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野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点赞:33455 浏览:1554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育因人而展开.人是教育的核心,而人的生命又是这个核心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围绕人的生命来开展,都必须以人的生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建构在人的生命基础之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教育价值必须通过人的生命来展开.

一、生命缺失:思想品德教育“木乃伊化”

正视目前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普遍存在着生命缺失的现象.这种教育俨然成了无人的教育,成了无生命的教育.此时,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木乃伊化”.

对于缺失生命视野的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其受教育者是抽象的、机械的、静止的,而非具象的、生动的、发展的.这种教育让教育者扮成“无情”的布道士,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自身生命的了解和关注,忽略了教育过程中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的动态变化和密切联系.它不仅抛弃了多样的、丰富的、个性化的生命,也没有注意到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之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此时的受教育者俨然变成“木乃伊”,无血、无肉、无灵魂,既无体验感,更无幸福感.

“木乃伊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脱离教育生活,远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常常把教育目标高高挂起,让受教育者望尘莫及.其教育内容往往没能准确把握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特点和内心需求,具体的、个性的、新颖的、生动的内容严重匮乏.而且,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偏重于理想教育和正面教育,过于偏重于对知识逻辑结构的考虑,而缺乏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正确解剖和对学生偏颇态度的科学引导,缺乏对学生心理结构的考虑,难以有效解决中小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难以真正把中小学生吸引到接受教育的轨道上来.

生命视野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思想品德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中小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本应是生动活泼、广受欢迎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眼下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偏向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修养、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等单方面讲授,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的参与性、能动性以及体验感.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只知机械地重复知识,被动地接受观念,其情感体验意识和能力每况愈下,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内心感受无法及时、有效地表达出来.而教育者牢牢掌控着教育的话语权,不断地向受教育者发号施令.在这个过程中,填鸭式教育被广泛运用,而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二、生命视野:思想品德教育“重新做人”

无生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干瘪的、乏味的.生命视野下的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真正关怀生命、理解生命,提升中小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他们的生命成长,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提升教育效果,才能“重新做人”.

“重新做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必定纳入生命视野.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个有活力的自然物体的存在形式,更在于它是一个能够超越自身的有个性、有尊严和有理想的道德存在.[1]即使对于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的中小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关注和理解个体的生命状态理应成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充分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美好,缩短他们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与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对自身态度的端正、良好品德的塑造付诸日常的行为习惯之中,并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个体行为模式.

在生命视野下,思想品德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并不遗余力地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发展空间,使他们不断收获受教育的成果.如果说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偏重学生的共性,过于强调体的发展,那么融入生命视野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就必须兼顾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只有在这种饱含人文精神的教育下,才能建构一种和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才有可能把思想品德教育由“无人”的教育、机械教育、灌输式教育还原为人文教育、情感教育、生命教育.

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它理应回归生活世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而应回归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内心之中,应关注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即使是一个小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也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乃至整个人生.因此,教育者应提高自己对问题的捕捉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应善于化解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当然,由于家庭背景、生理遗传、后天发育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各有不同.这就要求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既能求同存异,又能求异存同.

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教育,最终它们既要实现育人的目的,也应该指引人走向幸福.作为和学生成长联系十分紧密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都能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和幸福感.环顾眼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许多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比较厌倦思想品德课,认为上课就是听人说教、听人讲大道理,没有什么情感可言,更不用谈什么幸福感.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无任何幸福感可言的.而融入生命视野的思想品德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美的教育,是不断产生幸福感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学生兴趣高涨,情感丰富,十分乐意接受教育者给予的思想、观点,并与教育者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三、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应为之举”

所有的教育都应立足于生命之上.可以说,广义的生命教育包括任何一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当然,它也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又要重视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不断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生命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激发生命的活力和,促使他们学会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以及热爱生命.

其实,思想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紧密相连.生命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应为之举”.它理应渗透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始终.目前,思想品德课是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载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和参考资料,而应深入研究自己所面对的对象,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和教师自己.要针对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采用讨论、调查、访谈、阅读、辨析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引领生命历程.[2]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品德课上得精彩,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言行、研读和讨论学习的内容以及鉴定和评价个人的成长等途径不断感悟生命的意义,让他们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上“如沐春风”.

当然,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舞台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该扩展至课堂之外.每一所中小学校都应该组织教师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出有学校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校本教材.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灌输式的、说教式的,而是体验式、互动式的.学校可以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丰富情感、调控情绪、战胜挫折以及感悟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分辨检测恶丑,感受真善美,才能促使他们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才能磨砺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到福利院开展手拉手活动、在敬老院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在广场进行环保宣传等途径,使中小学生在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从而在快乐的活动中深入体验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


对于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心理、探究心理以及模仿心理等.同时,他们的情绪多变、不稳定,情感丰富但常常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自尊心、自主意识以及逆反心理等都比较突出.如果无视这些现象的存在,那么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将成为“海市蜃楼”.而作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善于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浓厚校园文化,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中小学校园文化必须具有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以及热爱生命的人文内涵,必须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是因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只有饱含生命意味和人文内涵,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促使中小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促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热爱生命,并通过日常活动中的点滴言行去不断彰显和提升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