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生在高考体育加试前的训练与准备

点赞:5363 浏览:154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考体育加试考前训练安排的科学合理性是决定考生运动机能在考试期间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保障,调整考生的竞技能力逐渐地去适应考试的心理、生理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考前训练工作,调控考生在考试阶段适宜的竞技状态与唤醒水平,有利于体育高考生取得最佳成绩.

关 键 词:高考,体育教师,考生,考前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43-02

高考体育训练作为一个长期、科学、系统的工程,考前训练在这一体系中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考前训练,将体育高考生机体调配到一个最佳竞技状态,在高考体育加试中发挥出理想的体育专业成绩,本人通过实际带队经验归纳总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考前训练

1.训练负荷安排

从多年的实践情况看,采用4周的周期作为专门的考前训练准备,比较适合体育高考生的考前训练规律.方法是:第1周负荷较大,第2周负荷最大,第3周负荷最小,第4周积极参加体育加试,这样安排能使考生体能达到充分恢复和超量恢复,并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从周期的调整中,一般体育考生通过8~14天的考前减量训练(考试强度的70%~80%)和其他辅助手段的练习达到完全恢复.同时,在考前8~14天中,有一个强度缓冲期(也叫做创伤预防期,一般2~3天),它有利于考生在最后1周,机体能力达到最佳状态,并投入考试.

2.训练内容

考前的训练内容相对较少,训练手段相对减少,训练的主要内容放在与考试项目密切相关的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上,所以要把主要训练与次要训练结合起来,使训练多样化,让考生的精神得到调节,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大负荷的力量练习后,安排小强度的技术,在高强度技术后安排一些小力量练习,在中等强度技术练习后,安排一些速度和跳跃练习,或者安排一些速度耐力练习.

3.训练的密度

考前训练密度与当前考试负荷和实际情况相吻合,对竞技状态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考生的考试项目有100米跑、原地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和800米耐力跑项目.在练习速度、爆发力项目时,根据生化供能特点,主要是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供能方式,而800米主要是糖酵解与有氧混合供能方式,因此,考前训练密度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安排.如:短时间爆发力项目密度较小,在两次练习之间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以保证考生在体内重新合成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促使体能的储备、恢复,从而保证肌肉能够快速收缩.而800米项目训练时,持续工作时间长些,恢复时间也长些,一般脉搏在120~130次/分左右时安排下一组训练.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4.实战性训练

(1)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训练

体育考生要在不同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训练,特别在训练条件差的地方,如:在雨天场地器械湿、滑的情况下进行测验和模拟比赛,加重器械的训练和跑跳练习,使考生在较困难条件下完成训练,以适应紧张体育高考的需要.

(2)训练时间

训练时间安排要根据历年体育高考的规定时间来决定.是哪一天、什么时间.如果考生长期在某一时间训练,会使考生在特定时间产生适应,养成一定的习惯和运动条件反射.经验表明,多次重复相同的小周期训练,考生就能在参加体育考试的那一天达到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从而提高考试项目的成绩.

(3)考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安排非常重要.准备活动的开始时间、内容、量和持续时间都应该有具体的规定.准备活动的负荷根据考生的习惯和承受能力来制定,一般使身体达到足够的发热程度为宜.另外,要重视临考前的试掷和试跳机会,改善动作的准确性,但不能用全力去做,如果用全力去试掷和试跳,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储备的能力大量消耗,考试时的能力就会急剧下降.如:有的考生在准备试掷、试跳时成绩不错,而在考试时则成绩下降,所以应特别注意.另外,在考前几天要让考生到考试场地进行准备活动的“预演”,并熟悉考试场地的路线,这样考生在进行考试时不至于太紧张而导致检录、临考点名时迟到.经验证明,体育考生考试时,一切都要靠自己解决,不能依赖教师和教练员.

(4)间隔时间

体育考生在各项考试中,参加人数多,试跳、试掷有一定的间隔时间,通常休息一下后再活动,为下一次试跳、试掷作准备,针对这种情况,在训练中有必要按这一时间试跳或试掷,使考生适应这种规律,有利于考生达到最佳状态.

(5)成功率

在各项考试中,第一、二次的试跳或试掷能否发挥出平时训的好成绩,对体育考生考试成功非常重要,在试掷或试跳中求不犯规,而且要掷出或跳出相应的水平.如果第一次不理想则在第二次中必须成功,这样对考生后一次试跳或试掷中,分发挥水平,提高考试成绩有良好的基础保证.如果前两次利,给考生心理带来负担,第三次试跳或试掷就会造成紧张情绪,从而难以把握考试的主动性而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所以,要在考前进行实战演练,抓好第一次或第二次机会,为考生正式参加考试打好基础.


二、考前准备

1、考试项目的专门准备

在考前准备的周期中,主要促使考生技术稳定,动作流畅,熟练地把握技术,达到整体训练效果.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测验和模拟比赛,针对考生出现的问题,根据完整技术的合理速度、节奏、结构来确定技术改进环节和方法,处理好技术细节与整体技术的关系.如:原地立定跳远的蹬摆、收腹举腿、落地的分解与完整练习,铅球技术(原地背或侧面掷)双脚支撑与髋、腿的蹬伸及躯干、上肢的协调配合用力,100米的起跑练习,从各就位下蹲,到“预备”平稳抬起的始发状态,注意控制呼吸节奏和静听鸣,并集中在快速发力的训练上.特别注意的是考前1周,原地推铅球、100米、原地立定跳远练习比例较小,800米耐力项目,练习时以600米的强度跑为主,量也同时下降.为防止考生产生厌倦情绪,可安排一些辅助性练习,使考生在考试中,产生一种“新鲜感”、“饥饿感”,增强考试.但是,很多教师因为考前不放心,往往进行大量的标准器械练习和原地立定跳远、速度等的练习,其结果反而导致考生对考试的下降,不能正常发挥运动水平.因此,考前进行考试项目转移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心理准备

在考试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心理素质好的考生,既能与实力相当的对手竞争,也能与实力更强的对手竞争.因此,要重视考前的心理训练和培养.要教育考生在考前,把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动作上.在参加考试中,进行自我调节,并采用接近“实战”的各种训练方法,如:培养考生顽强苦练及战胜困难的精神,常设计在一些严峻困难的条件下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意志品质.如在地面潮湿、土质松软和天气不好时进行训练,使考生适应各种环境.在训练中不怕困难,考试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另外,要培养考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勇敢果断的基础,缺乏自信心,即使考生熟练地掌握各项技术,也会造成考试失败.

因此,要强调在训练中培养考生的心理素质,在实战中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训练过程中,可经常用以下方法:尽可能在每次练习时安排一次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做的练习,定期采用“竭尽全力”法做一般发展性练习,常组织内部的比赛和接近当前考试条件的练习课,组织只许掷一次或跳一次,不同信号一次起跑的测试或内部比赛,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进行训练,培养考生的坚定性、顽强性,在训练中采用比赛法,从而增大训练强度,提高运动成绩.

体育考生在高考体育加试前的训练与准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考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参考资料

[1]《运动训练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