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的

点赞:28788 浏览:1328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面对发展与就业的严峻挑战,提高自身能力,就成为大学生应对挑战的努力方向,目前成为很多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以提高职业能力的途径选择,有关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目前还缺乏必要的深入认识与研究.因此,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性建议,以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大学生群体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关 键 词核心竞争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27-02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来源于普拉哈拉得和哈默于20世纪90年代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原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以其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整合各项可供利用的资源,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比较能力.

二、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背景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许多单位常常要求求职者的工作经历和经验,而且工作经历和经验常常变成应聘者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应届大学生没有参加过正式的工作,从中获得的经验就成为相当重要的筹码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南京农业大学学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在2008年展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大讨论.我们试图通过对南京农大学生内抽样调查并通过男女生、专业和年级群体的横向对比得出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而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调查的情况和结论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南京农业大学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和生态三个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3份,收集到有效问卷251份.调查的内容为南京农业大学同学平时闲暇时间活动的内容及男女同学和各年级的对比分析.所有数据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校内的社团和组织举行的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同学和实践的首选途径,同学们从事盈利性的实践也已成为同学们实践的重要选择.据调查统计,被调查学生中82.1%参加校内社团活动,40.6%在校外从事过营销、家教、怎么写作工作,44.2%在校外从事过公益怎么写作.这些数字反映参加社团活动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同学们的最理想的途径.通过从事促销、家教等以赚钱目的的活动也是同学们比较偏向的实践活动.

第二,通过对活动的男女同学对比,我们发现男女生在参加校内社团活动,校外从事过营销、家教、怎么写作工作,在校外从事过公益怎么写作这三项中选择的差异性明显.我们把调查得知的数据又通过对这三项活动中男女同学的分布对比,参加校内社团活动的学占76.90%,女同学为87.60%,参加营销、家教、怎么写作的学占30.60%,女同学占49.00%,参加公益怎么写作的学占32.40%,女同学占53.10%.我们看出无论在此三项哪项活动中女同学的热情都要比学高,反映了女同学自觉参加实践的主动性普遍高于学,她们在实践锻炼的方面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愿景,并且在更勤于实践.

第三,不同年级在从事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上也反映出我校各年级活动分布的差别.表一是各年级同学在实践中的参加的活动内容分布,实际上是反映了我校同学在不同年级时间段上的不同内容,大一大二的同学在校内社团活动上都要比大三大四的多一些,而大三大四的同学在从事盈利性的则多于大一大二的同学,我们推断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校园对新环境还不熟悉,在社团是最好的选择,而通过社团招新,大三大四退出社团工作,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熟知,使得他们有时间和敢去从事一些校外的活动.

第四,体现专业特征明显.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人文学院举办的学校社团活动要比其他学院多一些,并且人文学院的旅游专业很多同学都被博物馆、植物园和农民工子弟学校聘为讲解员或义教,生态专业的同学则有很多实验是需要到校外做的,所以他们以参加专业实践为主,而人力资源管理系的同学则多与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学科挂钩,多从事校外的盈利性实践.各专业体现出鲜明的专业特征.

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针对以上调查分析总结对提升在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我们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实践对我校大学生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一)的过程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使我校学生的生活空间扩大了,接触的事物和遇到的矛盾增多了.这种生活的体验和磨练,使南农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的转换培养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南农大的大学生通过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各种类型的组织或个人进行广泛的接触并开展活动,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增强了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三)自己的期望与实际中的差距体验培养了应变和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我们的调查对比分析,南农大同学的在前后思想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对过程中出现的与自己当初想法的差异有了一定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在我校社团工作中需要组织活动与自己主张不一样时,能很好的协调,促成活动的成功举行.

(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创造能力

实践,尤其是智力型的实践,让南农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能在工作中发现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使创新能力在锻炼中不断得以提高.

(五)完善了知识结构,积累了工作经验

有调查显示63%的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主要的不利因素是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南农大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了解不够,将来就业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不行,开始注重从实践中直接获取知识、能力和经验.

五、对大学生群体通过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总结我们调查研究结果和南农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反馈,我们向学生和学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学生的建议

1.树立成才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大学生与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充分发挥个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将实践岗位等机会转化为内在的个人素质,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改变盲目的模式,树立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牢固计划.实践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明确的锻炼能力的目标和成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实践中将成才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阶段性目标和行动计划,督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3.摈弃依心情决定、一次性观,树立发展长期、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观.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职业习惯、职业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最不容易坚持和养成的,所以在实践过程养成好的职业习惯就得长期,从中积累点滴经验.应把坚持长期作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挑战自我的长远目标.

对学校的建议

1.把大学生实践教育纳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范围,构建科学的实践教育规划.整合利用高校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把大学生实践教育纳入培养我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范围,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校内外各组织的活动和岗位,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志趣.


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根本理念,是高校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必须从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个性与人格等全面自由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实践教育培养规划,在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的同时,给予大学生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努力满足他们在各层次与各方面的成长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氛围.高校要通过自身的校园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氛围,积极引导我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实践价值观,培养科学合理地配置、利用大学闲暇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全面负责和规划我校大学生实践时间安排和形式,协调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办,校园管理部门的职责,为学生在校内从事和社团活动怎么写作,并且加强与学生或学生社团的联系,积极促成学生的社团活动和提供的岗位.实施实践的层级组织机构,以保障我校大学生合理科学的.

优化实践的阵地平台.通过理论讲授、主题论坛、专题报告、主题活动、体验实践等方式,以校园文化、学术科技、志愿怎么写作、社会实践、职业设计、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等方面的活动为载体,不断为大学生的和实践体验活动提供平台,为大高校学生的社会化创造条件.

3.加强闲暇教育的师资队伍建,强化闲暇教育的考核认定.从事大学生实践指导的教师,他们应该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的志愿品质、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涉及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和工作技能,以适应学生实践指导的需要.

对于学校开展的和大学生参加的实践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认证体系,以电子档案和数据库的形式,客观记录在校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给与一定的表彰或奖励.

六、结语

一方面,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才资源开发的需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大学教育的平民化和普及化,使得每年毕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师生高度重视、全面开发利用各种实践平台,加强高校师资对实践的教育引导,是促使大学生群体发展自我、提升核心竞争力,顺利成才、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