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和升值策略

点赞:9803 浏览:364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人民币的国外调整反映到国内经济部门的调整,实质就是转移问题.这个转移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要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思考,特别要考虑国家如何通过能够影响外部力量的汇率问题来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调整从而实现我国的长远发展.

关 键 词 :人民币升值;可贸易品;非贸易品;产业间分工;产业间贸易;产业内分工;产业内贸易;全球定价权

中图分类号:F8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5-0036-05

我们处在一个“跛脚”的全球化时代,这不是由于发达国家没有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等一些细节问题,而是比19世纪第一波“全球化”的一个根本性倒退:在所有要素中流动性很强的一个重要要素劳动力要素不能全球自由流动.因此,在此基础上引起的诸多现实经济问题特别是汇率问题――人民币升值――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鉴于此,有必要通过人民币升值契机就基本经济问题以及可利用的市场工具的分析,来初步探讨我国市场经济在全球化浪潮的过程中良性发展有利于己方的产业格局和发展模式问题.

一、内、外向型经济的双轨运行是人民币升值的内因即可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双重运动:发展中国家汇率升值压力的特殊根源.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有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经济外向程度、外汇储备、资本流动、购写力平价、通货膨胀、贸易平衡状态、政治因素等.但是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所导致的外向型经济部门相对于内向型经济部门的非均衡变动.

首先,国内可贸易品相对于非贸易品不断下降.这是由于出口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也快于本部门工资提高,因此出口产品的相对下降或绝对下降.非贸易部门工资比出口部门提高,超过本部门生产率提高,因此非贸易品绝对上升或相对上升.

第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相对于发达国家不断下降,特别在工业化大量引进技术阶段更是如此.中国出口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快于国内非贸易部门,也快于发达国家出口部门,其工资的相对提高不仅慢于国内非贸易部门,也慢于发达国家贸易部门.按照“工资生产率弹性”,即工资提高与生产率提高之比,中国的出口部门应该是最低的.人们可理解中国出口部门工资提高比美国慢,却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出口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比美国快.认真思考就会明白,这是技术“后发优势”造成的.中国原创技术少,但在一定时期集中引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可迅速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当本国可贸易品生产率提高快于发达国家而工资提高相对慢于发达国家时,出口和贸易顺差就会增加,产生汇率升值压力.

第三,由于人民币实行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中国和美国如果有相同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将有升值压力,因为两国可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变化不会相同.发展中国家是二元结构,缺乏统一均衡的市场,历史所遗留的体系,怎么写作教育医疗和房地产等很低,必然连续大幅度上升,不像发达国家体系已经比较均衡.因此中国非贸易部门的上升一定比美国更快,可贸易品上升相对比较慢.如果两国通货膨胀率相同,一定是中国可贸易品降价,而非贸易品涨价.直接决定汇率的,恰恰是可贸易品的变化,可贸易品下降就意味着对汇率产生升值压力.

外向型经济的即贸易品的是直接和国际接轨的,而内向型部门的即非贸易品的则不和外界直接接轨,这样就形成了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双规运行的局面.

上述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上升快于工资上升,使出口相对或者绝对下降,从而产生汇率的升值压力.既然非贸易品相对于可贸易品提高较快,而物价上升是两者的结合,又以非贸易品为主,那么当出现总需求拉动的投资膨胀时,首先出现的是出口上升和汇率贬值压力,大约一年以后真正的“通货膨胀”到来,已是非贸易品上升.

在大量引进技术和外资时期,可贸易品在发展中国家相对下降,绝对下降也有可能.如果以非贸易品为1,贸易品指数相对于非贸易品下降,这就是“实际汇率”的升值.名义汇率如果不能随实际汇率升值,就称为“汇率错位”,固定汇率下往往如此.这就是说,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非贸易品上升),一定造成实际汇率升值,而未必出现名义汇率升值或者贬值.

通过上面的论述,来看我们国内的综合水平是由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商品如服装、机电产品等,和不能参与国际循环的商品如房地产、医疗等,加权平均出来,后者可能占有更大权重.因此,随着国际交往和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个时期,这两个部门的商品会有个交合,然后再背离,交合.这就体现到汇率的调整.因此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实际上就是的转移,当然人民币升值是个有利的转移还是不利的转移,这要具体分析对经济部门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和升值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加工贸易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不会打击出口,但中国参与全球分工,不能仅仅着眼于“世界工厂”,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在更多的节约能源资源的情况下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汇率升值必定打击出口”,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理由.有学者竟然进行可怕的描述:人民币升值40%,出口提高40%,出口、就业和经济滑坡,中国经济崩溃――不知有何根据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会打击出口、扩大贸易逆差.

