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点赞:31221 浏览:1437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2009年以来,大连民族学院开始实施新一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将第一学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第二学期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进行合并、整合为一门课程;将第二学期开始学习的程序设计内容提前到第一学期开始学习.经过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根据作者面向部分专业讲授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经历介绍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实践的效果.

关 键 词:课程整合,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一、引言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均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共开设两门必修课,即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开设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属于入门性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OFFICE等常用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使学生具备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属于提高性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具备计算机编程的能力,这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已经沿用多年.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建设创新性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民委直属的一所民族院校,也是唯一一所设在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院校,历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针对民族院校的特点大胆进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截至2008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获得了辽宁省精品课程,还获得一项辽宁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在此基础上,2009年开始,我校又开始实施新一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工程,其主要内容是:①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即将第一学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第二学期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进行合并、整合为一门课程;②改革教学内容.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将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取舍和提高,并融合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之中,将原定于第二学期开始学习的程序设计内容提前到第一学期开始学习;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经过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根据作者面向部分专业讲授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经历介绍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实践的效果.

二、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民族院校的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民族院校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怎么写作的,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全国现有民族院校15所,在校大学生20余万人.我校有来自56个民族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1.26%,少数民族学生占65%,生源个体差异大,有的学生入学时刚刚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中文基础比较差.表1是大连民族学院2010级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差异很大,其中,40分以下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学生占62%,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

表1大连民族学院2010级学生入学计算机水平测试情况

2008年以前,按照原来的课程体系是第一学期先开设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之后在第二学期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这种课程体系对基础较差的部分同学有益,但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吃不饱,而且由于课程内容的起点比较低,已经落后于现代信息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更高要求,因此,改革也势在必行.2009年以后,按照整合后新课程体系的要求,提高了起点,且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调整到第一学期就开设,使得基础较差的部分同学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也给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传统的课程教学定位不适于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利用一种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正确的程序进行问题求解的基本能力;课程的特点是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是格式化的记忆性知识,且内容多而散,而编程序时则需要学生能够根据所求解的不同问题进行灵活运用;教学的重点是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难点是求解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建立.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格式化的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和学生忙于对大量语言知识单元的教与学,实验教学也是主要针对知识单元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侧重消化和吸收,期中或期末布置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程序的设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只关注知识单元的理解和单一功能的实现,把本来具有前后联系的知识割裂开来,往往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等到期末做综合性大项目时缺乏整体观念而感到茫然,根本达不到期待的效果.二是由于课程内容较多,教师总想尽可能多的布置实验项目,形成一种以量取胜的导向,且总埋怨学时不够.三是实验项目的设置以实现单一功能为目的,重在训练学生理解所学的格式化命令运行的结果是什么,缺乏训练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仍然停留在一种操作技能性的能力培养层面.学生普遍认为枯燥难学,难以形成整体的逻辑思维,其结果是只要题目稍作改变就不知所措.因此,应该将课程教学的定位调整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上来,重点应该是如何训练学生建立求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采取的措施

1.实施强化辅导,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鉴于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和中文表达有困难的同学,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了下面的三项措施:①教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进行强化辅导,②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让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汉语表达方面有困难的同学)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汉族同学一起互帮互学,③学校提供充裕的上机时间供学生练习.实践表明,那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能够在较短时期内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2.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算法分析与设计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