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运营

点赞:30491 浏览:1430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团革命”给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非营利组织在迎来发展的春天的同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商业化运作成为解决非营利组织困境的钥匙.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化运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如何确保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时不偏离公益性的宗旨如何将商业化约束在“手段”而非“目的”上总的说来就是要建立一个将公众监督囊括在内的多元化全方位监督体系.

关 键 词非营利组织商业化模式监督

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191-03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非营利组织领域发生了“社团革命”.西方非营利组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组织间竞争的加剧,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和利润空间减少,“开源节流”促使企业开始进入传统上不愿涉足的公共产品供给领域,这导致非营利组织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社会事务的增加使得政府财政吃紧,为了降低行政成本,政府大幅减少对非营利组织的投入,使得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开始吃紧,政府选择非营利组织进行怎么写作外包时,对非营利组织提出了严格要求,使得非营利组织面临较大压力.于是,非营利组织主动或被迫采取来自营利组织的成功管理方式,“商业化”开始成为非营利组织拓宽经济来源和提高组织效率的手段之一.

一、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意义

中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中有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沿袭的策将百姓排除在权力体系之外,权力集中在统治阶级,百姓不关心也没条件关心政治,儒家思想和策让国人学会了中庸和缄默,“打出头鸟”的思想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并被“发扬光大”,我们很少被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氛围,就这样,我们失去了自我,国民也许就是这样丧失自治能力的,市民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而非营利组织通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可以充分调动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短期来看,非营利组织可以促进公共福祉的实现,长期来看,可以促进我国市民社会的发展,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二、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步入21世纪后发展迅速,但是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比如,同发达国家相比,非营利组织经费来源中具有稳定性的政府拨款较少,社会捐助不足等,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面临着以资金短缺为主的诸多问题.

(一)组织内困境

1.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于非营利组织中的问题,这一问题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个瓶颈.资金短缺给组织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资金短缺可能使非营利组织无法生存,或者即使勉强生存下去,也无法正常开展活动.其次,非营利组织可能因资金短缺而丧失独立性.非营利组织面临资金短缺时,很可能寻求同行或财团的资助.但是如果资助是附带条件的话,多少都会影响组织的行动方向,组织的发展就难免受制于人,甚至做出有悖组织宗旨的行为.非营利组织的另一个求助对象是政府,但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政府面对着数量庞大的非营利组织,做出决策时肯定会兼顾公平.

2.人力资源短缺、管理混乱.在我国的许多非营利组织中,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不多.另一方面,许多非营利组织成为吸收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员的地方,组织人员严重老化,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不愿意到非营利组织工作,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尚处于初期,许多非营利组织的内部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人员录用与考核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寻、有章不寻的问题时有发生,以致于出现了管理混乱、推脱责任等现象.这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其能力的发挥.

(二)组织外困境

1.竞争加剧.由于非营利组织数量庞大,非营利组织间竞争加剧.近年来,由于企业面临利润空间的减小和组织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进入传统上因利润微薄和操作难度大而不愿涉足的公共怎么写作供给领域,这给非营利组织带来了巨大挑战.

2.公众质疑.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活动以追逐利润为目的,这似乎在天然上决定了非营利组织与商业活动之间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加之我国目前的非营利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尚未发育成熟,公众对非营利组织本来就将信将疑,如果非营利组织再采用商业化手段运营的话,可能会加剧这种信任危机,进一步导致公众捐赠的减少,反过来促使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向商业化靠拢,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运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非营利组织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和商业化运营模式

(一)可行性

没有哪一个组织是纯粹公益或是纯粹谋利的,实际上不同组织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承担社会责任,正如弗斯顿伯格所言,“现代非营利机构必须是一个混合体:就其宗旨而言,它是一个传统的慈善机构,而在开辟财源方面,它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组织.当这两种价值观在非营利组织内相互依存时,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

1.定性综述

20世纪全球经济滞涨使更多的人相信日益膨胀的社会福利开支所产生的“挤出效应”损害了私人领域的投资.同时人们还认为负担过重和过分官僚化的政府不能胜任分配庞大社会福利的任务.由于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垄断和承担了过多的社会、经济责任,阻碍了民间组织的发展.公共产品理论认为,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政府提供纯公共产品是毫无争议的,私人提供私人产品也是没有异议的,而准公共产品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它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介于公共部门和市场主体之间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由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不完全竞争性或不完全排他性,因此完全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向受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补偿成本,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定量分析

如图1所示,其中字母所代表的意思是:MR:边际收益,MC:边际成本,MSR:边际社会收益,P:,Q:产量.边际收益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对于企业来讲,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就存在利润空间,企业就会增加产量,直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这时产量为Q1,为P1,是私人最优供给.由于准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其边际社会效益曲线高于私人效益曲线,这时边际社会效益与边际成本的交点要右移,对应的产量为Q2,如果让企业按照Q2的产量进行生产,那么根据市场定价原则,为P2,此时企业就要承担亏损,差价△P为P1-P2.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做出决策的依据必定是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之间的关系.对于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非营利组织来讲,不会去追求利润,但也绝不会亏本运作.那么如何实现最大社会效益也就是谁来承担这部分差价这就是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理论基础,即由非营利组织向怎么写作对象收取一部分费用,定价就是:△P.

(二)运营模式

1.企业化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不单单是指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活动,还包括内部的管理上借鉴营利组织的成功经验.非营利组织的企业化管理是指在非营利组织在内部治理中移植源自企业领域成功的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如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独立签约人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等,从而改善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的企业化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形成一个良好的产权结构,实现财政平衡,提高治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公益怎么写作.