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由于缺乏劳动力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全球化模式:资本组织着原材料、设备、工厂等不易流动的要素全球找劳动力这个流动性最强的要素合作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劳神费力地搬出去寻找消费者购写.在这种全球化模式中中国就以两种形式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一种形式是产业间分工与产业间贸易,一种形式是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原理实际上是在产业间分工与产业间贸易方面,中国负责制造裤子、打火机、皮鞋等产品,美国欧洲负责制造飞机、系统集成软件、电脑芯片等产品,这就表现为“鞋袜换飞机”的局面;在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方面,就是高成本的工业化世界把中国作为产品外包生产的基地,以提高生产效率,而表现在高科技产品出口上则基本上处于来料组装层面上.

实际上,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和地位决定了人民币升值的转移效应的好坏.弹性分析用在产业间贸易还是很有用处的,但在产业内贸易则没有多少作用,具体表现在产业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

以出口制造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方式可分为四类,一为本土生产的初级加工制造业,以占出口比例15%的纺织和服装为代表;二为加工装配贸易产业,以占总出口比重最大的大部分机电产品为代表,也包括近年来出口快速增长的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三为资源出口制造业,以焦炭、化工等产业为代表;四是低档机械制造业,以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本土机械工业为代表.这四类制造业基本涵盖了除军工产业之外的大部分外向型制造业,人民币币值对其产生的影响各异.

1.出口弹性小于1,决定出口数量与金额呈反方向运动而不是同方向运动,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减少出口金额,反而可以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获得更多利益

对于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初级加工产业,这个产业基本上属于产业间分工和产业间贸易的范畴,弹性分析还能成立,经验表明此类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绝对值是小于1的,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出口提高效应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效应,出口额反而会上升.考虑到“后配额时代”针对中国的配额问题和越来越多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及“特保”措施,这显然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调整.当然以更少资源换取更多外汇也是很好的得益.

大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的某阶段都经历过货币大幅度升值,出口不降反升的情况.中国大陆1994年-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2000年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的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5.1% ,17.9%和17%,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18.5% ,39.4%和62.9%,此间中国对美欧日的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7.3% ,14.4%和14.1 % ;1994年-1995年国内通货膨胀率超过20% ,1997年-1998年亚洲许多国家货币贬值,人民币贬值之声不绝于耳,但人民币不贬反升,出口在90年代翻了一番.可以预料人民币即使升值20%-30%,出口增长率可能有所下降但不会绝对下降,贸易逆差会扩大,但可控制在300亿美元之内.

流行的说法往往发生常识性错误,是因为忽视了理论的前提条件和历史时期的特点.所谓“贬值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升值促进进口打击出口”,首先是指一般贸易,而不是指加工贸易.其次忽视了进出口数量与金额之间的区别,二者同方向变动的理论前提是:进出口产品弹性之和大于1,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小于1,进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之间就会出现反方向的变动,汇率升值反而会使出口额增加,进口额减少,贸易顺差增加.

2.中国外贸结构的特殊性即加工贸易的发展,使进口与出口之间呈同方向的运动而不是反方向运动,因此汇率升值不会扩大贸易逆差

对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机电产品为代表的加工装配制造业,包括在陕西生产的波音飞机和准备在上海上马的“空中客车”组装线等所谓的飞机制造业或者高科技产业,其实也就是总部设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精心制定的外购战略,利用中国作为外包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并成为新的全球生产模式不可或缺的供应链的中国出口的真正动力.目前加工装配贸易在中国的总出口中占55%,而且这一比例还在迅速上升.这些产业基本属于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范畴,出口只不过是跨国公司的数字游戏,是其内部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数字反映.中国人在加工装配制造业只不过是拿点加工费和组装费,人民币升点值只意味着跨国公司稍微多支付一点工资成本而已,对GDP和就业影响甚小.当然前提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工厂.虽然印度有此雄心,但由于其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印度还缺乏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15年来,加工贸易在中国成为推动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因,目前超过了一般贸易.其“大出大进,两头在外”的特点使我国进口呈刚性,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在增加,进口对出口的弹性为0.8182,即我国进口一个单位商品时,其中就有82%用于出口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40% ,1997年达到49%,再考虑到外商机械设备进口和一般贸易中原材料和投资品进口,这个比例还有很大的上升余地.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即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中,进口成本比重非常高.通过对565家加工贸易企业调查显示,原材料与零部件的国内采购,32%的企业在10%以下,66%的企业低于50%,在75%以上的只有18%,机器设备的国内采购率只有30%,比如深圳的钟表行业中装配的高档表的机芯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其中日本的西铁城机芯的市场占有量是相当的大.加工贸易净出口是中国外贸顺差主要来源,2003年加工贸易顺差占外贸顺差的比重高达309%.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受汇率变动影响,是因为如全部使用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在国内增值部分只有20%.人民币升值首先降低进口成本.从货币标价角度,既然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又复加工出口,进出口都是由美元标价,那么人民币变与不变就没有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升值可能改变进出口结构,减少加工贸易而促使一般贸易技术升级,对行业的优化升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加工贸易程度不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要进口,加工收益80%属于外国产值的转移,增加值低于制造业非来料加工部门.人民币升值可能减小出口对来料加工行业的依赖,增加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延长企业的国内价值链,增强上下游企业的关联.

