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绿色元素对现代建筑的

点赞:34305 浏览:1584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理念深深浸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它所出来的“大自然观”,涵盖了我们今天主张追求的“绿色”概念的所有元素.我们今天倡导的绿色建筑就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建筑理念的再现,只是赋予了今天的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工业化以来,狂妄躁动、急功近利的人类不断违抗大自然的声音肆意妄为,在自食其果的惩罚面前,我们开始了反思自己的行为.本文试图对照中国古建筑在选址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绿色元素”窥视当下中国建筑的得与失.

关 键 词:古代建筑绿色元素现代建筑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谈到我国的古代建筑,首先让人浮想于心的是它们葱浓掩映、意境悠悠的宏观画面.它们依山而建、依势而就,与山风雨露、阳光云雾、溪流花木相伴,天、地、人共生共存.应了中国人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中国古建筑充分实证了中国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谦逊、节制,不狂妄张扬,把自己归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的文化特质.中国建筑从隐没中彰显出它们宏观大气又细腻沉溺的风格和神韵.这种风格和神韵的核心在于它们的自然天成.天成的景象、天成的气息,天成的材料和功用,浑然一体,伴随着智慧的中国人生生不息.中国建筑,无论是宫殿、陵墓还是寺庙、园林,都明显体现出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文/徐静伊重庆大学建筑与房地产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宙观念.宫殿以其高、大、深、庄显帝王之天威.其它皇家建筑也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着人们对天的敬畏.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把建筑变成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有着天然的“绿色”情结.这种中国理念和情结或许能为当今世界追求的“绿色”梦想供给文化精神基因.

中国古代建筑的绿色元素对现代建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古代建筑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绿色的含义是什么?绿色就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敬畏谦卑的认知;绿色就是人类在天地间有所节制的行动;绿色就是天然,就是淡化人工痕迹对生态的改变;绿色就是低能耗、低排放、零污染;绿色就是复归尘土;绿色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色就是人身心内外的和谐平衡.遵循这些理念的实际行动依赖着众多的原则和技术指标,这些原则和技术指标在中国古建筑中被具体细化落实在整个建造过程的实际操作中.本文用中国古建筑在选址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绿色元素对当下中国现代建筑进行反思.

二、从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布局中得到反思

1.对自然的感知是建筑过程中不可跳跃和删除的步骤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人在建筑的选址上,将人的居住需求设定为自然的一部分,力求在建筑物的转合下让其与自然溶于一体.这些建筑用山体的巍峨来抵挡冬季的寒风,让季风穿过水面以缓解炎暑的高温;利用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和水循环分解和进化生活垃圾;精确的计算建筑的方位,根据我国不同的地质和气候坐北朝南或坐东朝西,让冬季的室内充满阳光而夏天阴凉避暑.如在徽派建筑的代表地江西婺源,其建筑的选址严格遵循着当地“七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实际,将住宅设立在枕山、环水、面屏、朝阳的位置.溪水呈“S”形绕村而过,人居与河道、地势完美地融合一体.它所以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独特的砖木建筑风格,更在于其建筑与地理环境溶于一体而形成的天然水墨画般的效果.虽没有当代建筑戏剧的灯光效果和便利的控温设备,古代建筑却做到不突兀于自然景观之中,在与自然紧密的贴合中成为其共生共息的一部分.


而在当代,建筑的起点不再是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思考,而是首先为建筑所指向的利益去强制自然的改变.古人在选址上的忖度渐渐消失在当代人的浮夸和争夺功利的硝烟中.人们不再把建筑作为一种对自然界画龙点睛的雕琢,取而代之成为一种犀利的侵蚀.但这种盲目且欠缺自然理念的起点并非就能带来理想的效果和合理的利益.开发商们大刀阔斧的推山,砍林,毁田之后,却又在客户需求和产品定位的逼迫下不得不虚拟出一些自然的痕迹.于是高档的住宅小区有了昂贵的绿化生态设计,和与之相适应的是耗资巨大的各种绿色再建技术的研究.也就是说,在建筑的过程中,对自然的感知是一个不能跨越和删除的步骤,如果没有在一开始用一套合理的理念去思考自然对于建筑的要求,那么在建筑的后期也不得不动用先进的技术去满足人类需要回归自然的需要.而在这个本末倒置的过程中,消耗的是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以及单凭技术所无法还原的自然.

2.与环境契合的设计理念

除了技术效果以外,当代建筑在设计的理念上还有着一味张狂的趋势.中国古代建筑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准则.而当代建筑却倾向于目空一切,凭英雄主义的气概主观臆断“圈点”江山,非要“高峡出平湖”,非要把触角伸向“天宫”;或者是惟利是图于商业和功利造就庸俗、低廉的街道和房屋,甚至野蛮地拆除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在原址上砌建商铺或住宅;或者忽视对选址的天然地理环境进行精心考察和设计,无知地破坏当地大气、水流、山势能与建筑物合成自然整体气韵的潜质,阻断了本应有的风水.可以看出相对中国的古代建筑,当代建筑则缺乏与自然的协同思考,设计的构思也缺乏人文底蕴作为其前提.

