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

点赞:16710 浏览:717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培养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医学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和完善基于SPSS软件应用的医学统计方法的课程教学模式.

关 键 词:SPSS软件;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036-03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统计方法已成为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难学的课程之一,而且其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存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弊端.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的指导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发展趋势,对医学统计方法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于工作过程、以能力为本位”课程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调查研究,重新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怎么写作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应用性”.专业处于课程的上位,而课程则隶属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应从属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内容应该涵盖职(执)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所需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尤其是要突出能力目标.基于上述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了医护类专业近几年的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针对医护类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对部分毕业生成长情况进行.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医护类毕业生所需的医学统计方法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要求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制订出针对性很强的“五会”课程教学目标,即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指标进行描述、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推断方法进行分析、会进行相应的SPSS软件操作、会解读SPSS软件分析结果和会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五会”课程教学目标既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包含了执业资格考试所需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兼顾了毕业生就业后发展的需要,满足了高职教育以“必需、够用”为度和学以致用的要求.

二、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五会”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后,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而不是囿于现有的教材.要选择组织好教学内容,应重点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应该学什么?二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我们带着上述两个问题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其基本做法如下:一是以常用的医学统计方法为基础,紧扣专业选择教学案例,尤其是多种统计方法综合应用的研究案例;二是对所选教学案例进行仔细研究,对照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的要求,列出除常用统计推断方法之外还需要增加的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三是将常用统计分析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四是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裁剪、加工和序化,使它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设计、组织“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这一内容时,首先选择具体的专业案例,其次插入均数和标准差的相关内容,再次引入方差分析的相关内容,最后是q检验的相关内容,将前后内容按逻辑顺序连贯起来,这样学生就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计算的,如何进行方差分析,怎样进行SPSS软件操作,如何解释SPSS软件分析结果,以及在多个均数总体上有差别时,还需进一步通过q检验来判断两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何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等,这一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统计分析的过程高度一致,经过这样处理的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前后贯穿、由易到难、简单实用,并且对其他统计推断方法的学习有着极强的借鉴作用,因为它们在内容上都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序化的.

三、根据教学内容加强硬软件建设

医护人员采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我们将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内容建立在SPSS软件应用基础上的主要原因,而硬、软件条件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好之后,应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如果硬、软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硬件建设上主要是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和购写SPSS软件,这在学校教学条件已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很容易实现.而软件建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工夫,一是在教学理念上更新,让教师参与课程的整体设计,提高他们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二是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创新,强化以“学做合一”为特质的“基于工作过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三是教师在SPSS软件操作技能上要提升,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硬、软件条件具备后,接下来就是按“设计蓝图”实施的问题了.

四、建立“内容以技能为主、方式以过程为主”的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本课程在整体设计与教学上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体现实践导向课程的特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以能否完成统计分析任务及完成情况给予评定.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四个方面,尤其应强化对学生医学统计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并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实训及期末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过程性考核占期末总评的60%,内容包括学生到课情况、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实训情况四部分,分别占期末总评的10%、10%、10%和30%;终结性考核占期末总评的40%,主要是技能操作考试和期末卷面考试,分别占期末总评的25%和15%.其中技能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独立对随机抽取的试题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截屏保存分析过程资料;而卷面考试则通过相关案例,重点考查学生正确选择统计推断方法的综合判断能力、软件分析结果解读能力和准确表达统计分析结果的能力.五、“基于工作过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成效


本课程在探索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学生应用医学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完成同一医学资料统计分析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其完成时间则明显低于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手段先进、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尤其是操作训练就是在进行实际的统计分析,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医学统计方法内容庞杂,计算公式众多,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要学好难度很大,很容易使他们丧失信心.而在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在内容上将原来繁杂的学科知识转变成一项简单实用的分析技术,且计算工作不需学生自己完成,而是由SPSS软件来完成,同时日常操作训练就是在“做事”,学生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获得成就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我们在基于SPSS软件应用的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一是不要矫枉过正,防止将医学统计方法完全当做一项技术来教.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要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否则不利于学生对统计分析结果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统计思维的形成;二是要加强学生课外操作训练.本课程重点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分析”,以及“怎样把分析工作做好”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应用能力的问题.学生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老师讲授获得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操作训练来获得把统计分析工作做好的能力;三是要进行小班教学.在高职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学校的班级学生人数在50人以上,人数太多则不利于课程设计中能力项目训练的开展,也给教学管理和考核带来很多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每班控制在30~35人比较合适.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统计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总之,为培养高职学生分析医学数据的能力,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于受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学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本校实情的.为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