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点赞:3710 浏览:118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重组,各个阶层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格外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就我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结合近几年来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关 键 词]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 张温静,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2)04-0113-0005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已招收的男女大学生也是平等支付工资,但在录用和晋升时却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据《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75家企业中有42家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愿意招收男生,只有3家愿招女生,男女都愿招的企业26家.那么,人才市场为何会出现“好女难嫁”的现象呢?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继续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社会、高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

1.社会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

虽说“男女平等”思想自20世纪初就来到了中国,在过去100多年的实践中它也逐步被人接受,但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女性还是无法得到同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且愈演愈烈.新中国建立以来已制定多部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相关条例,它们在各个方面对女性的合法权益进行了规范和保护.但由于其贯彻不到位,在女性就业时往往受到性别歧视.看看媒体中关于女大学生就业连篇累牍的报道:“女扮男装”、“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袒胸露背拍下写真集求职”,以及“不结婚恋爱、能喝酒出差”等等的求职哀语,就不难发现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江苏省妇联的一个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被调查者指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2.婚姻、家庭和生育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现阶段,女性在社会的努力也相当明显,但是社会对女性仍有一些偏见,一些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女性受生理条件的限制,因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年龄段又是她们结婚与生育的年龄段.目前,社会对女性生育存在认识上的偏见,再加上生育保险不健全,经济负担基本上归家庭,这一矛盾必然反映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上.

一般来讲,已婚女性担负着3项重要工作:一是社会的生产劳动,即参加社会工作或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家庭创收;二是人类的再生产,即生育子女、照顾老人、操持家务等;三是承担社区责任,处理家庭与外部社会的事务等.而大部分的家庭,男性只承担一种劳动,即生产劳动,为社会做贡献和为家庭创收.社会在衡量一个人所创造的价值时总是只重视生产劳动而忽视另外两种劳动,从而贬低了女性的劳动价值.一个人的精力、体力总是有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男性因有了女性的付出才得以集中精力干好本职工作.而女性虽付出了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但在本职工作中往往处于男性位置之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明显原因之一.

3.女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存在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才资源存量已大大增长,其稀缺程度正在大幅下降,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2005年则达到338万人,毕业人数增幅达20.7%.人事部的调查数据称: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比2005年增长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比2005年实际就业减少22%.这意味着,有六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仍是如此.因此,毕业生整体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选择余地也就更大,这就使得女大学生这种稀缺的人才资源逐渐由卖方市场向写方市场转变,出现了“求职像找婆家,招聘像选附马,女人再好也难嫁”的现象.

(二)从高校层面来看

学生就业难也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比如高校没有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没有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或者滞后于市场.一方面,我国目前对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教育的方式较为落后,教学的条件设备较差,教材老化,培养模式陈旧,距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差较远.这就使得女大学生普遍动手实践能力差,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却在现实中用不上,所学理论与现实脱节,并且与社会所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学校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地设置专业,合理地构建资源配置的体系,专业的设置滞后于社会、市场的发展,没有前瞻性.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了不少大学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导致就业难的境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社会的需求,当然也就不能“畅销”了,事实上出现了很多的“积压品”.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适应基层工作的人才,而目前的专业设置普遍偏向学术研究.

(三)从自身层面来看

1.就业求职观念存在偏颇

(1)就业观念滞后,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要逐渐成为普通的劳动者.而现在我国的大学生自我期望普遍过高,自我定位不合理.而且女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很高,既要工作体面,又想收入高,还得能解决户口和档案关系.其实,现在全国各地每年有大量的空缺职位可去,这其中绝大部分因为地理位置、薪酬待遇而不被大学生看好.很多人非常注重世俗观念上的职业的社会地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鄙视体力劳动,怕苦怕累怕脏,贪图安逸,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不愿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2)自身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女大学生深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对职业价值和地位存在不科学的认识,认为女性应该从事稳定、挑战少的工作,应该以家庭为重.社会性别的不同导致社会对男女的角色期待也是迥异的.通常认为男孩子应当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成家立业、支撑门楣的大丈夫职责;而女孩子则要秉承三纲五常的古训,以相夫教子为己任.即使在女孩子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高于男孩子的今天,传统的对女性社会性别的认识偏差依然存在.家长对女孩子的职业期待以平稳、舒适为主,而对男孩子的职业期待会更高些.当今,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对男女生的态度也契合着家庭对男孩与女孩的不同职业期望.而女大学生自身未能超越传统对女性社会性别的定位,在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与之契合的女性就业观念,表现为面对激烈的竞争或者面对发展的机遇,不是积极地应对,而是心甘情愿地选择放弃和退让.

