式.

3.理论基础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传统公共管理脱胎于政治学,古老的政治学理论对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共权力、政策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等至今仍然构成了现代公共管理分析的基础;现代公共管理吸收了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例如工商管理学中的人本管理、绩效管理、责任管理、目标管理等理论,同时又把经济学的委托写作技巧、交易成本、制度创新等理论纳入其中;现代公共管理实现了管理主体之间、管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互动,源于它把社会治理理论作为自身分析问题的基础;与此同时,现代公共管理把依法管理和遵循规则作为基本信念,把法律理论结合到自己理论体系之中[1].

总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需要尽可能广地掌握多元化的知识信息,这在传统的文本教学中是受到限制的:一是文本知识受到了时间时滞的影响,限制了知识时效性,二是对于学生来说,文本阅读的效率不高,对于课程学习来说效果亦不佳;三是文本学习具有封闭性,限制了知识的交流与进步.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缺点,尝试引用网络互动对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进.

二、公共管理与网络互动的结合策略

1.网络参与对于课程学习参与是补充而非替代.公共管理课程选择了网络互动作为扩大学生参与学习的途径,其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两个突出优势:一是不受时空限制;二是具有开放性.网上交流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以留言方式间断进行,不受地域限制.而且,网络上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说,只要存在网络连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同学都能进行无约束地交流.当然,毋庸讳言,正因为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使学生网民几乎是隐形于网络之中,使公开的讨论带来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匿名讨论使参与者发表言论时没有任何顾虑,这就容易给讨论带来混乱,参与者没有明确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基于此,公共管理学的课程网络互动,应该采取实名制,并且对应地,每次互动都应该选择特定学习专题结束后,具有明确的主题性,是对现实课堂的补充而非替代.

2.学生参与强调交流讨论而非单纯.网络延展了公共空间,使学生的广泛讨论成为可能.公共空间的概念由哈贝马斯提出,表示在相对于国家政权之外的学生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可以就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政治辩论、交流,从而影响政治过程.[2]显然,公共空间代表了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过程,即协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互相提供信息、互相交流看法,有利于共识的达成.一方面,信息的交换使每一个人更为全面地看问题,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人的有限理性;另一方面,各种意见的交流使每个人有机会了解到他人的想法.这既能丰富自己的观点,同时使自己有机会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讨论相比,缺少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是单纯地表达倾向,原因在于组织讨论需要高成本,尤其是处理在大范围的讨论时.

然而,大范围的使单个学生的决策变得无足轻重,学生可能选择对待学习参与过程采取理性的冷漠态度.因此,网络应用在公共管理课程之中,使大范围的讨论成为可能,而讨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就公共问题的观点更易达成共识,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网络创造了有一个好的自由讨论的环境.以哈佛肯尼迪学院关于政府中的问题的教学为例,政府中的问题是一门从的角度评价公共部门的决策行为背景的一门课程,案例中大都与现实有关,如反恐问题、壳牌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商业行为与政治纠纷问题等,是一门很有启发意义的课程.网络讨论倾向于将大量的案例提供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判断.这种环境对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本科生来说,缺少不了教师良好的引导.3.学生个体参与的功能表现为回应而非直接决策.公共管理学课堂上,教师的地位相当于政府.尽管决策看上去很美,但仍然不能把学生直接决策当作一种好的形式.由学生直接决策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学生直接决策的结果可能是无效的.当大规模地进行学生磋商时,那部分由于理性无知而变得参与热情不高的群体,容易被政策倡导学生所利用,将他们看作易受广告影响且动摇不定的消费者.参与过程将会被派系热情和利益所控制,造成一种多数暴政.另一方面,强调直接决策的导向有可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对抗情绪.不同诉求的利益群体将争夺可能的决策权,因此,课题讨论将陷入到一种此赢彼输的零和博弈之中,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然而,教师也不能以理性无知为借口而进行有选择的学生参与,因为学生是有能力获取知识的.公共管理网络互动强调的是知识吸收的交流基础,而交流基础恰恰来自广泛的学生参与.

网络互动在公共管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公共管理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结论与展望

网络自媒体的应用是时代潮流,当前社会中的个体都避免不了与其产生交集,而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课程,有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的途径了解并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因此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仍需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教师需要通过网络途径了解更加多元的信息,以较好适应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在不做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以公共管理理论来解构这些信息,再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有效筛选,并为学生所吸收.

其次,在课程组织上,可以借用哈佛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做法,采用三个步骤:一是课前有大量规定的阅读材料,包括要在课堂上讨论的案例及相关文献.阅读材料的分量因公共管理专题而不同,如:人权问题,领导科学文献、预算改革等.二是要做课前答题(Response).做课前答题必须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通过e-mail或学院内网发给老师,并打印一份带到课堂上,老师在案例分析时不时会要求学员讲叙观点,准备不足就会出洋相,用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与课程内容平行,还有网络讨论和小组讨论.每次讨论,从准备收集资料到形成东西,时间花费往往不会少于一次阅读.

最后,公共管理课程的考核不能定位于学生的记忆力,而是应着重于学生应用理论工具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上.传统的公共管理课程倾向于采用大量的文本进行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达到的效果也未见得好.而引用网络互动的公共管理课程目的不仅仅是活跃学生的兴趣,更是这种互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