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公司SWOT

点赞:9534 浏览:420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在世界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大背景下,通过“平安”集团案例探讨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特征和理论依据,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金控公司模式的优缺点及面临的机遇.指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在开展综合化化经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 键 词】综合经营;金融控股公司;SWOT分析

一、引言

2010年9月,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发展银行,使得平安集团走上了全面综合化经营的道路,也开创了中国金融机构实行综合经营的里程碑.林瑞明[1]通过多种理论学说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首先是制度论(InstitutionalTheory),从制度论角度来看,是中国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客户消费观念转变)、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加等要素促进了平安集团的综合化经营.从效率论(EfficiencyTheory)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可以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化,通过协同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效率.企业写作技巧人理论(AgencyView)也推动了平安集团的综合化经营.早在1993年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为了整顿1992年的混乱局势而采取严格分业经营的政策时,平安集团总裁马明哲依然在内部高层提出走金融集团化发展道路.但是限于当时的分业经营政策,平安提出了集团控股模式.这样既符合分业经营政策也可以通过控股间接实现综合化经营.除了上述理论,还有资源论(Resource-basedView)、市场权利论(Market-powerView)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资源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处于过剩状态,要通过进入其他领域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市场权利论则认为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垄断利润来支持其他业务单元中的掠夺性定价,通过多元化业务中的上下游关系将其它中小企业挤出市场,从而获得垄断地位.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划分,我国金融市场属于寡占型市场结构,暨少数企业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这样一个结构.因此资源论和市场权利论也可以很好的解释诸多大型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的原因.另外从环境要素角度分析,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机构参股中资金融机构也推动了国内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例如汇丰集团(HSBC)拥有上海银行8%的股权,拥有交通银行19.9%股权,拥有平安保险19.9%股权,拥有山西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花旗集团拥有广东发展银行19.9%,拥有浦东发展银行5%股权(来源于谢斌2012[2]),许多比例已经接近外资机构持股的上限(外资机构入股中资银行机构上限为20%).而这些大集团背后都有人才、数据、业务等方面的综合经营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SWOT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金融控股公司SWOT分析

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在提高经济效率和协同效应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风险隐患.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形式、持股关系和资金往来链条,使得母公司之间或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成为其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内容或基本的财务运用杠杆.集团成员通过相互提供贷款、担保、抵押、集团内部转移定价以及资金的划拨等方式进行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信息透明度不高,极易掩盖和积聚风险.如金融控股公司内的银行根据其掌握的集团大量内幕信息,将一部分存款资金通过集团内的证券公司流入证券市场,以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若风险控制不当,货币存款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极易形成股市泡沫或操纵股票市场,一旦“泡沫”破裂,股市暴跌,可能引发银行资金的恶意挤兑.同时,由于金融集团内部的各种金融业务风险相互对冲,各类金融业务风险具有明显的叠加性.因而当集团内部某一部门出现问题,将会导致集团整体的形象、声誉和信用能力受到损害.风险传染和信誉丧失的后果可能使集团公司总体偿付能力和稳定性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破产.而金融业的易传染性往往可能导致对一国乃至全球金融运行的“多米诺骨牌”连续性反应,对金融安全形成巨大威胁.赵世秀[3]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金融控股集团在较多优势的情况下仍然面对来自外界的一些威胁,这些威胁主要来自于制度、环境等要素,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三、结论

1.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较适合中国金融业现状的综合经营模式.原因有两点,一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实现分业向混业转型,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单个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多种业务会存在多种限制和壁垒,由控股公司持有证券、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股权,各金融机构独立经营业务,是实现由分业向混业经营转型的最佳模式.二是在监管方面的灵活性,一方面,在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下,控股公司下的各金融业务子公司各自持有相关业务牌照,独立经营,接受各自监管部门的监管.另外,金融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不用满足各金融业务监管当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统一数据,把业务集中在一起处理,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操作进行数据维护和更新,既有利于控制风险,又有助于降低资本运作成本.子公司之间由于数据共享还可以实现交叉销售,互相写作技巧业务,前台根据统一的客户数据也可以拓展业务.

2.实施综合经营要注重整体最优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和风险可控原则

在开展综合经营的过程中注重整体最优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和风险可控原则.通过一些案例也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金融机构开展综合化经营都能取得成功.1998年,花旗集团与保险巨头旅行者合并,最后却出售保险业务,重新回归到商业银行.此外,1999年瑞银集团终止和瑞士人寿合作,2001年德意志银行剥离保险业务,这些也都可以说是综合经营失败案例.因此,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要避免一窝蜂上,要注重差别化经营,避免千篇一律,发挥各机构特色,注重效率的提高和协同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以及恶性竞争.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要结合自身发展历史与本国国情,开展多层次、灵活多变的综合经营模式,从业务开展、组织形式、人力资源配备等角度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综合经营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