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永恒的教育母题

点赞:10562 浏览:447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育是鼓励而不是强迫学生发展智能的一种方法,应该努力让学生以更坦然的态度面对一切后果.在教学改革大潮中,教育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生命体验.作者针对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育功能作了分析探讨.

关 键 词 : 《兰亭集序》 生命教育 以生为本 情感体验

一、如沐春风的浸染

很不想说,又不能不抒怀: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有幸与全国各地300余位语文教育专家、中小学语文教师相聚于美丽的会稽山,相会在优雅的兰亭边,享受了一场文化的盛宴和精神的大餐,场景课堂《兰亭集序》主题研讨活动在兰亭对面的绍兴书法艺术学院进行.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教研室步根海先生的课堂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语文教育界老前辈严谨治学的高尚品格,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先生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独到的文本解读和不可复制的个人风格.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流淌在课堂里的永恒的教育母题――生命教育意识.

何为生命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博士作了很好的诠释: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

二、醍醐灌顶的感怀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告诫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智慧读出文本丰富的永远不能穷尽的内涵”,才能与学生一起“学会思考分析,学会突破创新”.沉稳与睿智的海派名师步根海先生的整堂课立足于细致品读,带领学生感受王羲之的悲痛,读出了《兰亭集序》的独特韵味.整节课着眼于对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进行激发并加以引导,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强调实践、体验、对话、探索,上语文课不是让学生像上政治课一样去学习理论,而是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情感阅历和生活体验对语文文本的内涵加以挖掘和理解.充满诗意、深情、哲思的课堂,让大家对语文、对生命都有了新的感受与体悟.


正如唐代诗人李涉在《题鹤林寺壁》一诗中写的:“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优雅的兰亭何尝不是清幽的“竹院”,学界泰斗岂不是院中高僧.更加体会到了“是真神不留宝座,是真佛只讲家常”的个中深意,浮生已过,来日可追,笔者于娴静中结合教学经验写下点滴感悟.

(一)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郑风》有云:“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步根海先生于课堂开篇即以“读出了什么”和“还没有读懂什么”的提问展示了一名老教师的自信与大气,没有课件,没拿课本,深厚的语文功力就在一字一句间涌出.笔者开设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一课时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命教育,永恒的教育母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老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萧红的散文――《春意挂上了树梢》,请同学们标好段落,便于我们交流.

◎老师:我先朗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体会,思考两个小问题.一是听读后懂了什么?二是有什么地方不够明白?

不敢与大师相提并论,但是“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够明白?”这一开放式的问题,不再把学生掌控在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框架下,不再让学生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转,不再努力让学生得出既定的答案.反过来老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提取最有用的信息,删去无用信息,弱化简单问题.

不难看出,以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学生的答案会出现趋同性,有些设计好的问题其实是最没有必要进行讨论和比较的.因而,师本的课堂纵然可以评价老师的个人素养,可实际上学生得到的并不实惠,因为那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师在努力地以自己的理解左右学生的理解,当无法左右时,就只好代替学生理解.笔者认为,教育家、教师不会在自己的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很深刻地挖掘文本内涵,理解文本深意.扪心自问,当年老师讲解的课文,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多少,可能寥寥无几.既然如此,为何还要重蹈覆辙,走曾经有人走过的弯路呢?

这种“以生为本”的“开放式”课堂,不是所谓的少预设,或者说不预设,更不是说老师真的没有预设,甚至不备课.比之于师本课堂(即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课堂形式),笔者有深刻感受:一是学生的思维有效长度更长,可贵的是真正体现学生的自我需要,因力求讲在“关键处”,课堂教学有效性更高.二是老师不再为捕捉学生的一两个生发点和生成点而绞尽脑汁,而是处处、时时要求老师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发散性地整合和处理学生发出的信息,因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是可感化、可塑造的,可以实现对人的培养的终极目标的.语文文本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共同进行情感体验的很好载体.情景交融的诗歌,富含哲理的散文,主题鲜明的小说,哀婉动人的戏剧,都蕴含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文本研习,激荡情感.

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二第一模块里的《检测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与地坛》两篇文章时,我们通过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凄清的音乐和老师的真情投入,创设了感人的教学情境.海伦凯勒的感恩和豁达令人动情动容,史铁生的坚韧和其母无奈而深沉的慈爱令学生潸然泪下,姑且不探讨是否做作,我们能真实地感觉到母爱的无私、生命的凝重.在艰涩的人生中品味出的是真情的伟大.苏教版必修五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将恋人间的真情表白得淋漓尽致;《长亭送别》戏剧中把张生和莺莺的离别写得哀婉深沉;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畅叙离别的无奈和惆怅.无论是爱情的纯洁还是离情的“渐远渐无穷”,高中生要敢于探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避免欲盖弥彰.

2.作文写作,体验生活.

通过生命教育对生活的价值进行探讨,融自身情感于千变万化的学生世界中,让学生正视生命,珍惜生命,珍爱生命,驾驭生命之舟扬帆未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模块“向青春举杯”的“写作观”是“你的生活很重要”,编者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灵性,告诉刚刚走进高中的孩子: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不要漠视他人的生活体验. 笔者曾经在一篇题作《又闻麦香》的散文中写了关于母亲的话:“等母亲已经出了村口接我们,拿起行李就往身上背,她推着我在前面走,说要好好地看看儿子,其实母亲是在后面偷偷地擦眼泪.等我牵着母亲的手,多少年了,曾经都是母亲牵着我和弟弟,而我是第一次握住母亲的手,第一次仔细地端详.这双手曾在麦田里将母亲的爱子之情化为言传身教,这双手曾在孩子远离时把母亲的叮咛之意化为身上衣、口中食,这双手在托起孩子成长的同时也用皱纹记录下了母亲的勤劳和辛苦,等”看着学生婆娑的泪眼,这时一切语言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师生静默无语,却接受心灵的洗礼,承载起人性的撞击.

3.家庭参与,感受真情.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凸显,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渐远,隔膜加深.家长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为孩子做了一切,可是孩子总是不甚满意.其实正是家庭交流的阻塞成为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一大绊脚石.

苏教版必修一“向青春举杯”这个专题中有一篇文章《十八岁和其他》,是作者以家长的立场写给18岁孩子的一封信.文本问题要求学生学完这篇文章后介绍父母,让父母在与作者有共鸣的地方画线,再让学生看看父母画线的地方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还要求家长读完文章后最好给孩子写封信,谈谈看法.

交流换取了亲情对话,书信避免了尴尬,宽容赢得了尊敬,尊敬唤回了赞赏,分享促进了沟通,理解化解了矛盾.等在浓浓的亲情对话中,父母以慈爱的本性影响和感化了学生,学生在理解父母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责任.这样,爱心在相互交流之间放飞,信任在潜移默化之中发芽.

一次兰亭雅集,一页《兰亭集序》,笔者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只有了解生命意义才会尊重别人,只有彼此尊重才能诠释生命.笔者相信从创造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入手,在教育改革的大浪淘沙过程中,在教育者的探索下,终将走出一片明朗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