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究竟留给我们什么?

点赞:22945 浏览:1056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4年8月,途经欧洲的一个小镇,傍晚打开电视机,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一闪,也让我心头一惊――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尔

布列松辞世;一个曾经对中国摄影影响巨大的摄影大师离去,“决定性瞬间”的经典论述却成为永恒.

的确,亨利卡蒂尔一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在1952年出版的《决定性的瞬间》(由画家马蒂斯为他设计封面)至今仍被视为部摄影的经典之作.他姓名的缩写HCB已经成为高级摄影的简称,人们会对一个成熟的摄影师说,你从摄影的ABC进去,再从摄影的HCB出来.可惜在2004年的夏日,这位96岁的老人永远离开了摄影界他不再会站在自己的阳台上,远眺夕阳下的协和广场和隐隐约约的埃菲尔铁塔等

对中国摄影的影响

回望80年代的中国

有两位世界大师级人物曾经给中国摄影荒芜的土地上带来了一场甘霖.一个就是对中国风光摄影影响不衰的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另外一个就是让中国摄影家惊讶不已的

布列松究竟留给我们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决定性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以准确的抓拍风格司名于世的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尔布列松.上世纪80年代末

上海摄影师周明无意中拿到一本卡蒂尔-布列松的影集,如获至宝.他天天晚上揣摩,白天则骑着自行车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模仿拍摄,连相机也是样的徕卡.结果,1990年,周明推出了一个影响不小的展览《纪实的目光》,让人们看到了卡蒂尔布列松幽灵般的身影出现在上海街头――窥一斑见全豹,可见卡蒂尔布列松对中国的摄影影响之巨.

卡蒂尔-布列松年轻时热衷于绘画和素描

曾经到过非洲试图以绘画谋生.他第一次对摄影发生兴趣,是通过研究曼雷和尤金阿杰的作品,最终是匈牙利摄影家马丁芒卡西(Martin Munkacsl)的纪实作品――《湖边的三个男孩》对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使他放下了画板,拿起了徕卡照相机拍就是50年.

1943年,卡蒂尔布列松参加了地下抵抗运动,成为一名积极分子.他组织拍摄了德国占领巴黎和巴黎解放的电影与照片并且开始拍摄像马蒂斯布拉克以及博纳尔这样一些艺术家的肖像.他曾经被纳粹关进集中营,历经三次越狱从而得以逃脱.然而外界都以为他死在了集中营

以至于有一天,他出现在纽约街头

看到一帧巨幅广告,上面写着亨利卡蒂尔一布列松遗作展.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出名了.他随即重新拿起照相机,重新开始了拍摄.这以后,在和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等成立玛格南图片社的20年里,卡蒂尔布列松到过许多地方,拍摄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影像,甚至不乏20世纪的些巨大变革,包括西班牙内战,1945年的巴黎解放,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印尼总统甘地遇刺事件以及葬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他到过苏联、古巴、加拿大,日本,镜头中记录了无数平凡而动人的生活画面.

卡蒂尔 布列松以抓拍著名,他决不试图影响发生在他相机前面的事物凭借他对“精彩”的一瞬间的迅速反应能力,提出了“决定性瞬间

的著名论断.他拍摄的题材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且非常注意人的姿势神态等各种因素的默契和在短暂的瞬间与环境吻合的关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在认识事件意义的同时,又给与事件本身以适当完美的结构形式.

他一直保持着抓拍的风格,始终随时携带一架35毫米的徕卡相机,并且只带两个镜头.他总是使用黑白胶片对后期制作不感兴趣――作品都是请人印制.1966年卡蒂尔-布列松离开玛格南,在以后日子里一直回旋于绘画和摄影两者之司.自1979年以来,摄影国际中心在三大洲巡回举办了他的重要作品展览,题为《亨利卡蒂尔布列松:摄影家》,有几百万观众参观了他的作品.对个摄影家来说,这种盛况是空前的.

也许,卡蒂尔-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的美学观念之所以影响巨大是由于它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又能从中提炼出难以替代的审美趣味.正如著名的摄影家纽霍尔所说,所谓“决定性瞬间”,就是把徕卡相机作为视觉的延长来使用,在镜头中结成的影像不停地运动着,决定性瞬间是运动物体的现状,表情、内容三者间协调的绝顶瞬间”.

这里不妨摘录卡蒂尔-布列松在《决定性瞬间》这本经典著作中的一些非常精辟的观点:

摄影师的眼睛对眼前的事物永远都处于取景的状态.摄影师只需将取景移动一毫米的几分之一就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需稍稍屈膝就可以改变关系.摄影师通过照相机靠近或远离主题,都可以刻画出某个细节――这个细节也许能和主题相得益彰也许可以使其淡化或喧宾夺主.但是,取景构图的时间几乎和按下快门的时间同样那么短,因为两者都是条件反射而已.

