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施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

点赞:5638 浏览:202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早期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许多年轻父母的心态都不大端正,主要表现是急功近利,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盲目地实施“超前教育”,给孩子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其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甚至事与愿违.要认清盲目实施超前教育的危害和“早期教育决定论”的社会原因,克服浮躁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要实施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早期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早期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盲目超前,心态平和,尊重年龄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40-04

近些年来,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应当说这是好现象.但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注意,那就是:并不是说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科学的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的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仅是无益的,而且还是有害的,还不如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天性自由地发展.

一、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当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有一种思想倾向,就是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有的省市的“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一些商家也迎合家长不正常的心态,乘机推波助澜,鼓吹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就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超前教育”,“超早期”进行一些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差的时侯就进行某些“高难”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十天就教孩子练“迈步走路”,刚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唐诗、学外语,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孩子认字、算算术,四五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3岁,比如“0岁识字,3岁扫盲”,等等.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我始终坚持这种看法,儿童从0岁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要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中,他是更着重于“成熟”.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他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双生子爬梯”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出生后48周起,每天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时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但到两周以后,这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效果不见得更好,不见得有那个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其愿望是指望孩子将来在进入小学以后,学习起点比别人高,能在学习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提前一些进行教育和训练,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有一些优势.但由于这种优势完全是靠人为的力量获得的,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即或是有一些优势,但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不见得能一直保持下去.

有这样一个研究很说明问题.那就是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的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则从3个月开始,就提前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点.然而,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因为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逐渐地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上述两个实验告诉我们,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不见得是一件有益的事.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自认为进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会“早出人材”,出高水平的人材.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伊捷斯说过:“儿童超过自己年龄的发展,对于判断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不排除缺少早期发展,后来却发生跃进的可能性.”许多事实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不进行必要的培养教育,那是不好的.极不可失,时不再来.应当抓紧及时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但不能任意超前.太随意、太超前了,从近期的眼前的效果看,是令人振奋的.但最终的结果,不见得也同样令人满意.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恐怕哪个家长也不愿意培养出“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的“早熟果实”.

二、任意超前的智力开发得不偿失

进行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是有可能促使儿童身心早期发展的.但应该特别的慎重,不能草率,不能盲目,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单打一”,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如果在某一个方面强迫他们学习、掌握超越他们年龄阶段的东西,尤其是过早地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可能会收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那是片面的发展,往往会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

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课题.人为地“一相情愿”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对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尚很有限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只能是以牺牲、丧失或抑制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这是得不偿失的,很不合算的.从长远看,从儿童一生的发展来看,肯定是有害的.

我们应当明白,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是孤立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是隔离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各方面的素质只有和谐发展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不和谐的发展,就是畸形发展,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近来,我国的杭州大学和日本的大阪教育大学、筑波大学,联合进行的中日两国幼儿“认知能力”比较研究,对中国和日本的3岁至7岁的儿童认知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都比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要强.

我们知道,人的左右大脑有所分工.一般来说,左大脑分管推理、语言、数字等抽象思维,右大脑则分管形体、空间、画面、想象等形象思维.左右大脑均衡发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次测查结果,充分暴露出当前中国对幼儿进行的早期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问题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字、文字为主的所谓“早期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其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发展超前,从而影响了幼儿大脑的左右均衡、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强,而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对一个孩子是否聪明的评价标准,往往是看其认字的早晚,认字的数量多少,会不会数数,会不会算算数,等等.把在学龄前就能“熟背唐诗三百首”、“会加减乘除”的幼儿,看作是“神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孩子只有学习认字读书、算算数才是“正经事”,而自从孔夫子那时就片面地认为“勤有功,戏无益”,一句“玩物丧志”的话,就把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玩耍的价值完全否定.

近些年来,中国有些人迎合中国做父母的的这种心理,推出了许多以认字、算算数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神童培养方案”,把这种偏向推向了极端,致使许多孩子对数字和汉字的认识,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严重忽视了对幼儿画图、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中国儿童动手能力等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同龄儿童.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孩子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形发展,而这种畸形发展则会大大限制孩子整体智力的发展水平.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据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中国儿童联合调查表明,幼儿对数的概念接受多了,往往较难适应以后正规的教学程序.许多“神童”上学以后成绩并不突出,就充分说明了这 一点.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是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人材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是重要的,但不能任意夸大它的作用.不充分估计它的地位和作用,会使人们忽视,错过发展的良机,但任意夸大它的地位和作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会出现“强人所难”的训练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

中国过去有这样一个成语:“杀鸡取卵.”比喻只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甚至损害长远利益.现实生活中,为了要早一点儿得到鸡蛋,不惜把鸡给杀了,“开膛破腑”,取出鸡蛋.当然,这种蠢事,一般人们是不会去做的.

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却有不少这种急功近利的类似的现象.比如,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训练孩子掌握这个年龄阶段难以做好的动作,教孩子学习掌握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不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是有害无益的做法,必须加以纠正.

做父母的是有责任有义务创造条件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但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呵护他们的童心、童趣,保留他们“固有的东西”,遵循他们成长的自然要求,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成长,在无忧无虑地生活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学会生存.而不是“自作聪明”地、“一意孤行”地做“拔苗助长”一类的蠢事.

