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审美理想来看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价值

点赞:32844 浏览:1478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文艺审美活动中,创作主体通过怀旧来塑造审美理想,既有理想情感的塑造,还有对理想社会的追寻与理想人生境界的刻画,这一切在文艺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丰富的审美意象,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此外,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价值还表现为在文艺自身发展过程中生成的理想文艺经典.

关 键 词 :怀旧 审美理想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92-03

审美理想是客观事物审美特征与主体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融合,蕴涵着创造者的审美态度、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价值观念,是兼具美学内涵和哲学意指的“情中之象”.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有着丰富的怀旧文本和怀旧意象.怀旧主体通过这些文本和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同时也很好地挖掘了怀旧的审美价值.

塑造审美理想来看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价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理想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理想情感的塑造

怀旧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有实践意义的情感指向.怀旧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以及美感经验的缺失,人们为了获得情感的补偿,将过去的美好情感作为一种反刍,实现情感的净化.怀旧最终指向和谐统一的美感体验,是一种审美愉悦.怀旧的内容虽然指向过去,但却是对现实的调节.怀旧者将自己的情感附载于美好的过去,通过回顾和想象来体验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安宁、恬静,使得现实中的怀旧主体的心灵在怀旧中得到净化,从而使得理想的情感长久留滞.通过理想情感的塑造,不仅创作主体能够在创作中获得情感的高峰体验,而且也能使接受主体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正是通过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所创造的理想情感,从而使得出于现实困境中的人们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怀旧因此也实现了它的审美功能.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有:对童年的美好的向往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对于理想社会时代的憧憬;对于理想人生境界的渴慕.理想情感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趋向上的正面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主要指向美和善.通过积极意义的情感塑造,能够使审美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避免消极的恋旧倾向,使审美主体获得情感的净化.

(二)情感的真实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建构理想的情感,现实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生活的真实虽然不同,但在情感的真实性要求方面是一致的,艺术真实的建构必须依赖于对生活现象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必要的加工变形.而怀旧主体在塑造理想情感的时候,必然会直指生活本质和人类心灵的力量,从而使作品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三)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怀旧主体通过怀旧可以获得多元的情感,除了当下的情感外,还可以体验到过去的情感,从而和过去的情感发生对接和碰撞,最终将多种复杂的情感进行融合,可以瞬间尝遍人生百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理想社会的追寻

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意识.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为人类开始描绘“理想国”,一直到后来对于乌托邦的幻想,到近代对于“回归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怀旧在理想社会的追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浪漫主义运动的“回归自然”开始;到德国古典主义对“古希腊时代”的向往;再到“审美救赎”理论的发展;怀旧被看成是对19世纪中后期以来启蒙现代性赋予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的信仰的一种抗衡,是对现代文明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遭到破坏后的一种拯救.在中国,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同样是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一种理想.在中华文明和思想基础形成的先秦时代,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更是直接地指向了过去.儒家和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于古写作技巧想社会的追寻,孔子渴望回到尧舜时代,老庄则希望回到原本的社会状态中.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人们在心理获得一种理想家园的归属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社会蓝图.

理想社会的审美特征有:

(一)虚实相生.一方面,创作主体在文艺作品中创造的理想社会具有虚幻性,是一种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丑恶进行的有意的遮蔽,是在主体心理上建立的一个非现实的社会;另一方面,由于理想生活是主体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而生成的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而它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实在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条途径,使人们通向自由和光明的社会.

(二)批判性.理想的意义就在于批判现实.创作主体之所以在文艺作品中展现理想社会正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着黑暗和不理想的状态,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现实中的人们重拾勇气,积极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不足,最终获得理想化的生活环境.有学者认为“在城市工业文明走向烂熟的时代,二十世纪世界上一些最负盛名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怀旧倾向.艾略特、叶兰、乔依斯、托马斯曼的作品在这种怀旧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神话主义,而福克纳、马尔克斯一类作家则背向发达工业社会,专心致志地去写他们想象中的小小故乡和古旧家族.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些古老的、尘封己久的日子正在活灵活现而又迷迷朦朦地演出着,构成了一幕幕带有寓言色彩的现代剧.可以说这是文学家们对现代工业文明拷问传统人文精神的一个艺术回答.”[1] (P.120 )这从反面说明了,艺术家渴望追寻理想的社会来改变现实,并通过怀旧来表达对不满现实的批判.

