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点赞:6137 浏览:138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双证融通”指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学历教育(以书为标志)与职业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即: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本文就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实施双证融通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指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学历教育(以书为标志)与职业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

近年来,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实现双证融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教材研发、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先就实施双证融通的意义简要作一阐述.

一、实施“双证融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社会职业结构和岗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技术岗位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越来越高,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适应学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适应职业岗位的快速变化.单一的书和职业证书都不能满足现场对人才的需求,故而,双证书培养制度逐渐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浮出了水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实施“双证融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在功能和结构上实现转型的有力保证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实施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取得书,还取得作为电工作业执业资格的“特种作业电工证”“电工进网许可证”“维修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一个“支点”,实现双证融通的课程建设,使课程的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达到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职业教育结构上实现转型,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

三、实施“双证融通”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是电工作业(高压、低压).电工作业在我国属于特种作业,特种作业在我国一共有17种,电工作业位列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故而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的获取对于从业人员具有法律强制性,也就是说,没有“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的操作人员,不管其专业背景如何,电工理论实践水平多高,其上岗行为均属违法行为.所以,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第一个需求就是要有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使聘用人员能够合法上岗.如果学生毕业前即取得了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电工进网许可证这两个全国通用、终身有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合法上岗的职业资格证书,又取得维修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等技术等级证书,进入企业后不用培训或经过很短的时间就能上岗,缩短了大学生岗位适应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从我院已获得该证的电气2009级学生的反馈来看,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和进网许可证的获取,有效地促进了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因此,我们应该在学校、职业培训(劳动技能培训系统)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找到一种有效沟通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使职业教育与技能鉴定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创新.

需要说明的是,“双证融通”并非简单的学历教育加上考一两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叠加,而是高职院校通过与职业培训技能鉴定部门,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探讨,通过师资、资源与资质三方面的共享,在专业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等方面,探讨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有推广价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引导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