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

点赞:4768 浏览:157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就业联动机制并给出可行性解决措施以求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关 键 词】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就业起点过高、择业动机过弱,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有较高的心理期望值,就业竞争意识淡薄、期望值过高等现像普遍存在,与现行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协调.部分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盲目乐观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择业缺乏充分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准备,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才焦急后悔.

(二)存在盲目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实际上是指很多大学生片面追求单位的知名度,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虚荣心.在择业中不考虑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和职业的内在要求,盲目追求应聘单位的名望品牌.形成了大学生们找不到心中理想单位、同时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又招聘不到毕业生的不平衡局面.怀揣这种心理的大学生要么因超越现实而应聘失败,要么进单位工作后无法适应或才能无处施展,不得不重新就业.

(三)整体素质良莠不齐.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大学生数量的上升使得这个群体的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受家庭环境、受教育背景以及个人性格、资质等各方面差异,整体素质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优秀的学生未毕业前就被各个用人单位挖走,而剩下的学生却因为高不成低不就,面临巨大的就业困难.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指导对象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都开展在毕业生中,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属于“临阵磨”型就业指导,效果很不明显,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就业指导中心面对的怎么写作对象不应只是毕业生,而该是全部大学生,工作重点放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上,要有一贯性和持续性,从大一新生抓起,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学涯规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提高提前打下坚实基础.

(二)就业指导的形式单一.

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存在共性过强而个性不足.在就业指导中,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就业指导以上课、讲座为主,其显著特点是集体教学,缺乏互动交流和对学生的个性化了解.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教育,巩固共性的同时加强个性化指导.

(三)忽视对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

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由于个人期望值与社会可供选择的职位落差太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择业问题关注不够.部分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很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途径分散、单一,很难形成合力.高校应努力构建一个多元化并专兼结合的就业心理怎么写作体系,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推动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逐渐步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三、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每个环节,具体步骤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自我评价,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2)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3)环境评价.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4)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5、实施策略,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空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并落实这一方案,6、评估与反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适应社会现阶段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调整好个人的就业心态,不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未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就业.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三)多元化就业指导形式

第一,强化个性指导方法.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性,不是因人而异.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优势、个性.因此,需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挖掘他们的不同潜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除了讲座、授课、招聘等形式外,还可以广泛采取个别咨询、开发拓展训练课程等新颖、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

第二,利用网络开展就业指导.在当前,恐怕没有人会质疑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作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校园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最密集的区域.面对这样的实际,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就业指导的网络化,可以成为各高校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创新指导方法,提高指导水平的重要手段.

(四)尝试就业联动机制,形成校企联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高校应尝试开展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具体做法:高校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怎么写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