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接轨医药企业

点赞:10127 浏览:440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几年,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下,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而医药市场更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纵观2005年的医药市场,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率进一步下降的同时,全球医药市场却增长了7%.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增长率让人吃惊,中国医药市场增长了约20%,达到9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的医药产业市场将会有更大的空间.但由于众多原因,在雨后春笋般的我国医药企业中,其含金量并不尽如人意.拿生物医药产业来说,表面上很繁荣,但从规模、产品竞争力、新晶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种因素来对比,仍和世界发达国家越拉越大.同时,当前社会极其关注的医疗体制改革,也把“看病贵”的医药消费链源头医药生产企业推到了前台.就在今年上,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仍是讨论的热点.有专家指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基础,医药产业完全可以成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实现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国产化,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医疗成本的增加,解决“看病贵”问题,还能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实现医药产业的产业升级.一句话,在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国外医药企业巨头的虎视眈眈,我国的医药企业迫切地需要提升自身的“含金量”,这不仅是谋求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要求,更是对整个社会和民族负责的一个伟大壮举.那么推动我国医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完成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才,是复合型的现代医药人才!

前不久医药行业内举办的“全国医药职业技能大赛”的结果引起了记者的深思.从技能大赛上看,我国医药企业中的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人数只占技工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这一数字实在让人吃惊.当我们分析其原因,却不难发现,几点原因造成了这种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其一,社会片面强调学历,忽视实际操作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而现行教育体制又存在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的弊端,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及流动机制亦没有系统形成.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工人编制和干部编制更是泾渭分明,因此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从事技能型职业.其二,社会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不够.比如,部分职业中专希望学生能通过参加药厂、药店的实际工作来提高技能,但很多企业因经济效益问题拒收职业中专学生实习.其三,医药职业教育模式尚未健全,且现行教材跟不上技术更新,这不利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技能.

记者不由把目光投向医药产业发展环境良好的上海.上海医药集团的重组曾轰动一时.重新组建后的上药集团雄心勃勃,提出了实现整体上市、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发展战略,并向“实体化、公众化、国际化”目标挺进.为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更注重吸纳各种医药人才.在记者和上海众多医药企业的接触中,谈及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对推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时,都深表认同,承认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个名字:上海市医药学校.特别是最近5年,这所中职学校以超常规思维构思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其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经营模式与企业直接接轨.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职业培训,无论是制定行业标准还是进行双证融通,无一不和医药企业息息相关,其扮演的角色远远超出了一所传统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社会的融合.这种“教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而是更广义的教育.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和社会及医药企业零距离接触!对于这样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记者更愿意把它定义为企业去采访,而这所学校的校长陆国民,也是致力于与企业家握手的人物.5年来,他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把药校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与企业的创新经营如出一辙.

医药产业方兴未艾为中职医药教育提速――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基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久前,陆国民校长获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百名基层战略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这种荣誉颁给一所学校的校长,这还并不多见.可见,上海市医药学校的办学理念确有其独特的地方.

陆国民的思维十分超前,对目前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得也很透彻.他说,依托上海医药产业的这个良好发展环境,职业教育也将有非常好的前景.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显现出成为制造业中心的趋势.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来看,中国技术产业转移得比较快.上海社会经济规划纲要中,把生物医药产业由高新技术产业变为战略发展产业,以中药产业为先导,大力推进中药的现代化等等.这一切,都为中职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当然,陆国民很清楚,作为中职教育本身,其中心点就是为社会、为医药企业培养实用型的优秀人才,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才能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地延伸,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探索.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医药职业中等学校,上海医药学校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特别是近5年来,超常规的发展―举奠定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在过去的两个三年发展规划中,上海市医药学校成功地跨越了三个发展台阶.由学校到上海市百所重点建设工程学校,由百所重点建设工程学校一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这充分地证明上海药校取得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上海药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学校.在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不可否认,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要想有丰厚的产出,就必须有巨大的投入.5年前陆国民来到药校接过校长这个重担时,其情形不亚于接受一个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如何才能扭转颓势,转换机制,打开一个新的局面陆国民以一个企业家的魄力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首先,是投入.他说,作为一个职业学校,如果学校的软硬件不能达到一流,又怎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接受良好的教育呢5年的时间,上海药校对学校的办学、师资各方面都作了很大的投入.如今,学校的建筑面积从1.5万平方米达到了3万平方米,专业教育人员从39位发展到143位.学校师资结构已形成以双师型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一双三高型师资,特别是专业老师为主体,成梯度发展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每年都会送8-10位老师去国外学习.在目前的师资队伍中,取得加拿大、澳大利亚师资资格证书的就有18位.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校生的规模.2000年时,学校学生只有1000多人,现已发展到职前8000人、职后3000人的万人学校,在上海工科中职学校中是规模最大的.陆国民再―次强调这是得益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所致.从2000年开始5年的投入就累计投资8000多万,在26年的史中还从未有过这么大规模的投入.陆国民对记者透露,学校最近又启动了上海市生物技术制药公共开放实训基地,工程投资2000多万,将在年底完成这个基地的建设.

