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

点赞:2943 浏览:84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军政重臣的李鸿章倡导新教育,举办新式学堂,培养实用人才,推动了近代技术教育、实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文章从李鸿章实业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和增强实业教育吸引力等方面对其实业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挖掘与剖析,旨在丰富中国近代实业教育思想,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发展.

关 键 词 :李鸿章;实业教育;实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04-03

实业教育专指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中国在农业、工业、商业、矿冶、铁路等物质生产方面培养专门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教育的一大亮点,实业教育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晚清军政重臣的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新教育的代表人物,正如教育史家陈东原所说,洋务运动时期“提倡新教育的代表人物要推李鸿章”.李鸿章先后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同文馆(1867年后改为上海广方言馆),在天津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北洋医学堂,还创办了附设在江南制造总局的操炮学堂与附设在江南制造局的工艺学堂.李鸿章还在上海格致书院既捐银又捐匾并出题主持考试.在李鸿章死后,人们对他评价褒贬不一,颇具争议,不管人们如何对其评价,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李鸿章推动了近代技术教育、实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本文从实业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和增强实业教育吸引力等方面对李鸿章的实业教育思想进行尝试性初探,旨在挖掘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充实与丰富中国近代实业教育思想,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一、实业教育目的论

李鸿章实业教育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实业教育要为什么怎么写作,即教育目的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另一个是实业教育的人才所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即人才培养规格问题.

1.培养人才的社会倾向性

第二次战争以后,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晚清军政重臣的李鸿章开始意识到中国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阶段,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局面,在对当时时局的清醒认识下,李鸿章主张自强御敌.那么,如何做到自强御敌呢李鸿章的答案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满足国家、洋务运动需要的新型人才.他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指出:西洋人专门仗着他们的、炮、轮船的先进精锐,所以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中国一向用的弓箭、长矛、小、土炮敌不过他们从后面装的洋洋炮,中国一向用的帆篷木船、艇船、炮划等也敌不过他们的轮机兵船,因而,中国受洋人的欺压制约.他指出,只有自强才能摆脱受制于洋人,要自强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且自强之道在于学习他人超过我们的高明之处,在于夺取他们所依仗的优势罢了.他还说“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安见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在这种社会背景与对政局认识的情况下,李鸿章开始在教育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教育计划,强调教育为国家怎么写作的社会功能,满足洋务发展的需要,主张实业教育为培养封建卫道人才为中心.

2.人才的培养规格

李鸿章主张培养的封建卫道人才与传统的卫道人才不同,传统教育目的重道义、轻自然、斥技艺,不能师夷,不谈“西学”与“洋务”,不言利,不学“奇技淫巧”,否则,被称为“名教罪人”、“士林败类”.对此,李鸿章不屑一顾,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甚至将“西学”视为“身心性命之学”,主张培养掌握洋务运动所需的世界知识与近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卫道士.可见,李鸿章培养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士”,不是务虚的单一的通儒,而是培养务实的多样化、实用性的封建卫道人才.现选择李鸿章所办的几所学堂来分析其实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上海同文馆(1867年改为上海广方言馆),在上海广方言馆的课程章程中明确规定其“立教之本”在于“真储才以收实效”.“今日士大夫通患,划时代大乎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等盖学不求其实用,究不知所学何事也.兹建设广方言馆,苦心经营,立教之本,无非真储才以收实效”.上海广方言馆虽说是以学习语言、培养应用外交人才为目的,但学习语言更大的目的在于“由语言以达文字而译选科学”,在于译西书以图自强.可见,上海同文馆培养的是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是深谙西语与万国公法,输入西学的实用性翻译人才.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奏请购铁甲船时,就已经注意对铁甲船人才的培养,他说“造就人才,尤为急先”,故于1880年创办天津水师学堂,其办学目的在于造就中国兵船人才,“立中国兵船之本云”,其目的在国内培养自己的军事技术人才及各式新式指挥人才.上海格致书院章程明确规定:“立此书院,原意是欲中国士商深悉西国人事,彼此更敦和好.”上海格致书院发往各国之条陈也云:“此书院之设,原令中国人明晓西国各种学问与工艺与造成之物.”上海格致书院以“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达“为国家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为主旨.在清末,“格致之学”是指声、光、化等西方的自然科学.上海格致书院不同于旧式书院,旧式书院重在培育科举人才,上海格致书院则是为了培养通晓西学的实用性人才.

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育思想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虚实结合、西主中辅的课程论


李鸿章提出了“实学”和“虚学”的概念,所说的“实学”即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等教育内容.“虚学”就是“书礼”等中国传统的空疏的教育内容.李鸿章认为,在教育内容上,西人“尚实”,国人“务虚”,于是提倡向西方学习“实学”,认为学习“实学”是“国于是强、民于是富”的重要途径,因而,李氏希冀借助西方之“实学”,“俾我华人渐能就虚题以实做”,以图国之强民之富.李鸿章虽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将西学课程化,但却主张学习西学仍以正学为本,“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等宣讲圣谕广训”,可见李鸿章主张虚实结合,新旧杂糅,在注重以西艺、西文等“西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同时不忘传统的纲常教育内容.这体现了李鸿章“中西并课”、“西主中辅”的实业教育课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