“有时候你得停在那里等上一会,等待适当的时机出现.有时候你会有这样

种感觉,觉得眼前的景物都已具备一张好照片的感觉――但还是欠缺点什么.到底是欠缺什么呢也许突然有人走进你的视线范围,你透过取景框跟着他行进.你等啊等然后终于按下快门――你抱着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尽管你也不知道为什么)离去.之后你为了证实这些,可以印成照片,分析照片中的几何图形,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按下的活,你会观察到你已经是凭直觉定格下个几何模式如果没有这个几何模式的话,照片便会结构模糊,了无生气.”

“构图是我们必须恒定的全力以赴的要素之一,但是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只能凭我们的直觉去完成,因为我们是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而且与之相关联的都是在运动.在应用黄金分割定律时,唯一可以遵循的就是摄影师本人可以自行支配的那双眼睛.任何几何分析,任何对照片化繁为简的工作,都只能在照片拍下来、冲洗和印晒之后进行(因为这就是摄影的特性)――然而这仅仅也只是用于对照片的‘尸检’而已.我希望永远都不要见到照相机的取景框装上了构图格子出售,或者在镜头前的玻璃上刻上黄金分割线.

“如果对一幅好照片去裁剪,那就意味着将适当的比例关系抹杀掉.况且,构图松散的照片能通过暗房放大重组被挽救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视觉上的完整性已经不复存在了.关于拍摄的角度已经有太多的讨论,然而,唯一有效的角度,是几何构图的角度,而不是摄影师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而匍匐在地上,或是一些滑稽的,捏造的动作而获得的角度.”

剪裁还是不剪裁

对于最后这一段话,人们一直深信不疑.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有个卡蒂尔-布列松的摄影作品展,展出照片的两边都是135胶片的齿孔+借此暗示观众,他的照片没有经过剪裁――展览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也就使卡蒂尔

布列松从不剪裁的观念不可动摇.然而错了!近来发现,那幅被人们反复引用的“跳跃水塘的经典之作,恰恰是经过剪裁的画面.这一切起因于一本画册――卡蒂尔一布列松的《照相剪贴簿》.这本画册是由卡蒂尔-布列松基金会主席,也是卡蒂尔布列松的夫人马琳弗兰克在大师去世后整理出版的.很久以前她就知道卡蒂尔布列松有一本“剪贴簿”,曾经放在他母亲公寓的一个旧的皮箱中,找到后将其藏进了家中的书橱里,不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卡蒂尔-布列松一直无意中含糊不清 地说起这是本非常珍贵的照相簿,因此引起了马琳极大的兴趣.如今这本剪贴簿的真实面目在大师去世后得以还原,让人们看到在1946年,也就是卡蒂尔-布列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出之前,他是如何理解“决定性瞬间”的.

打开画册,我们不仅得以看到当年卡蒂尔-布列松的拍摄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底片的排列,理解这位大师级人物在瞬间把握中的思考方式,这些详尽的资料都足以写一篇详细的论文.然而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有两幅并置的照片如同给了我重重的一击,这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那一个跨越水塘的经典瞬间,曾经被写进无数的摄影教科书,告诉人们卡蒂尔-布列松是如何通过他的快门完成最终的“致命一击”.然而两张对比的照片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们一直以为以“决定性的瞬间”闻名世界的卡蒂尔一布列松并不是如传说中的从不剪裁照片,而是大幅度地对这张画面进行了“决定性的剪裁”.尽管画册上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是卡蒂尔-布列松唯剪裁过的两幅作品之一――但是太师还是剪裁了,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其实剪裁还是不剪裁,对于照片本身来说,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照片本身最终向观众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比如,人们一直认为卡蒂尔-布列松是一位现实主义的抓拍大师,然而从本质上说,他却是位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摄影实践者.其实早在20世纪初,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机遇与奇妙,而晚年的卡蒂尔-布列松也承认,他的作品也深受当时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前些日子在芝加哥的

家博物馆看到一个展览,题为“亨利卡蒂尔-布列松和巴黎的艺术和摄影”,将卡蒂尔-布列松的作品和他同时代的现代素描,绘画,版画等进行比较,更加凸显了这一时代的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力.

所以,在大师离我们远去后的五年多日子,我一直还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卡蒂尔-布列松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如果想找个最为简单的答案,那就是他对摄影瞬间独特的理解能力,以及身手不凡的空间捕捉能力,让现代摄影对世俗万象的目击,多了一种全新的传奇.尽管他的理论在50年代末就开始面临一些摄影家的挑战,比如美国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以及威廉姆克莱因等人的“非决定性瞬间”理论和实践,以及更年轻的英国摄影家马丁帕尔对“决定性的瞬间”几乎是“肆无忌惮”的反叛(帕尔被卡蒂尔-布列松认为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的人),都无法抹去卡蒂尔-布列松的辉煌――“决定性的瞬间”已经成为现代摄影史上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坐标,并且给中国摄影留下无数仍可咀嚼的话题.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那些似平已经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或许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奇和发现!


注:文章所用照片摘自中国摄影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珍藏布列松》一书.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