三、理想人生境界的体验

人的理想的存在方式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要探索的一个问题.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认为,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自然境界是黑格尔所谓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黑格尔所谓精神的创造.自然的产物是人不必努力,而即可以得到的.精神的创造,则必待人之努力,而后可以有之.就一般人说,人于其婴儿时,其境界是自然境界.及至成人时,其境界是功利境界.这两种境界,是人所不必努力,而自然得到的.此后若不有一种努力,则他终身即在功利境界中.若有一种努力,‘反身而诚’,则可进至道德及天地境界”[2] (PP.201-202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内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人生更高境界的形成与人的努力与创造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审美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强化人们对自身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提高人们在现实生存中的审美意识,提高人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审美自觉性,激发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的审美创造,并进而促进从审美修养到人生修养的意识转换.”[3] (P.324 )可见,只有把人生境界的生成与修养实践统一起来,通过内化审美体验才能获得人生境界的提高.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为人们提供了理想化的人生境界.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描绘了心中所建构的古代的圣贤形象:“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4] (P.549 )尧的人生境界正是孔子所追慕和钦佩的,孔子通过对先贤的怀念和对其人格的认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高度.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层次不同,所获得人生境界的体验也不同.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像自然、功利等,往往不会使人获得审美上的享受,只能是为物所役,为物所累,难以让人生获得审美的解放.但如果有对理想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的体验,能够使审美主体获得理想化的生存方式,得到一种与宇宙万物同美同乐的感受.因此,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生获得审美解放和诗意生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四、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

文艺经典是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不断交织下生成的,怀旧正是在文艺审美活动和文艺发展史上始终连接继承与创新的一座桥.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审美心理,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继承与创新正是怀旧审美心理不断变迁的结果.既然怀旧是一种把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的审美心理实践活动,因此作为审美心理的怀旧当然并不排斥传统过去和既有的传统文艺形式和内容主题, 但它不满足于或不停留于过去和既有, 永远保持着对未来新质的探索和求新,因此怀旧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就在文艺创作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使客体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置换,从而促成文艺经典的形成与再生.文艺经典的形成和再生同审美一样构成一个动态系统,具有生成性特征.以敦煌艺术为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到怀旧在文艺经典生成中的价值.

“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以其辉煌成就彪炳史册,而且以其不朽生命辉耀当代.”[5]敦煌艺术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艺经典,其重要原因即在于敦煌艺术的不断生成,在于对传统的不断继承和创新.这种文艺经典的不断继承和创新离不开怀旧审美心理的作用,离不开对怀旧母题的价值追寻.王建疆教授认为:“敦煌艺术一词,是莫高窟原生壁画、雕塑、装饰艺术与现代再生敦煌舞台艺术、敦煌影视艺术、敦煌仿制雕塑和绘画艺术、敦煌工艺艺术的合称.但是,这两大艺术形式之间实际存在着既继承又超越的复杂关系及非常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间的转换生成既勾连着宗教、艺术、文化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又是中华艺术类型由完整到残缺,又从残缺到完整并茁壮成长的历史过程,是中华艺术剥离宗教外衣而显示其独立价值的生成过程.揭示这个过程,无疑会给我们更多的关于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创新、现成与生成的启示.”[6]原生的敦煌艺术经典正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的,壁画中、石窟中大量地表现着宗教主题,有惩恶扬善、轮回因果等故事,有佛、菩萨、罗汉等艺术形象,以及对这些艺术的审美,这一切都使得原生的敦煌艺术构成一个审美活动系统.这里既有审美主体的创造,同时有审美的对象,还有审美接受和欣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主体的怀旧审美心理,离不开对宗教所蕴涵的救世、超脱和自由母题的不断追寻,是对宗教的艺术化.宗白华先生归结为“艺人摆脱了传统礼教之理智束缚,驰骋着他们的幻想,发挥他们的热力”的结果,它使“我们如梦初觉,发现了先民的伟力、活力、热力、想象力”[7] (P.129 ).现代的敦煌舞剧《丝路花雨》正是敦煌艺术再生的经典,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旧有的佛教主题改造的结果,是对旧有的佛教所表现的母题在怀旧下所生成的一种创新,其所表现的仍然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主题即友谊和惩恶扬善等.从一定程度上说,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是怀旧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追寻和挖掘怀旧母题的价值而达到的,与此同时也彰显着怀旧本身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