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经验高校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点赞:12670 浏览:487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等院校是产学研运行机制的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等院校的结合是一个有待探索和拓展的领域.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第一教育大国,充分利用好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教育资源,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水平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知识经济对以信息和技术等非物质要素为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产品的技术含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方面还有差距.只有充分利用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这把“双刃剑”,加强自身的科技实力,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才能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位置.

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等院校的关系

知识产权是以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为核心,不具备物质实体而以某种技术、知识或特殊权利等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经济资源.知识产权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驰名商标、知识作品及软件著作权、特许经营权、新产品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其使用能刺激消费、扩大产品市场;另一类是新生产技术专利权、专有权、计算机及技术版权等.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资源,知识产权是一种能够产生收益或价值的经济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减少资本消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由于是一种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具有使用隐蔽性、价值潜在性和容易被篡改性等特点,其保护的难度较大.

高等院校是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密集型的部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创造知识产品的核心部门,也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划分知识的四个组成部分,即Know-what,Know-why,Know-howandKnow-who前两种被称为信息知识、后两种被称为产权知识.到2005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在学的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1%.我国对高等院校职能的定位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怎么写作社会.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强,并且具有较强的社会怎么写作能力.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高等院校的自主知识产权多必将成为我国知识和智力产品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高等院学校参与科研的在职人员大约有24万,如果把参与科研(自然科学)的研究生包括在内,共有大约65万人.作为我国科研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正逐步提高,专利申请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不难设想,在未来的发展中,高等院校将是我们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军.

随着我国工业化规模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渐成为一项中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单纯依靠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部门无法完成这个历史性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提高自主产权的研究水平的同时,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建设,特别是注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院校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的机制.

我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分析

尽管我们有一支数量可观的高校教学科研队伍,但是就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而言,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有不足,以专利情况为例,目前有75%的高校尚无专利申请,有18.1%的高校无专门专利管理机构,也无专人从事管理专利工作,有10%的高校没有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据统计,最近五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18137项,专利授权量8389项,专利实施量1910项,专利实施量只占授权量22.8%,有77.2%专利被束之高阁.五年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6所高校共申请专利4809项占同期全国高校总数26.5%,多数高校专利申请数很少甚至是空白.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从管理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高校教师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为:对个人的研究成果没有保护意识,片面追求论文发表,许多成果没有申请专利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就公开发表,导致成果外流;对他人的知识产权没有足够重视,在论文撰写或从事研究中,借鉴或引用他人观点时候没有按照国际通用规则处理,出现了多起“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恶性知识产权纠纷事件,在学术界造成很坏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成果的产权界定问题认识模糊,缺乏保护各种成果价值的必要手段和方法,丧失了许多实现转换价值的机会.

借鉴国际经验高校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在高等院校的各种评比或评估往往只注重在权威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果缺乏必要的表彰和奖励措施.有些学校虽然有一些鼓励申请专利的措施,但是对成果转化所带来实际效益重视不够,对专利申请的质量缺乏系统的评估.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高等院校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成果评估过程中,注重项目申请,而轻视成果转化,缺乏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知识产权研究的“队伍”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知识产权包含的专利、商标和版权,现已扩展到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从事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主要是法律、国际贸易、管理学和理工科类.目前,前三类研究人员较多,而真正构成知识产权保护主体的理工科的研究人员很少,学科结构的不平衡造成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成果的实效性较差,具体地说就是“理论指导多,可以实际操作少”;对于如何进行知识产权问题,“喊打的多,会打的少”.而对于企业来说,出现产权纠纷协助打官司的专家多,而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指导如何应用知识产权进行产品保护专家少.知识产权的研究要重视如何保护他人知识产权,但更要研究如何将现有成果转化成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我们不仅要开展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从国家的发展战略上讲,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高校现行的教学计划缺乏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部门,今日的学生很可能是企业未来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掌握一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有关知识产权知识课程很少,并且开设的课程也都以相关法律为主,对如何进行专利申请等产权保护课程则开设的更少.高等教育系统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普及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民教育中对掌握未来的青年人没有开展相应的知识产权教育,这种现象是造成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等院校结合的途径

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等教育相结合是一个有待拓展的领域,二者结合基础是产学研运行的机制.我们认为,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怎么写作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等院校相互结合:

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资源优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高等院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有其独特的方式.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提高我国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外资和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此外,高校还应注重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专利技术,提高自主的知识产权水平,并在国内和国外同时申请这些新技术专利,使我国技术专利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通过政府引导,实现校企结合,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政府出台的措施是帮助中小企业获取知识产权的关键性的机制保障.如,可以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专门的专利怎么写作,大力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普及活动,引导其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技术创新.高等院校在进行专利技术创新的方面,应注意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相似度检测机构和投融资机构结合.在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下,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发自主的知识产权,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新成果的研究,还有利于高校的专利转化为产品,提高专利的实施率.


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未来的科技研究人员主要来源于大学理工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专利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今后的科技研发中,他们不仅要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对于历史、中文、新闻、艺术、广告、音乐、外语、建筑等其他专业的学生,版权和著作权知识的培训非常必要,要提高他们的版权、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和文化产权的保护意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学校有必要开设一些有关知识产权知识和保护手段的课程.如,发明创造学、专利管理、知识产权许可管理、专利情报分析、外国与国际专利法、反垄断法、技术与标准化、网络法、区域一体化法学、世贸组织法学等.掌握新工具、熟悉新规则,我们才能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局面.毫无疑问,高等院校开展有关知识产权的教育,对提高全社会的产权保护意识,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提高产权保护的研究水平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涉及法律、管理和国际贸易学科.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在更深层次上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特别要在如何进行智慧财产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等领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应该在这些领域设立软科学研究,鼓励在这一方面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及时收集相关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对外宣传提供依据.其次,要特别鼓励与企业有密切合作关系研究人员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工作,政府在项目立项上和成果鉴定上要给与支持.

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师生参与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高等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设立有关奖励制度,对在读学生可以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那些在校学习期间有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学生.对于在毕业设计指导或者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教学方面有贡献的教师予以教学成果奖.可以设立成果推广和应用奖,以激励教师将其科研成果通过专利转化为怎么写作社会的成果实践活动.可以设立专利推广奖,以奖励促进企业申请专利工作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高等院校可以极大地调动师生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水平和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

将专利申请列入高校科研管理的评价体系,调动高等院校怎么写作社会的积极性

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形成了重成果奖励和论文、轻专利申请的倾向,不利于高等院校开发自主的知识产权.在一些相关政策和评估体系中,对成果奖励和论文有明确的指标要求,而对于取得专利数量却没有充分地认定,由此导致许多科技成果放弃或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教育管理部门在各种检查和评估指标体系中应增加专利项目的比重,高等院校在职称评定和考核中,也应将专利权的获得与科研成果奖励同等对待,改变高等院校内部长期以来不利于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的局面.

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证明,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等院校资源结合是我们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前景广阔的制度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