2.有偿怎么写作

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开始推行公益怎么写作的收费.收费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它有利于扩大组织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它使受益人感觉自己在“购写”怎么写作,从而有助于维持他们的自尊心,即使在收费很低的情况下,这种心理作用也很明显,再者就是通过收费可以有效杜绝搭便车现象,有效防止受益人产生依赖心理.

3.政府购写怎么写作

政府作为购写者,非营利组织作为怎么写作提供者,政府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广泛采用招投标机制,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平等参与竞标,政府根据竞标结果委托任务,中标方按照合同规定的产品或怎么写作的质量和数量标准,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怎么写作.政府并不需要指定某类怎么写作非得非营利组织才能投标,营利性公司也可以参与,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

4.与企业合作

声誉是企业的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非常重视这一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热心于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提高声誉,非营利组织对于企业来说是最好的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载体,而非营利组织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经费和捐赠,进而取得双赢的效果.同时,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合作从商业企业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创造性地移植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

5.资本增值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会增值,将资源闲置无疑是一种浪费.非营利组织要想获得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投资活动.非营利组织虽有时机可以从社会各种管道获得大量的资金,但这些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因此,非营利组织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其所拥有资金的不断增值.而要想使得其所拥有资金增值,参与投资是必然的选择.例如慈善基金会可将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股票或期货市场中去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

四、非营利组织商业化运营的风险

商业化运营必然牵扯金钱利益,面对金钱,非营利组织同样可能腐败.2004年新加坡NFK事件说明,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化化运营是存在风险的,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商业化运作,将会面临以下几点风险:

(一)经营风险:责任制设计的难题

商业化经营必然是有风险的,任何人都不能保证组织一定能够营利.对于企业来说,基于丰富的市场经验,企业会有一套完整的体制来决定风险的责任人问题.但是非营利组织却和企业有着很大不同.首先由于其资金的特殊性质,管理人在运作时可能承担较大压力,因为一旦失败,捐助人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其次,非营利组织成员在进行商业化经营时,其目的是公益性的,因此亏损时不能像对待企业员工般对其追究责任.但为了对非营利组织中的经营操作者进行一定的约束,又必须对经营者追究一定的责任,尤其是在经营过程中有不当行为的操作者.这无疑给责任制的设计制造了悖论.

(二)背离组织公益性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怎么写作的机构,非营利性是其核心特征之一.虽然非营利组织在坚持公益使命的前提下,同样可以进行营利活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机制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这与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和公益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如果非营利组织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没有健全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非营利组织很有可能会发生目标替代问题,即背弃公益宗旨而过度追逐利润,甚至将营利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以损害社会公益为代价获取自身经济利益.

五、如何保持公益性

萨拉蒙指出:“近年来,发达国家很多非营利组织为了拓宽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并减少组织的依赖性,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活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即逐渐变得像企业.”种种原因迫使非营利组织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来运作,但是一旦进行商业化运作,组织就要面临资本逐利性与组织公益性的冲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弗斯顿伯格所说的“现代非营利机构必须是一个混合体:就其宗旨而言,它是一个传统的慈善机构,而在开辟财源方面,它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组织.当这两种价值观在非营利组织内相互依存时,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运作进行规制.

(一)优化组织内部治理:明晰产权主体、优化产权结构

首先,要明晰产权主体,优化非营利组织的产权结构.借鉴企业的治理模式,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在组织所有权、受益权、决策权分离的情况下,合理设定产权主体权利的行为边界,明确规定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其次,要完善理事会制度,优化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现写作技巧事会制度.理事会可由行使所有者权利或行使政策制定者职能的政府部门任命,理事会应包括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代表,理事会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决定管理者的任命和解职.再次,健全和规范财务制度.财务的有效管理和规制是消解非营利组织内部人员腐败、抑制非营利组织发生目标替代的基础和核心.

(二)完善政府规制

政府以权威和强制为特征,在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首先,要建全法律规制.政府应尽快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框架,提高立法主体的权威性,加强立法工作,尽快修订或废止与非营利组织有关的不合时宜的、相互冲突的规章条款,抓紧制定非营利组织行为法,对非营利组织违法违纪的惩戒作出法律上的规定,加强对违法行为和不善经营的惩罚,建立严格的非营利组织惩戒制度等.其次,要建立规制.规制作为一种经济性规制,是政府监管的核心.


(三)建立多元社会监督体系

在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的构成要素中,社会监督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提高公众监督意识:应当让公众参与到非营利组织的决策、执行和反馈环节中.其次,组建专业监督机构:可以建立主要由专业人士组成的独立监管机构.再次,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大众媒介对非营利组织违规行为的揭露成为政府规制机构的主要信息来源.最后,引入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尤其是一些专业评估机构应通过社会审计、专业评估等方式对各种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和主体实施监督控制.

非营利组织存在腐败的可能性,监督是必须的,但是不能纯粹依靠某一种监督,应该运用多种监督手段进行监督,形成一个多元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政府的行政规制,税法、民法规制还包括社会监督,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如果能够真正建立起这样的多元监督体系的话,相信可以保证非营利组织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不偏离其公益宗旨.

注释:

李江帆,杨望成.非营利领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及其启示.学术研究.2004(8).62-66.

刘美萍.论公共怎么写作市场化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1).121-126.

韩晶.非营利组织的“赢利”趋势与税收规制.黑河学刊.2004(1).46-49.

张玉磊.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国外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河南商业高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