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点赞:24550 浏览:1094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现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教改的建议.

【关 键 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所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教学现状

如今各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地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城市从小学开始就已开设计算机课程,这部分学生本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样,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就普遍高于来自农村或者山区的学生.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姿态,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计算机基础这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不起来,则教学目标将无法实现.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学习心态相差很大.在理论课课堂上往往能坚持整堂课都全神贯注听讲的学生不多,学生上课时戴耳机、打瞌睡、玩手机、偷偷聊天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急需提高,学习态度急需端正.

(三)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在教师机上安装软件进行广播教学的方法,但有的机房由于没有配备扩音设备,后排的学生仍然是听不清楚,教学效果往往不好.有的机房的电脑本身配置陈旧,维护不到位,故障重重,严重影响教学.

二、教学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各种常用软件,并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取得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在学生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我校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学生刚人学时,首先进行计算机水平分层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A班、B班),各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时,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加强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不断更新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对所有的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与应用实际相结合,必须尽可能组织和鼓励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为教学实践带来丰富具体的案例.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主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变化很快,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般负担较重,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关注教师的业务提高,保证一定的进修时间,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才有可能将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三)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上机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经过大量上机操作是难于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微房进行上机操作教学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完全可实现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教师通过操作计算机,直接向学生展示操作效果,学生即可模仿教师进行操作,这相当于教师在“手把手”地指导每个学生.

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网络的普及应用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是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将邮件地址及部分课件、上机实验内容和素材以及工具软件等信息上传到怎么写作器上,学生通过校园网下载.学生的作业可直接上传到网上,为学生提供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教师通过网络收取作业,增加了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在课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资源继续学习,并可进行网上答疑、作业下载、问题讨论等.总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推向新的.


【参考文献】

[1]李曼青,朱东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福建电脑,2008.(5).

[2]刘倩.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J].软件导刊,2008.(4).

[3]张铁军.计算机教学中情景的设计及运用[J].信息与电脑,2010,(5).

[4]曹文梁,王科欣.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1,(5).

[5]陈伟.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方法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