陆国民坦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正视各种挑战.如何把握机遇,陆国民思路很清晰,他说,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期.上海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做精,高职做强,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只有用“用未来决定现在”的战略做指导思想,才能顺利实现学校的转型,并从外延到内涵,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从普通的学校发展成为精晶学校,这是我们现在的机遇.谈到面对的挑战,陆国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不利因素.其一,经济的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各层面的深刻挑战,不进则退,要捕捉这些经济发展的取向,必须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其二,急剧下降的生源挑战,普职比现在为6:4.所以在招生规模上还是有困难,那么必须在精的内涵上转型.其三,管理方式的挑战.如今国外优质的职教资源、优质的培训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合作的机会.如今职业学校的校长如同企业家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战战兢兢,用对策略做对事,既要从战略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又要从战术上精细管理.

零距离接轨医药企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药学校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校企合作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双证融通、标准制定与企业亲密接触

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并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这对于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也是基本应该做到的事情.但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与企业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大胆尝试职业教育的最外延领域,这就十分不易了.在这一点上,上海市医药学校在上海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工科学校中可谓独树一帜!

当记者问及为何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对上海市医药学校的学生如此认可,并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陆国民十分自信地说,因为我们有着更加开放的形态,有着更加超脱的眼光,有着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经营的职业教育,理所当然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几年来,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上海市医药学校的校企合作越来越成熟,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周淑琴副校长向记者讲述了这种校企合作的详细内容.首先,对于上海市医药学校的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决定了未来进入企业是如何的定位.现在挂牌医药基地的企业有60多家,直接接受学生实习的有500多家.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学生、家长和用工单位的需求”为目标,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当年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并提前一年被用工单位“预订一空”.尤其是学校推行的“双证融通”的劳动就业准人制,把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作为学生毕业必要条件之一的措施,使95%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取得了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提起“双证融通”,陆国民说这是药校花了很大精力来做的一件事情,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陆国民自上任后就开始做积极的探索,把职业技能的模块渗透到教学当中.推进双证融通,成功地进行了5年.陆国民自言其间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把社会的证书引进到学校这个体系当中,也是初创阶段.第二阶段,把社会职业资格培训体系和学校的职前教学体系双轨并行.就是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第三个阶段,已经成功地通过学分制和课程改革,进一步进行课程整合,个性化教学、既能拿到书,也能拿到职业资格认证.

通过连续5年推行“双证融通”的劳动就业的准人制,为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上海药校把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考核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真正实行“双证融通”的劳动就业准人制.实施这一计划的5年来,毕业生当年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合格率均达95%以上.目前,学校已开展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可的医药商品购销药物制剂、化学合成制药、药物分析、中药和生物技术制药等六大工种的考核资格.这一举措减短了用工单位和毕业生的磨合期,减少了用工单位的培训经费的支出,因而备受学生和企业的欢迎.4年来的实践证明,“双证融通”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够获得书,又能获得与之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还增加了学生的发展后劲.很多学生毕业后,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不但如此,上海市医药学校还按照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双证融通”的要求,依托医药行业协会力量,建立医药六大类职业标准和题库,使学校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零距离,使学生走上岗位就能运用在学校中学得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周淑琴副校长向记者介绍说,积极尝试建立职业标准,这是对学校的一个大胆挑战.目前能扮演这种角色的职业学校少之又少.首先职业标准是由上海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制定的.上海药校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向社会与劳动保障局申请了几个职业标准的制定项目.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固体发酵.从职业的名称、定义、概况、培训大纲、考试大纲到试培训等都做了详尽的制定.等级为中高级技工、技师.这种证书在企业是受欢迎的.开发组是由专家牵头,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制定的职业标准,这些标准跟企业的岗位、操作技能是紧密接轨的.陆国民校长进而说,职业资格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药校如今和上海化学制药、医药商业、中药、医疗器械等四大行业协会合作,创立了四大专业的中;高级职业标准,正在上报政府.我们在制定标准上,已经到了一个高的层次上,我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搭建四位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职业培训教育让校长与企业家真正握手

