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段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点赞:6078 浏览:191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承受的压力愈来愈重,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也愈加严重.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与全国常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段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 键 词:不同学段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41-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教学的效果,而且也会对那些正处于个性形成与发展时期的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能为全面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也会间接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为师资培训机构制订教师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工具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从哈尔滨市香坊区两所小学、南岗区两所初中、道里区两所高中随机抽取30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5%.

2.研究工具

采用SCL-90量表,全称为“身心症状自评量表”[1].该量表适合于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心理健康受测者,被频繁用于国内成人心理健康的团体和个别测量[1].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三、统计结果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总分、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的SCL-90总分的平均值为166.09,与全国常模平均分(129.96)相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水平).阳性项目数的均值为41.42,与全国常模(24.92)相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远远高于国内一般人.同时,各因子的平均分也与全国常模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因子平均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且在躯体化与强迫因子上,因子平均分大于2.说明在这两个因子上,中小学教师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表1中小学教师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不同学段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分析

表2不同学段教师的因子得分方差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学段教师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强迫、抑郁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教师在躯体化强迫因子上的平均分以及初中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因子上的平均分均大于2,说明他们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量表总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初中、小学、高中,说明初中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大,高中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较小.

表3不同学段教师测查结果方差分析基础上的验后多重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在躯体化因子上,小学组与高中组之间、初中组与高中组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在强迫因子上,小学组与高中组之间、初中组与高中组之间的差异也极其显著;在抑郁因子上,初中组与高中组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

表4不同学段教师的Tamhane’s多重比较结果

由于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及总分的方差检验不齐,无法直接得出组间差异,故采用Tamhane’s法进行多重比较.剔除不显著变量后,由表4可以看出,在这些因子中,高中教师的得分与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相比,呈现出了极其显著的差异.高中教师在这几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说明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略好于小学和初中教师.

四、分析与讨论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调查显示,我国半数教师存在心理障碍[2].根据本研究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26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有极其显著的差异,量表总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同时,各因子的平均分也与全国常模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正常人要低很多.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教师既要完成传统的教书育人任务,还要面对教学知识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教学方法革新等诸多挑战,这些变革与教师原有理念存在种种冲突,令教师产生了心理焦虑与困惑.另一种可能性是,教师的工作付出与薪酬回报不成正比,致使教师产生了不公平感,心态易失去平衡,从而导致了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再者,现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但对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却很低,这种状况极易使教师产生不良情绪,形成不良心态.长期的重压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会损害教师的身体健康,以至于中小学教师在SCL-90中表现出了强烈的躯体化症状反应.另外,教师的心理问题虽日益增多,但他们每天却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工作,因而形成了在SCL-90中强迫因子平均分极高的情形.

2.不同学段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段教师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教师心理问题最大,其次为小学教师,高中教师心理问题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初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有直接关系.初中教师所面对的都是处于逆反、狂躁、自我意识极强的青春期学生.这些学生呈现出的生理发育提前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学生自认为已经成熟,不需要任何人干涉他们的生活,而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又经常惹出麻烦,教师如果不干涉,麻烦可能会愈发严重;如果干涉,又会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教师就在这种强烈的矛盾及与学生的周旋中艰难的生活,感觉心力憔悴.同时,现阶段初中升高中的升学压力极大,对一个初中教师、乃至一个初中学校的评价,升学指数往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学校以及个别教师为了追逐名利,不惜牺牲教师的身心健康,让其加班加点的工作.升学的压力及教师的责任感又逼迫教师不能不对学生严加管理,这势必导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起来,从而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3].而小学的教育对象则没有初中的教育对象那样不听话,同时小学又没有升学的要求,教师的压力相对要小一些.高中教师的教育对象相对成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认识能力都有所增强,能理解并配合教师的各种合理要求.高中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职业压力,即如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提高升学率.另外,高中教师的收入要比初中和小学教师高,这样也会使他们的心理相对平衡一些.

不同学段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五、结论

第一,226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极其显著差异,量表总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同时,各因子的平均分也与全国常模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正常人要低很多.

第二,不同学段教师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大,排在第二位的是小学教师,高中教师的心理问题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