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

点赞:4066 浏览:119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受到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实践形成的一系列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意志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的教育现象,即按照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实施教育影响的一种计划活动.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提出:“全民国防教育是新时期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包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外部关系的客观要求.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进一步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根据国防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的集中训练,考试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法规的颁布对各级各类院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制度的保证.

一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国防意识的形成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防卫为中心的理性思维,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学校开发国防教育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无产阶级的国家观、战争观和方法论,激发其爱国热情,使其自觉地学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建军宗旨,接受人民解放军严格的组织纪律、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训练和熏陶.这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祖国人民的忠诚,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献身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教育学生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卫国之勇,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


二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拓展,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军事科学成就,以及本专业在军事上的运用情况,促进专业知识学习,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式,拓展思维领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军事思想学习,如孙武关于“备战、慎战”的战略战术,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和掌握战争中的一般规律,熟练战争谋略,学会治众的方法,领略造势的艺术,尤其是从战略高度观察分析设计和处理问题及驾驭全局的能力,使其智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在校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建设的主力军和保卫者,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快慢.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几百万人,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第二,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培养人才的模式向宽口径、适用面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做到既能为经济建设怎么写作,又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可实现“寓兵于民、寓官于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国防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客观上要求作战群体,尤其是各级指挥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校大学生是我国人口文化构成中科学素质较高的群体,对其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我们储备和培养一大批既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又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和后备军官队伍.对我国在未来高科技战争环境中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也具深远意义.

三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身体素质提高

在国防教育中军事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锻炼功能,学生通过军事训练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而且有利于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其身体的发展.新生入校第一课,各校对学生进行两周以上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从形式上看是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学期开始就要求学生端正受教育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启发自觉性,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搞好训练.同时还要求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与训练的标准,完成各项训练的目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了自觉性与强制性的统一.在军队中军事教育对军人培养的规格要求是阶级和国家意识的体现,不能由军人个人选择,军事教育对教育训练标准质量的规定是按一定战争的客观标准要求为依据的,因此军事教育就必须靠强制力量让军人在客观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磨练自己,在超常条件下达到实战规定.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受教育者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国防教育的开展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须.增强纪律性教育和集体荣誉感教育,为学生今后进入正常大学生活和学习打好基础.把国防教育与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同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行为养成、人格品德塑造等方面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四促进高校学生意识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升入高一级学校,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成长,没有经历什么磨难和挫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共同的特点是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心理较为脆弱.通过教育和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使其在挫折面前能正确看待失败,面对考验,调整心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为其今后走向就业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在校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对知识充满了渴求,但他们也存在着自我意识强的问题,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注重享受,害怕吃苦,自私,缺乏责任感等.学校国防教育中开展的艰苦军事训练,严格的集体生活,标准的内务管理以及评比竞赛等军事活动,对学生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能使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培养学生把个人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为国家的强盛作贡献的责任意识.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是世界观成型时期,可塑性强,有计划地组织军事训练,系统地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他们尽快提高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

总之,高校的国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不但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观念,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对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其贯穿学生教育培养过程的始终,认真学习国防教育法,努力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教育教学中要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想结合的原则,认真履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