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

点赞:24768 浏览:1162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民族音乐的诠释

音乐的多样性是由音乐的民族性所决定的——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决定了音乐的多样性.没有不受民族特质约束的文化,也没有绝对脱离民族根基的音乐.各民族的音乐都是在本民族文化架构的基础上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无所谓谁的音乐高级,谁的低级,更谈不上谁的科学,谁的不科学,“唯一绝对正确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之源,可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伐檀》等民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在古代中国,音乐曾孕育过儒、道、释三家的大智慧,包容、博大、多元一体的文化品格成为其民族音乐的底蕴.

民族音乐学这个术语的提出是建立在对音乐新认识的基础上,是一种对人类任何音乐内容和形式排除文化价值判断的认识.它的思维角度是从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来询问音乐“是什么”,音乐是“怎么样”产生、传播和作用的,由此来解答音乐“为什么”在不同地理环境、文化环境中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功能等.

二、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诠释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深刻的实践变革.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家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一种政治或教育的理念,也是一项教育改革的运动.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认同这种音乐教育的哲学内涵:大千世界存在着互不相同却同样卓越的音乐文化,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实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致力于促进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才能立土,着眼全球,全面实现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


三、在民族音乐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

1.必须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我国音乐教育一直缺乏对音乐文化认知的训练,或者说在文化交流中缺乏一种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五四”以来,我国音乐界不仅系统地接受西方音乐的理论体系和阐释模式,而且把它列为整个音乐教育的中心内容,并以此来重新解释和改造中国传统音乐,使西方音乐的精神和模式成为中国人在音乐观念上的一种共识,形成新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由于不能全面兼收并蓄包括母语音乐文化在内的人类各种音乐文化的成果,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立土音乐,强化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的,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的.由于地域和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民族音乐特色鲜明,是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我们的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国有56个民族,学习和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对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至关重要.

3.明确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在外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在我国,尽管人们也已开始注意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往往忘记了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的目的.要么对音乐课根本不予重视,要么把音乐课搞成专业音乐教育.1993年美国政府立法,把艺术学科与数、理、化、文、史五门并列为核心学科,并于1994年出台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此举值得我们关注,“音乐是把钥匙”一语也值得我们深思.

4.大胆吸收、兼容、消化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在以创造为主题的普通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局限于本土的音乐和音乐教育模式,而是吸收其他民族音乐的精华和有利于培养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最终形成中国式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小结

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