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动笔写一写

点赞:3690 浏览:133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15-01

简豪斯顿说:如果孩子们跳舞、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他们几乎能学会一切东西.大语文观的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孩子们去实践和创造一切可能的语文.当学习被理解为一种多纬度的、一体化的、其效果随时间推移而逐步显现的活动时,这样的学习,无疑是幸福的等

[理论背景]

一、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积极的、全情投入的.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二、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应立足文本,整合设计,在引导学生扎实阅读鉴赏的基础上,尝试将文本具体化、活动化,做到个别展示与共同提高相结合,表扬激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过程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全部以诗、词、文言文组合而成,如何将这一阶段的语文课上出新意,让学生不至于产生审美疲劳,成了我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时,我决定以"落实笔头"为主题设计课堂活动,并做了以下设计尝试:

【环节一】对联开幕

上课伊始,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句上联,请学生对出下联.

上联:同是天涯沦落人

学生作品:下联1:异地相逢泪涟涟(黄静)

下联2:共怀世间愁郁情(邹倩倩)

下联3:共奏人间悲凉曲(方一茹)

下联4:共享高山流水情(邹安邦)

【自我点评】上联一出,学生立即来了兴致.这个上联作为名句,学生早已知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但忽然间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无疑是新鲜非常的.加之此前在练习时已简单介绍过对联的相关知识,学生有兴趣也应该有这个能力完成这副对联.只见他们迅速开始思考并动笔写作,而且在交流过程中还出现了难得的主动举手展示自己作品的现象,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在此环节,学生的诗情得以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始碰撞,为整堂课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妨动笔写一写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环节二】勾画点评:要求学生找出自己特别喜欢、或者特别有共鸣的诗句,进行勾画点评.

勾画: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点评:静悄悄的江面,这无与伦比的琴声消融了世间所有的愁绪.将这满腔心绪都赋与瑶琴的,不仅是歌女和白居易,更是所有在这清冷的夜里满怀愁绪的"天涯沦落人".琴声安抚了人们的哀思,也引发了人间的思考.就像是这天上明晃晃的月亮,洒下万千光辉,照亮了每个人的内心,也照亮了所有人内心深处最深的情感和思绪.(刘瑶)


勾画:第二段

点评:这是极致的乐曲,也是极致的哀情.在这仙乐似的琵琶声中,听到的是歌女凄苦的人生,是江州司马隐忍的愁绪.飘零的女子如浮萍,无路请缨的诗人又何尝不是在世俗的世界里凋零?这一生,如斯坎坷,这一次,如此悲凉.却依然要坚持,坚持走这条早已选择好的路.明知是漂泊,却依然,无怨无悔.(厉慧文)

【自我点评】:学生在必修二课文的学习中,已经学会如何点评语句及语段,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本环节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点评主要集中在对第二段文字(即描写琵琶声的部分)的欣赏品味,可见学生已然完全抓住本篇的重点,而这一切,完全是由他们自己完成.在交流点评的过程中,也有对同一诗句的不同解读,也有学生在另一学生评点基础上的再加工,课堂氛围愈加热烈.

【环节三】诗句改写:要求学生在文中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话,改写成散文或散文诗的形式.

原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改写:秋夜彻骨,往昔人事重回梦.秋水波澜,红烛蜡泪伴清风.花了妆容,湿了青衫,一船漠然.月下浅唱,惟有琴声懂.(胡磊)

原文: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改写:起帘,轻挪,落座.抱一支琵琶,遮半面容颜.芊芊玉指,抚弦轻弹.一声一韵,透心中压抑;一捻一抹,诉平生愁苦.谁道戏子无意?藏一弯明月心底.莫言歌女无心,挽几束青丝,以伴余生.(朱诗漫)

【自我点评】:可以说,这是真正展示学生才情的时刻.最为可贵的是,很多学生不仅延续了诗歌文字的美感,更保留了诗歌原有的意境,表现出色.而在他们思考、提笔、落笔之时,他们已经全然明了文章的意蕴,并全情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在学生相互的交流中,也碰撞出不少意外的火花.

[教学反思]课堂运作中,文本的解读不能疏于肤浅,不能只搞貌似活跃的"课堂活动",教师要想方设法在将文本的学习体验落到实处的基础上,将文本活动化、具体化,以学生感兴趣、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的课堂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做课堂的参与者,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聆听者与记录者.本课的设计思路就是将文本学习活动化,并真正将活动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解读文本,进而完成语文素养和人格境界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