2.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保障妇女权益的一系列法律,如《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对妇女的权益作了规定,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只要女大学生拿起法律的武器,是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的.可是事实上很多女大学生不熟悉相关的法律,不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很多女大学生遇到求职中的性别歧视时,选择沉默.这一方面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另一方面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使职场的性别歧视愈演愈烈.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难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女生专业选择过于集中

女大学生专业选择集中在外语、师范、财经等人文科学专业.而近年来,由于财经、外语、师范热,造成一些男生也选择了相关专业,各类学校也纷纷开办此类专业,造成学生的相对过剩,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这里不仅有女生之间的竞争,还涉及了与男生的竞争.专业选择的不合理也是导致女生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以及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可以分别从社会、高校、女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社会层面

1.在全社会开展男女平等的宣传活动

传统性别观念是不人性的,对女性很不公平.女性承担着哺育下一代的任务,这是女性巨大的社会价值,这一社会价值要远远超过所耽误的工作的价值,甚至两者根本是不可比拟的,而我们国家整体上就缺乏这种对女性社会价值的充分认可,缺少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没有把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放在首位.因此,应该在全社会开展男女平等的宣传活动,使我国国民逐渐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全社会形成关怀女性的良好人文氛围,还女性在职场中应有的地位.这可以说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深层次策略.

2.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企事业单位招人考虑成本,对女大学生工作后一系列问题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企业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带来最高的利润.这一问题应该由公共权力机构来解决.国家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女性生育、哺乳都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来降低企业招收女性职工的成本,消除企业招聘女性员工的后顾之忧.

3.加大法律实施的刚性

使《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的女性权益的平等不仅仅是法律上的,更有实际意义上的平等.法院和法律援助机构要适时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援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劳动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和查处对女大学生的歧视行为.

4.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工作后一系列问题的担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女大学生工作后主要面临结婚、孕期、哺育幼儿成长等事务,这占去了女性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各国的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当前,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的家庭怎么写作,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神投放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5.提供优厚条件吸引女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也为我们探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开辟了新思路.同志指出,建设新农村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女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而且很多女大学生本身就是农业户口,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农村的情况了解,工作起来会比较顺手.政府应该为女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吸引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这一方面是新时期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经,另一方面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条件,推进建设.


6.引导女大学生到第三产业工作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亦称怎么写作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女性具有沟通交流的优势,具有从事第三产业相关职业的优势.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岗位.

7.国家应该为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一些优惠措施

面对女大学生就业出现的困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国家可以制定措施提供优惠的贷款,或者提供行政便利,比如可以简化女大学生创业申办程序,减免税费.还可以对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来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从高校方面提出对策

1.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

各大高校应该更新办学理念,按照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应该有前瞻性地设置专业.多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培养.目前我国高校很多专业课程设置过于老化,很多本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设置得偏重学术研究,不符合当今市场对人才要求.专业设置前瞻性也不够,没有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导致学生兴冲冲地选了专业,毕业时却发现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2.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从体制上,由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统包统分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为主.学校必须建立新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指导.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机制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加快构建、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体系.一方面要切实帮助女大学生准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促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调整就业观念,加强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的培训.培养女大学生自身的性别平等意识,鼓励女大学生挖掘自身优势,增强主动就业意识和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普遍存在性别歧视、女生就业相对较难的情况下,就业指导和怎么写作中心要提高指导水平,注意帮助女大学生加强心理指导与调适,引导其正确了解把握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选择女生更有竞争力的职业,减少求职的盲目性,提高就业率.

从女大学生自身方面提出对策

1.女大学生应该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

一方面,面对现在我国大学扩招的事实,应该降低就业要求.做好到企业去到农村去,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应对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与自身价值作科学的分析,力争做出正确的自我定位.这有利于大学生在就业上少走弯路,顺利就业.

首先,要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要确立多渠道就业意识.伴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成分多元化,就业岗位和形式也日趋多元化.因此,多元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多元化的就业观念,女大学生更要转变那种只有在正规部门、国有经济成分单位工作才算就业的观念,在非正规部门、非全日制的工作、弹性工作、季节性的工作、小时工等都应视为就业,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创造价值获得收入,为社会做贡献就应算做就业,跳出局限于行政事业单位和几个好企业的“小圈圈”,在各行各业中寻求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再次,应该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做出科学合理的自我期望.勇于到挑战性高的岗位工作.目前女大学生自身受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是比较严重的.一些女大学生仍未能走出“我不能”的阴影.她们一方面埋怨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女大学生应该摆脱世俗的男女性别观念,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被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是弱者的观念束缚,要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勇敢接受社会的挑选,努力拼搏,干出成绩.

2.发挥女性的性别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有竞争优势的就业岗位

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具有交流沟通、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先天优势.女性固有的特征与一个行业和职业的契合度越高,她在此行业和职业中就越能获得越高的认可和事业成功.获得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个人和职业的契合度.女性性格细腻,记忆力好,尤其在语言能力上比男生强,掌握语言较快,可从事文字整理、编辑、翻译、播音员以及教育、接待洽谈工作等;女性善于人际交往,为人温和,团队合作能力突出,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办公室等工作.其中教育、咨询、化妆品、大众传媒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