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存在的问题

点赞:5410 浏览:185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体育教材教法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必修课程,研究体育教法以便更好地开设课程.我国的体育教材教法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在长期的实践中得以发展.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教法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教材教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对策

一、体育教材教法存在的问题

1.与学校体育学的内容重复.我国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主要包括了体育教学法的概念、任务以及特点,体育教学的方法,体育教学的规律,体育教学的条件、计划等.体育学是体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核心的内容包括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计划等.可以发现,两门课程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确实如此,经常有教师和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这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与各运动项目的教材教法内容重复.体育各个项目的教材教法都是必学的内容,而且一般课时还很多,教学中教师也非常重视.但是,在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内容体系中,仍然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各个项目的教材教法,这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重复.通常各个项目的教材教法,学生都已经掌握得很好,重复开课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实际价值.所以,运动项目教材教法需要针对不同项目总结出一致的规律来,而不是各个项目逐一分析.

3.与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不符.

当前,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与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还有一些地方不相符,其主要问题有:(1)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的体育教师,学生主要还是掌握各个运动项目的技能,但缺少运动理念的输入,如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合进入教学,而且也忽略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些与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并不相符合.(2)教材教法的内容与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相脱节.教材教法内容是以各个项目为基础来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划分相背离,不符合实际.(3)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在教学任务的确定上,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更多的是按照年级和年龄来安排,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4)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关于体育课的评价也与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体育课程的标准加大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使得一些有地域特点的项目得以发展,各个学校也在积极开发自己的体育课程,一些新兴的项目逐渐增多,而这些在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并没有相关内容.


二、改进我国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的对策

1.重新审视并改变体育教材教法的学科定位和内容体系.我国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搞好中学的体育教学,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审视并改变体育教材教法的学科定位和内容体系.在审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完善教材教法和内容体系,需要剔除一些不属于中学体育的教材教法内容,引进一些适合新时期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可以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教材教法.另外,还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地改变与发展内容体系,这样才可以适应体育教学的发展.

2.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体育教材教法改革的成败.我国体育教材教法的改革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引进一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用毕业生的活力与创新精神来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在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并反思以往的经验,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3.加强课程实施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的改革要付诸于实践,需要课程实施以检测改革的成功与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掺杂个人价值取向,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要加强课程实施的考察工作,改变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在新时期,只有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了让学生的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目标学习、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来获得课程的最佳教学效果.

4.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保持着最直接的接触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合理,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详细、幽默的讲解,并且常常给予学生一些友善的鼓励等,学生在心理上就愿意接受教师,自然也就有了练习的,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5.教法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阶段,虽然体育教材制定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且教法也围绕教材内容来实施,但是在体育课中,学生的自由度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中,教师在宣布课程目标和任务后让学生想教学方案和方法,或者在制定规则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喜欢的项目,教师仅负责指导和辅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