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

点赞:11363 浏览:466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创设启发式模拟情境,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强化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

关 键 词: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性教学启发式情境教学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众多企业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各行业的技术结构表现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作为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如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理论结合实践,强化感性认识,侧重学生技能培养,让毕业生能力与劳动岗位无障碍对接,成为目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职业教育者改变传统观念,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求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综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谈谈思考和认识.


一、运用启发式情境教学,注重感性教学.

1.在启发式教学中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乐于学习.以“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谐振电路”的具体教学过程为例,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对这个现象会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这样,学生立即进入充满吸引力的探究氛围中,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当然,有时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便于学生放开思路;最后是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

在富有启发性的模拟情境中,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就会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有利于学生主动创造.

2.在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感性认识.

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数仅用粉笔和黑板,学生大多觉得枯燥乏味,听课效率低下.例如:“楞次定律”教学中,研究金属线圈中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的规律时,由于这节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金属线圈中插入磁铁产生感应电流,使外接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再让学生做实验,学生先做金属线圈插入和拔出磁铁,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然后调换磁铁极性重复插入和拔出金属线圈,观察感应电流方向这几个实验,最后根据实验总结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规律——楞次定律.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全部实验或不能正确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制作了楞次定律CAI课件,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模拟”演示电流和磁场变化的全过程,从静止到运动、使间断变连续,而且演示的速度可任意控制,适时地在投影仪上进行“模拟”实验,那么学生就能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顺利突破难点.像“电流的形成”等实验也可以采取“模拟”演示的方法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上复习课时,由于时间长而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实验又不适合重复做,尤其是在复习课上更不可能把平时教学时的演示实验都重做一遍.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复现”特点就可以达到复习的目的,既节省复习时间又增强复习效果.例如:在匀强磁场中金属线框转动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在复习时就可以播放发电机工作原理动画来达到复习实验的目的,增强复习课的效果.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实验,调节微调电容器实现RLC串联谐振的实验等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复现”特点进行教学.

除了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外,教师也可以现场演示一下仪器设备的使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多媒体教学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是否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电子电工实践性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学生技能培养.

1.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加强校企合作.

机电专业学生在完成《电工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应用》、《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力拖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后,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校内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实验中心的电工、电子、电力推动、钳工等实验室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训,并对实训内容进行评分和考核,促使学生系统掌握线路板的安装、仪器仪表的使用、测试、控制线路的接线等,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同时学校通过与实盈电子、富士电机等专业对口企业合作,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安排机电专业学生参加专业性生产实习.通过工人师傅的指导及学生的跟班劳动,系统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电气设备的操作、维修、安装、测试及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技术,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学生参加专业技能鉴定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维修电工中级考证合格率97%以上,多名学生获得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

2.校企联合培养,毕业生与劳动岗位无障碍对接.

近年来,从用人单位的需求看,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因此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毕业生同时取得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强化校企合作,通过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邀请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到学校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岗位技能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培训,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学校可以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技能强化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教学之中,多层次、多渠道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促进实践性教学的发展.

(2)建立稳固的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验室:主要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和考工考证的强化训练;校外实习基地:学生生产实习的主要基地,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可以被企业优先录用.

(3)学校还可以通过走访各用人单位,详细了解当前各岗位的设备情况、技术要求,结合实际,组织专业教师编写实用性强、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的实训教材或培训教材,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充分发挥校企教学资源的互补,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真正做到毕业生与劳动岗位无障碍对接.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同行指教,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