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点赞:27990 浏览:1306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依据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林业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提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注意资源保育、统筹规划等问题;同时提出了转型过程中要注意产业多元化发展、产业替代、强化协作、弱化竞争三种模式合理利用,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促进林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转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S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04-1

林业资源型城市是指国家行政管辖县以上的,林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林业人口占城市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这种城市是伴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因此,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型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林木资源具有再生性,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实现永续利用.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一些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不断恶化,林木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竭,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再加上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社会负担过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所以,如何实现该类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从城市所处区域的整体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实际的转型模式.


1林业资源城市转型应注意的问题

1.1注重资源保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经济实现转型,关键在于资源保育.孟子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林木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才,因此,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需要做好长远规划.芬兰以森林工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已有几十年,但是目前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也证明了林业资源型城市也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关键在于如何保持延续性,因此,保育工作不容忽视.

1.2统筹规划建设

统筹规划可以为城市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和技术保障,管理咨询以及金融等相关怎么写作产业,促进区域内的传统林木工业顺利转型和发展,另外,有针对性地发展第三产业,可提高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质量.统筹规划的范围也应包括城市整体、城市经济、生态保护、文化以及社区的发展,注意到长期经济利益与短期经济利益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

2转型模式的探讨

2.1产业多元化发展

林业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多元化体现在它并不像石油、煤炭等能源一样具有单一性,而是又包括林木、矿产、野生动植物、河流、森林景观等多种目前尚未深入开发利用的多种资源.因此,从这种角度考虑,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应向产业多元化延伸,采取多种经营并存,形成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搞好资源的深度加工及旁侧关联产业圈的发展,特别是第三领域的发展,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和上下游配套怎么写作企业,形成专业化生产、低成本运输、便捷的沟通形成广泛的集聚效应.将产业链逐渐形成一条价值链,从而行之有效的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形成一系列的良性循环.由于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等方面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所以,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培育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长,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信息的交流更加顺畅,从而形成具有内生发展动力的替代产业群.

2.2产业替代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业替代无疑是一种最彻底的转型模式.它能够摆脱对原有资源的依赖,建立与森林资源无关的全新产业群.在这一点上,西方发达国拥有许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子,法国的洛林面对日趋衰弱的煤矿和铁矿开采业,政府果断关闭了铁矿和煤矿,成功的引入塑料加工、汽车以及电子等项目取代了传统的开采业.对于我们林业资源型的城市,就是要利用我们开发森林资源所积攒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政府帮助等外部力量,将原有的森林资源开发人员转移到某些新兴产业中去.

另外,吸引外来投资也是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的一种颇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林业资源型城市要充分发挥空闲土地,丰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当然,仅仅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软环境成为投资方所考虑的关键因素,这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厚的招商政策,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因为外来投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外来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先进的技术等等.

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3强调协作,弱化竞争

在我国,林业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因此,如果过分强调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鼓励各个群体间的竞争,再加上林业生产较长的周期性和风险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不利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中,应注意利用自身民风淳朴的自然优势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协作互利,而不是进入恶性竞争的漩涡.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与现代经济学中社会成本的相关理论不谋而合,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经济运行中交易的成本,对经济增长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协作的激励机制可以引导人们共同努力,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从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我们要借鉴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林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改造当地的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科学发展的同时,做好产业替代的工作,逐渐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从而推动林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