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点赞:17765 浏览:813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前,高校教育偏于重视科技素质的提高,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加强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优化人文环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基于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高校人文教育的偏失有着密切的关联.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调动、整合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求得实效.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育认识不到位,教育机制不健全

当前,一些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在对待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上,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很少有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放到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定位.部分大学管理者认为“人文学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或者认为“人文学科教育在科技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这种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使得部分大学管理者对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强调,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一些大学虽然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立了人文素质教育领导机构,但由于缺乏经费和人员保障,加之在工作中没有形成科学的考评机制,致使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

2.课程设置不规范,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教育教学管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设置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许多大学开始的《中国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课程种类偏少,课时不多,不能满足大学生个体精神文化的需求;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适合大学生使用的人文课程类教材极其缺乏;教学管理缺乏长远规划,没有规定课程的具体学分要求,因人设课,随意性大,等等.

3.教育师资队伍比较紧缺,教师人文文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资料统计,200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各学科教师总人数为47428人,工学教师、理学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24.4%、17%,这两个学科教师所占比重达41.7%.而文学教师、历史学教师、哲学教师、法学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6.5%、1.9%、3.1%、5.3%,这四个学科教师所占比重合计为26.8%.这一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较为紧缺.根据2006年《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报告对我国1101名大学教师进行的文、史、哲基本常识的问卷调查,我国大学教师在中外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哲学常识、文学常识上的认知均值分别为80、63.884、71.18和79.64.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教师的中外历史事件和哲学常识掌握水平差些,教师人文文化底蕴不足,整体水平仍需提高.


4.部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

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潮的影响、高等教育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偏见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不少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认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会挤占专业课程的学时,影响专业学习;不少学生仅把上大学作为将来择业的手段,只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社会学科;追求功利、淡于修养、实用第一成为大学生选择知识的价值标准等.这些思想认识误区导致一些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对人文素质教育漠视.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努力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成为迫切需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是以文化科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能力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

2.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加强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

人文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又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手段.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高校应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增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还应加大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力度.要提高学生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甚至有必要开设部分必修课.当然,学习儒家经典切不可“食古不化”,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领悟其合理的内核,并将它与新时期的社会需要、社会特点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

3.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好坏.教师应该做到将教书育人和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贯穿着高校人文教育的全过程,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在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潜移默化作用

应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开展以人文素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同时,还可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载体宣传人文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浓郁的人文氛围中感悟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是时代赋予学校发展和建设的新的需求,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说一个大学生能够主动汲取优秀文化的精华,他绝不会拒绝吸收其它中外文化有价值的成分;他不仅会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会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把学习人文知识与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且个人又能自由与自觉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