我国建筑行业的浮夸与古人相土尝水的设计理念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在市政景观建设中日益流行的人工湖泊的开挖,在本来就水资源贫乏的中国,造成极大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减少了可用的土地面积.繁复的水景设计给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因此,在大力研发态绿网等各种用于绿色设计的可持续技术的当代,也应该去关注对原始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探究建筑与天然的地理环境相契合的技术的发展,而非挖山填土之后再研究在空地上进行绿色再建的技术.

三、古代建筑因地制宜思想的借鉴

1.古代建筑结构的南北差异与绿色理念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古代建筑力求将自然的不同质地体现到建筑的特色当中,从而使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建筑呈现出因地制宜的效果.不论是建筑的结构、外观还是使用功能,古代建筑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例如在我国北方,古建筑常用木柱梁架作为承重构架体,砖土或者土石砌筑外墙,充分发挥梁柱式结构的保温功能,加之恰到好处的开窗规则,使得窗洞口与冬天太阳照射的角度相契合,通过自然的方式增加室内温度,从而抵御寒冬.而在季风较多的南方,民居房屋则多采用穿斗式构架,利用较密的柱间距来增加山墙的抗风能力.在雨水较少的西藏和新疆地区,则采用了能有效延长日照时间的密梁平顶式结构.对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不同的地区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建筑特征.而正是这种建筑个性才使得建筑本身成为无法替代的独特存在.通过古建筑这种将建筑结构与自然元素相呼应的理念正能达到当下绿色建筑所倡导的效果.

2.塑造当代因地制宜的建筑多元化流行趋势

而当今建筑结构和繁复的使用功能却有着趋同的走势.不再基于自然的造势,而是在一种基于科技的时尚追赶下以单一的流行形式发展.几近相同的摩天大楼遍布祖国各地,适合北方的中层建筑逐渐被流行于南方高耸的电梯公寓所取代.而适合寒带的玻璃建筑却在南方城市泛滥开来,从公共建筑(如上海歌剧院)到居住小区.而正是这种看似积聚现代科技和恢宏美感的建筑类型给南方城市造成了很大的能源负担.而2008、2010年的汶川、玉树地震用惨痛的生命财产代价告诉我们,地震带不能高楼林立.在公共建筑中,现代的业主流行专注于恢弘的气势和气派的外观,不断夸大需求的范围.然后在庞大的建筑体上捆绑支撑强大功能的附属设备.而这些千奇百怪的使用功能除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外,其初衷更多是出于一种科技进步的展示,一种对于自己处于流行前沿地位的标榜,如此走上一条与绿色理念南辕北辙的道路.

我们应当从建筑的发展角度去塑造一种适合不同区域环境的多元化流行趋势,使得不同地区的建筑可以在其流行趋势的激励下,达到与环境个性融洽的双赢效果.然后在合适的结构中有求而应的填充科技的成分,保持科技在建筑中的支撑地位,避免其成为彰显成就的主体.古建筑在构造上的一些缺陷使得其无法在当今特定的人口和经济因素下得到更好的发展.诸如以柱为承重构建的木结构,很难建成高楼,同时也对房间内部的视野通畅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设计上因地制宜的初衷是值得我们在当今提倡绿色建筑的时局下思考的.

四、古代建筑选用材料的绿色意义

绿色建筑提倡在满足人们必要需求的目标下,尽量淡化人为修改的痕迹,减轻人工行为对自然的冲击.在贯穿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对环境影响的起点是建筑材料.不仅是材料的生产和运输,材料的选择还直接影响到施工、日常使用、维修更新、以及最后拆除报废和回收利用中建筑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

1.维系材料与自然的关联,改善材料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技术和科技的限制,多采用木结构,材料就地取材于各地生长的树种.当代建筑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多采用工艺复杂的水泥、钢材作为建筑材料.通过材料本身的比较可以看出,木材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的绿色优势在于其存在树木生长这一对环境有利的环节.而相对于水泥和钢材的生产过程,古代建筑在对树木加工时并没有对自然的元素进行彻底的改变,依然保留了树木自然的质地.由其构成的建筑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建筑相比则体现出与自然较小的抵触效果,包括较小的躯体建材耗能,空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量等等.长远来看,不急于就地再建的废弃的建筑是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被自然所吸纳从而不复存在的.而在建筑的生命尽头等待自然恢复的过程中,木结构的建筑更适应于环境的消化.更适合作为动植物的栖生之地,并更加快速被植物和微生物内化.

不难使人联想到,在对木材的利用中,古代建筑体现出取之于自然又不脱离于自然的特点,从而使得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产生较小的负面影响的效果.对于当代建筑,我们应该根据古代建筑对材料的利用过程考量通过怎样的方式去使得生产出的材料不脱离于自然而成为自然的对立面,通过怎样的技术去改善材料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结束语

中国古代建筑讲求因地制宜、观形察势,其在设计和营建上要求建筑与自然融会贯通的主旨,与当代绿色建筑的理念在文化上是传承相通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是数千年中国文化精髓的体现,而当今绿色建筑的理念是人类与自然数千年共生共存的必然追寻.在人们的生活愈发依赖先进科技的当代,对于建筑的构造理念,我们应该在对绿色元素的深刻思考下,力求保持人类自然的本我属性.警惕于在浮夸的建筑风气下脱离自然的要求.不要忘记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