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艺术的

点赞:4149 浏览:146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艺术性是语文教学的活性因子,艺术家不常有,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有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文章从语文教师的立场出发,从“真、善、美”三个层面来呈现,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艺术地栖息,用自身的艺术魅力使课堂有温度,让学生浸润在语文美的教育中.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01-02

大凡一种艺术,都是相通的,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成为艺术家之前必有一个勤学苦练的阶段,只有勤学苦练、多方实践,天长日久才能力到功成,挥洒自如.艺术性是语文教学的活性因子,若不讲艺术性,教学则会变得死板、乏味、缺少勃勃生机与活力.然而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艺术的公式,而且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有人曾说,他描绘不出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因为好老师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各有千秋.教学也许是所有公众怎么写作中最个人化的专业,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如于漪的情感派,钱梦龙的导读派,宁鸿彬的思维派,魏书生的管理派,洪镇涛的语感派等,他们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找到了与其自身具有一致性的语文教学艺术.然而,能够自成一家的总归是少数,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是在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即便如此,我们仍要有对艺术的追求.“艺术”二字说来轻松,但真正践行和把握起来却并不容易.作为一线的普通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语文教学艺术?本文主要试从“真、善、美”三个视角去寻找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之源.

一、真――“真我”

1.真我教学

在教学中,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是不尽相同的.有的老师情思激荡,有的老师严谨朴实,有的老师睿智深刻,有的老师广博典雅.但他们都能各行其是,各显神通.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找到了一种与自己的本性相契合的教学方式,使这种教学方式与自己的个性整合,在教学方式和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于漪老师是情感派教学的代表,她的课堂是洋溢的,被浓郁的艺术气氛所笼罩,课堂结束后似乎有一种刚欣赏完一场好戏退出剧场的充实和愉悦之感.然而她的绝不是一种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也不是浮泛的、做作的虚情检测意,她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得体自然,这有赖于她的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审美理想的全部参与,是其个人“真我”状态的自然呈现.现如今,各种各样的观摩课不在少数,我们理应从中向优秀的教师多多学习,从知识到技能到素养等各方面都需学习借鉴,但切忌人云亦云.检测如今天去听了一堂观摩课,被这位老师的风采所折服,然后明天自己在课堂上就去效仿;后天又从另一位老师那里获益匪浅,然后再效法于自己的课堂.或者你的性格较为内敛,如果非要在课堂上“手舞足蹈”,可能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长此以往,就会在课堂中迷失自己,忘了你是谁,你的学生又是谁.所以,在任何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都要清醒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把最真实的自己融入教学中,把自己、语文和学生编织在一起,这才是一种艺术.做人应如此,教学亦应如此.

2.求真求实

很多学校的校训中都会有“求真求实”这些字眼,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虽可倒背如流,但未必流经心底.“真”的东西即是本源状态的呈现,很多时候,教师容易忽略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而一味地去追求更多的所谓“以生为本”的原则和技巧.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笔者亲身经历的,老师讲“明日黄花”这个成语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举了这样的例子:几年前她还貌美如花,可如今已成了明日黄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笑话.不仅仅是一个明日黄花,还有很多类似的知识性问题,我们在教给学生的时候不会去重新仔细验证,而是像很多人一样,把自己经验式的错误理解毫不犹豫地讲出来.作为语文老师,实在是不应该.求真求实要从小事做起,从小的知识去做起,这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艺术.

关于语文教学艺术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师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善――“温度”

语文教育中的向善,一般从学的角度来思考,其目的是为了突出语文的人文性,以期使受教育者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涵养德性.教师“善”是师德素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中“向善”的艺术性追求,我想从“温度课堂”着手.要想使一节课充满温度,教师需要唤醒学生、感染学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据我理解,教学的艺术,总而言之应该是使人不断向上的艺术.因此,对“人”的心灵的关切,对“人”的未来命运的关切,应该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关切,能够激励老师百折不挠地去寻求“人”的成长规律,唤醒老师心中正在被激烈的升学竞争所窒息的创造,鼓舞老师去做一名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到让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而是充满温度的,让孩子感到舒服的?

1.语文教师首先要崇拜我们的文字,崇拜我们人类的文化,语言有温度、文字知冷暖,你只有带着这样崇拜的、热烈的心才能走进教材,走进学生,你的课堂才会澎湃,思绪飞扬,语文学习才会高质高效.试想,如果老师自身对语言文字就没有感觉,教学中也难有和温度.

2.勿把“教参”当稻草.面对一篇文章,第一反应不应是翻看教参,而是潜心研究,教参是别人的劳动成果,没有属于自己解读的生命力.陈陈相因的教学定式、味同嚼蜡的教学语言、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还有牧师传道般的说教,都是因为“没有自己生命参与的解读”.走进去然后再走出来,这样才带有自己的温度,这样传送出去的时候才不至于是冰冷的、麻木的、抽象的,不至于让你的话语在学生面前漂浮.

3.捧着一颗心来教.很多人都说,听于漪老师讲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非常舒服.因为她时刻都怀有一颗赤诚之心,让课堂时刻充满适宜的温度.对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来说,把握好这种温度,向上、向善,值得我们不断追求. 三、美――“浸润”

语文教学由于其“先天性”,在整个学校美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美的道路昂首前进.”当学生浸润在一个美的语文课堂上,自然会“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然而,在有些课堂上,美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用心寻找,它也并非遥不可及.我认为,语文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力来追逐“语文美”.

1.发现教材中美的天地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于语文教材来审视美,那里真正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有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燕子》;有匠心独运的艺术美: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等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音乐美)――《月光曲》;还有启迪才智的科学美:《蝙蝠与雷达》中,介绍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这是科学理论应用美在教材中的体现.当然,在语文教材这个美的世界里,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应用美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语文篇章,然后进行美的分享.

2.拓宽美的课堂

自然总是美的.奇山秀水,鸟语花香,明月清风,无一不呈现出美的魅力,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结合教学内容,拓宽美的课堂,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美的风姿.试想,如果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检测如时节刚好,带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的踪迹,会不会收获课堂中从未有过的另一番景象?或者,在作文教学中,将学生带入大自然的某一特定场景,让他们“有感而发”,是不是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些虽然老生常谈,但如果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课堂中渗透,也不失为一种艺术.


3.布置美的环境

教室是学生长期的“家”,几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爱美的.即使不是班主任,也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让学生生活在美的环境之中.比如,教室的整体格调应该是整洁而优雅,同时还要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以唤起学生阅读的原动力.

4.尝试美的创造

开展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美.为学生进行初步的美的实践创造条件,对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意义的.比如,举行书法比赛、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等等,都是可行的.

不少语文教师都说,“教语文是戴着镣铐跳舞,吃力不讨好”,这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艰难,但我不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戴着镣铐跳舞固然吃力,却未必不能讨好.也许语文的先天性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戴着镣铐来跳舞,无论怎样,舞还是要跳,而且要跳得精彩.艺术家不常有,但我们要不断研究“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做成长中的教学艺术家.教学艺术、教学风格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形成的,它关系到教师的个性、素养、气质,还有个人的阅历,它的形成有诸多复杂的因素.但我们是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者,我们的脚下永远是起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让语文教学回归最初的“真善美”.学做人,学教人,学着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教语文,在教学之路上寻找艺术真谛,这不是大而化之的“大艺术”,而是属于自己的“小艺术”“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