校企合作,双证融通,职业标准的制定让上海医药学校和企业越走越紧.不仅如此,在上海医药学校的未来规划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全力构筑四位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陆国民自豪地对记者说,目前这一实训平台已经渐渐成型.上海市医药学校致力于做到上药集团最大的职前职后的培训基地、浦东新区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上海市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紧缺人才基地等四个培训基地.目前,前两个基地已经建成,第三个基地第―批已经进入,第四个基地――国家紧缺人才基地正在和全国医药教学研究会、中医药总局联合起来做.在陆国民的描述中,这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将是上海唯―的集教学实践一体化,选择典型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管理过程,管理要求以及‘隋景教学,仿真性的模式这样―个特征的实训基地.在未来,我们不仅有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确保―流的教学质量,确保理念上超前于企业,而且有在实践上接轨于企业,标准上同步于企业,技能上适合于企业的四个特色的基地.这就是职前和职后教育的融合.

上海市医药学校培训基地已成为企业培训人员的一个试验田.在陆国民提及的已成型的基地中,学校下属的上海浦东现代医药技术培训中心已显示出巨大成果.2003年培训和鉴定适应现代医药制造业的生物发酵工、生物提取工、制粒工、压片工、硬胶囊灌装工、药物检验工、化学合成制药工等中级工1200人、高级2]2200人,2004年培训和鉴定中级工1450人、高级工150人,2005年培训和鉴定中级工1620人、高级工180人,学员通过率达96%以上,自2003年以来,学校多次承办医药类高级技能大赛,2005年上药集团151名员工参赛浦东新区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上药集团协办,上海市医药学校承办的“浦东新区2005年医药类专业(高级)技能竞赛”,承担上海医药职工大学准高级培训300人,上海市药剂学校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86人,上海医药技工学校药物制剂培训90人,为复旦大学药学院培训药学专业学生255人.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本着“硬件要硬,软件要优”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几年里投资1亿元,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其中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生物技术实训中心,成为34家上海市职业教育生物技术开放实训中心之一.实验实训基地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管理规范)的要求,包括生物工程基地、化学合成基地、药品制剂基地、药品检验基地、药品物流基地、药品营销基地、中药制药墓地七大基地.其中,原料药生产实训基地能从生物药品的生产菌种培养、发酵、提取、干燥,到生物药品的半合成,生物制品的原材提取,药品制剂实训基地有设计典型、常见剂型的实训,有冻干制剂、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外用制剂,从主、辅料处理到成品整个生产流水线,药品检验实训基地有化学检验、仪器检验、卫生学检验与生物效价测定,并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和生物制品检验规程的要求,装备原料药、辅料、中间产品、成品所需的必备检验仪器设备,具备对药品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考核、资格鉴定功能.药品物流实训基地由实时检控系统和仓库组成,具有医药商品仓储、保管、养护管理等技能实训、培训、考核、资格鉴定的功能,生产辅助实训基地由空气净化系统、二级反渗透治水系统、仿真发酵培养电子模拟、仿真制冷系统电子模拟、仿真无菌空气模拟、仿真制剂模拟组成,对培训人员进行基础技能培养、培训前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相关专业操作的理性认识,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实训中心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实训中心主任具有高级讲师、行业高级工、行业培训师的资格,能够进行实训模块的开发和技能实训指导.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人数达26人,专职教师21人,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其中80%以上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技艺操作类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超过20%,其余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指导能力,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每个实训基地都聘请一位生产一线的技师或者高级技师.

四位一体的实训平台的建立,让上海药校真正与企业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医药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在雨后舂笋般出现了一大批民营中小型医药企业后,这些企业更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上海医药学校,无疑就是最好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培养摇篮.四位一体的实训平台建立,让校长和企业家真正地握手了!

谋划未来的发展,陆国民校长再次显现了超前的理念.陆国民指出,上海药校未来发展的眼光将放得更远,不仅局限于国内,更要在与国际的合作上有所作为.未来3年,塑造开放的国际化方向是必然趋势.目前,学校已有4个中外合作的项目.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教育领域一流职业院校都有很好的互动.合作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师资力量,把这种优质的中外合作资源,迅速地放大到我们的中专的应用教育,特别是中专的专业课程的改革当中.最终目标,把这种学校的先进理念整合到常规教育中来,在吸收别人先进职教模式的基础上,创建自己有特色的职教模式,从而让中国由职教大国转变为职教强国.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