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亦“不可复制”

点赞:5624 浏览:201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段时间,关于一个小孩的绘画作品是抄袭还是临摹的讨论在网上展开了热议.有人将这个话题延伸到了摄影领域:那些伟大的作品能不能复制?

可复制,这是摄影作品的一个特性.摄影作品的完整呈现其实分为两个步骤:前期拍摄和后期输出(胶片时代是显影冲印,数码时代就是打印).从后期输出角度来讲,摄影作品是可以复制的.无论胶片还是数码,一张底片或是数码文件都能够输出制作出无数张照片,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份愉悦.

那前期拍摄也能复制吗?当相机还不那么普及的时候,摄影在普通人眼中还带有一丝神秘,那些美丽的照片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人们充满了好奇.随着经济发展,相机日趋普及,特别是进入数码影像时代,喜欢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图片的流传也越来越广,大家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于摄影也越来越了解.不少人开始认为“同样场景,同样器材,拍出来的东西其实差别不大,他能拍,我能拍,你也能拍.”

真的是这样吗?

2005年4月29日15时,与连战在北京会晤,这是中国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第一次会见.当时的《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拍下了这幅名为《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的作品,记录下了国共两党领导人跨越60年历史性的握手瞬间.画面富有感情,细节生动又与众不同,看后甚觉意味深长.

当时在现场的摄影记者不在少数,都占据着有利的位置,也十分清楚要拍摄的内容,可为何这张照片最为出彩呢?作者在事先就做了充分的策划和准备,凭借多年的报道经验,提前近3个小时排队,终于抢先选择了较好位置与角度,最终才收获这张作品.

笔者曾参加过好几次“中国摄影家大PK”,作为随行编辑,在拍摄创作过程中,几乎与摄影家们形影不离,走到哪儿跟到哪儿.可以这样说,摄影家看见的风景,遇到的事情,我也同时看见了、遭遇了;他手里拿着相机,我手里也没闲着;他固定机位拍摄,我从左到右,180度移动着拍等可最后欣赏摄影家们的PK作品,再看看自己当时所拍的照片,真是有差距.

既然人文、民俗、新闻这些动态内容的题材复制不了,那是不是能够“依葫芦画瓢”,复制相对静态的风光摄影作品呢?拿着大师们的经典风光作品,来到同样的地方,找到同样的机位,选择同样的视角,等到同样的天气和时间,用同样的相机和镜头,完全参照原作的拍摄数据,快门、光圈、焦距、补偿等等全都一模一样,只要这山还在,这水还流,虽然天气、日照等等会有些许不同,但总可以保证95%的相似度了吧?

“可复制”亦“不可复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可这样的复制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现在的你来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赫尔南德兹,也能拍出“月升”,但你无法撼动安塞尔·亚当斯的那幅经典之作在摄影史上的地位,也没有哪家杂志或是图片社会为你的作品付出好的酬劳,因为,珠玉在前,而你这只是在临摹前辈的成果.在艺术领域最需要的就是开创精神,一切简陋的模仿都是毫无意义的.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考验的是摄影人抓取瞬间的能力.在漫漫时间长河中抓住那转瞬即逝的千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这样的过程不可复制,这是摄影人个人风格、人生阅历和创作理念在那一瞬间的集中展现.

特别想要说的是,对于初学者,模仿那些经典之作,是学习的一个必经阶段,书法、绘画等艺术也都如此.但要明白,模仿只是起步,学习中前行,最终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路.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