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现象与差异性教学

点赞:18305 浏览:826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简要阐述了根据以“去个性化现象”为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差异性教学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现状,以湖北民族学院所开展的分级教学为例,探讨分级教学的可行性,优势性及存在的问题.

【关 键 词 】去个性化现象 差异性教学

1引言

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亦可叫去压抑化、去抑止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这个概念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人们在群体中通常会表现出个体单独时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辛格等人(1965)提出当群体的行为与个人的愿望相反时,较少个性化的群体与较严重的个性化群体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多的非遵从行为.”去个性化“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处于某群体之中,自己仅仅是以整体中的一员身份参与到某行为之中,人们的注意都指向在整体身上,教师不易觉察出自己的言行,即使造成了不良后果自己也不会被教师发觉,自己不会承担由不良行为所招致的谴责,而责任将由所有参与的同学分担,即“责任扩散”,这样,每个人的责任观念就淡漠了.这部分学生完全依从于该群体所处的情绪状态,能作出平时自己独自一个人时所不敢、不愿做的事情,从而更能大胆的开口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去个性化的根本作用在于其去抑止化,所以对于“去个性化”这一心理现象,我们要善于辩证地分析看待,既要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又要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当代大学教学有效的应用了“去个性化”的良性方面.根据2007年9月26日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去个性化现象与差异性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去个性化”为大学英语分级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学习者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按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习者分别编入不同级别的班级,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习者英语学习的需要,有效的提高了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兴趣.

2去个性化现象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2.1形成积极的群体规范,控制学生个体的消极行为.良好的群体规范有助于控制“去个性化心理”驱使下的消极行为.教师必须及时调整群体规范的内容,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好的模仿偶像,及时改变有倾向性的消极行为,强化正确行为.让个体的言行植根于优良的群体规范沃土中.

2.2改变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增强角色意识.由于角色、地位的不同,学生对群体的依赖、贡献也有所不同.因此老师在鼓励学生在群体中加强交往,强化角色的主体意识,以增强个体的责任心,摆脱群体责任分散对其消极行为的诱惑.

3差异性教学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因材施教.他指出“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等要多种多样,因材施教,要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他还说:“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烧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主要是依据Krashen提出的输入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稍高于目前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而完成的.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提出“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即根据学习者入学时不同的英语水平,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习者按A,B,c要求进行分类指导,要求是标准要求,B级要求是过渡要求,c级要求是基础要求,入学时英语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经过学习至少达到B级的要求.《基本要求》是我们实施分级教学的指导方针,是教学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保证.


成功素质教学观认为: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塑造学习者的专业素质,也要培养学习者的非专业素质.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习者人人都可能成功,但同时又承认人的素质基础和素质特长的差异,主张因材施教应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和特长确定素质培养的目标和方法.分级教学是按照不同的级别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不要求所有学习者一定达到学目标.分级教学为不同起点的学习者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提供不同教学方法,这样有助于学习者把学习英语的外在压力转化成内在动力,取得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进步,突出了学校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氛围.

3.1我校分级教学的现状

为了顺应全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形势,我校外国语学院通过对国、内外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研讨,以及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在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新生进校时举行英语考试,根据成绩把各个学院的自然班重新分为大学英语A、B、c班;另外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两大类,即:非艺术类和艺术类,并对教学对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非艺术类英语A班达到“较高要求”,B班达到“一般要求”,c班和艺术类教学班达到“基本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使英语教学向全方位、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加强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体现个性化教学,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提出了“差异性、主体性、整体性”的教学理念.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全方位“以学生为中心”,就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言,在教学方式上要把重点教给学生,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该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英语学习者整体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在各种全国英语实践活动中,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关于教材的使用,普通本科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科技本科使用《大学英语》,艺术类学生使用《新世纪英语》,上述几类教材分别包含精读教材、听说教材、泛读教材以及同步训练.使用多元化的现代网络版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使用不同起点的教材,实行“分类指导、分级教学,目标管理、因材施教”,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分为精读、综合和视听说三个板块.该课程设置本着实现:“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的目标,把英语整个课程设置为三个层次:英语基础课程、提高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指大学英语1―4级精读和视听说,精读课以讲授读写教程为主,帮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和翻译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 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画龙点睛的讲解,通过提问,举例,反问,讨论启发学生理解课文;从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弥补学生听说能力的不足,按照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要求”,设置了两周一次的视听说课.通过老师安排、组织学生做模拟四六级听力训练,另外组织学生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辩论、角色扮演,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述的目的.

3.2目前存在的问题

分级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肯定分级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同时,也应重视其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分级教学给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分级编班,一个班级可能存在好几个专业的不同班级的学生,这样致使相关学院对学生管理变得分散化且责任不明确,同样也加大了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的难度,如成绩登录、存档,教务处排课、考试安排,阅卷工作,学生出勤及对教师的考核等.

另外,由于外语学习不仅受智力的影响,而且受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分级教学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源于其对英语的喜爱和需要,如果丧失了这两个主要动力,英语学习将变得索然无味,成为一门负担学科.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首先以成绩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ABC班之分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尤其对c班学生而言,容易因低人一等而产生自卑情绪.普通班的学生感到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受到伤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丧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c班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自卑感首先成为了其英语学习的阻碍,对英语学习所产生的负面消极情绪转而消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导致自暴自弃.

4结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以“去个性化”为依托,打破了常规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但通过反思回顾改革以来的教学,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问题找到解决的最合适办法,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