一个人成材,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哪个阶段的培养教育和训练都是重要的.不能哪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都要抢乘“头班车”.现在,国际教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是:人从出生到65岁之间,都是发展智力的有效时机.当今世界上,人们越来越推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而不是“早期教育决定论”.

一个人成材,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哪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哪一个方面素质的发展也都不能忽视,都不能偏废.应当持续不断地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应当全面地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

三、出现任意超前教育倾向的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上出现这种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倾向,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定客观环境的产物.

早在“美苏两霸”对恃的那个年代,就有一种说法:就是国家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美苏两国为了增强竞争实力,早在30年前就“不约而同”地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重点也都是“不约而同”地加大早期教育改革的力度.在学龄前阶段,就开始进行高难度的教育,高强度的训练,把3到6岁才该训练的内容,提前到0到3岁进行,把许多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前到学前阶段.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美国是布鲁姆,在前苏联则是赞可夫.

他们都认为,早期教育决定人一生的发展水平,甚至决定人一生的社会成就.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验后,他们又是“不约而同”地总结了教训:经过实践,他们都认为按照这种“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进行早期教育的改革,从眼前的效果看是好的,但从长远效果看却是不好的.因为它打乱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秩序,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素质是不利的,使儿童青少年缺乏发展的“后劲儿”.也就是说,缺少自我发展的能力.于是,先后都早已放弃了那种盲目的教育改革实验.

就在人家放弃了这种改革实验的时侯,我们国家开始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知识,重视人材,逐步形成了社会舆论.在这种环境里,广大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十分急切.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长期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迅速传到了中国,它正好迎合了中国家长急切的望子成龙之心.于是,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就在中国开展起来.

我们应当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汲取外国失败的教训.使人不可思议的是,人家通过实践已经否定了的东西,我们又要重新再做一遍.

“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潮,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子女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及,家里只有这“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一个孩子,家庭和家长的全部期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心切,都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庸中佼佼者”,这是“早期教育决定论”盛行的温床.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有些丧失学者良心的所谓“专家”,在经济利益地驱动下,不负责任地宣扬、鼓吹,极力夸大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作用,推出种种没有经过实践证实的什么早期智力开发“工程”、“方案”,曲意逢迎那些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心态不大正常的家长.这是很不应该的.而我们有些年轻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甚至达到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程度,很容易轻信那些很诱人、但并不科学的早期智力开发“工程”、“方案”之类的东西.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也都论述过早期的重要意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的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的20%到17岁时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等”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甚至说过:“婴儿生下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晚了两天了.”

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话.我以为,这些都是针对传统的忽视早期教育的现象,采取了有一定夸张成分的说法,是“矫枉过正”,不能过于“较真”.如果真的是“5岁以前就完成了90%的教育”,“3岁就是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岂不成为可有可无、多此一举的事了终身教育不就更属于“画蛇添足”了况且,他们所强调的早期教育,绝不仅仅指的是早期智力开发,更不是人们所理解的“认字”、“算算数”之类,而是身心的全面发展.就像巴甫洛夫所说出生3天以后开始进行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不是指的是“认字”、“算算数”之类.

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也是现代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反映.过去的古典教育,是“重义轻利”,现代教育与此恰恰相反悖,是“重利轻义”.这种偏向,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就出现了.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罗素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预见性地指出了现代教育的这种偏向.“重利轻义”的功利化倾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上去了,道德水平下来了”.

多少年来,人们培养教育子女,目的就是升学、就业,只要是对升学、就业有用处的,就下工夫、下本钱,尽可能提前培养训练,对升学、就业没有直接好处的,就放任不管.也就是说,只考虑培养孩子“成材”,不大注重教育孩子“做人”.不仅在外国是这样,近些年来在我们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试想,不会“做人”,又怎么能成材呢即或是有很高文化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是不会“做人”的话,不能融入社会群体,社会根本不接纳他,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到哪里去发挥呢

四、克服早期家庭教育功利化的倾向

家庭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倾向,不仅反映在学龄儿童的教育上,更反映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上.其表现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只进行“一半的教育”.就是重视智育忽视德育、重视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重视书本知识忽视生活知识、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记忆忽视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特长培养忽视全面发展、重营养忽视体育锻练、重视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等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急功近利的早期教育和超前的智力开发.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对孩子进行超越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和训练,过早地进行专门化的训练,不能达到切实提高孩子素质的目的.这不仅对孩子的发展不利,对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还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样做,表面看似乎是“太慢”了.其实,教育从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进行的.这样做,肯定是会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素质,提高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古人说:“蒙以养正,圣功也.”早期教育是教育的起始,是圣人之功.我们中国人做事,向来特别重视“开头儿”,古人很早就有“慎始敬终”的说法.现在,人们也常说:凡事开头做好了,就有80%成功的可能.不论做什么事,在开头儿时要特别的“慎重”.因为开头儿时要是“差之毫厘”,后来就会“谬以千里”.

对于早期教育,应当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态度,不能盲目行事.随心所欲地任意进行超前教育,有害而无益,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科学行事,要善于识别、坚决拒绝某些蛊惑人心的商业广告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