3.动态考察出口产品成本与汇率变动的关系,适当升值将引起出口成本与结构的相应变化,同时可能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总体来说有利于出口和贸易收支

所有出口产品成本都有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加工贸易属于外币标价的进口成本100%的特例(不计工资),而完全采购国内设备和原材料的一般贸易属于人民币标价100%的特例.

当人民币升值时,进口中间产品的外币下降,使成本构成发生变化,降低成本的对外依存度,降低成本水平.同样的资金将进口更多的资源,企业进口原材料越多,这个效果越显著,出口不会减少.注意,这种选择是以不扩大投资,没有技术进步为前提的.

但是,企业也可以选择扩大投资,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出口的办法.因为人民币升值,使得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全部降低了.企业可以不再进口零部件,而把节约下来的外汇集中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把自己的组装企业变成加工企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此时企业成本中,外汇的比例还会降低,因为国内增值部分是人民币.但总进口可能增加,因为随技术进步生产规模往往扩大.

一般贸易有相反的变化趋势.检测设出口成本中进口品不到50%,那么人民币升值会鼓励企业直接扩大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代替国内采购以降低成本,必然提高成本中外汇的比例.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会扩大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扩大贸易逆差,但长期来看只要进口的技术含量高于原有水平(新投资一般具备更高的技术含量),就会提高出口能力,这样的逆差是暂时的,并不可怕. 反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产业后续发展的能力.

人民币升值使得成本中人民币比例自动提高,也会促进来料加工贸易向进口替代的加工工业升级,有一个含义就是国内工资会提高.但是工资水平的提高不可能是凭空的,与扩大投资和进口相似,一定是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的,技术工人的工资会有大幅度提高,企业会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等等,这样就会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后劲,即使有产生逆差但也因产业结构的升级而给整个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4.技术资源、能源大量进口时期对货币升值的影响

对资源型出口产业而言,矿难事故的多发和环保风暴反映表明,少出口点并不是什么坏事,而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况且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弹性一般是很小的,人民币升值后更大的可能是出口数量稍微减少一点,赚取的外汇增加一些.而对于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要市场的低档机电类产品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关键是要看有没有其他国家在生产替代品.实际上由于这个产业的低附加值和相对高的技术和工艺含量,属于发达国家不愿意做,普通发展中国家做不了的产业,中国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对手,人民币升值没有什么影响.

再看看加工贸易和外商的机械设备技术等的进口在我国的所有进口中占60%,这部分进口并不会因人民币的国际购写力的上升而上升,而只会根据相应下游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正进入重化工时期,典型特点是对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2003年最令人不安的并非通货膨胀,而是资源大量进口和能源消耗系数上升.基本资源不足、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经济增长方式浪费、进口不稳定不安全,构成资源危机四大内容.在主流经济学中资源危机并不存在,空气和水不属于稀缺资源所以没有.各国可依据相对比较利益进行资源的交换,这种理论以没有垄断和国家战略利益为前提.实际上维持资源进口需要强大国防力量,以为有外汇就可以写到任何东西未免天真.当我们计划建立石油储备时,国际油价已从28美元涨到40美元1桶.目前更已突破370美元1桶.在经济安全战略下考虑汇率问题,应该是在大量进口技术和资源时期果断升值,降低进口,控制奢侈品进口,集中外汇进口能源资源和高新技术.因此,显然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我们增强我国参与全球资源能源的竞争能力,有助于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有利于我国能源战略的实现.同时将地球上的稀缺的能源资源更多的进口储备起来,因为这些能源在以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有逐步升值的可能而没有下降的可能,因为目前这些传统能源资源是具有很大的不可再生性的.而且更可以减少国内能源储备的开采开发,留待以后更长远的合理利用.

5.人民币升值对外资、股票和房地产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吗美国1998年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出口产品的成本中不过10%,发达国家是40%.中国有4亿过剩人口,在自由市场体制下作为弱势群体难以改变.劳动力成本过于低廉已成为国际社会反倾销的借口.我们不担心人民币升值会大幅度提高工资,而担心劳动者待遇很难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将首先提高,有生产率提高为基础,单位产品工资成本只会降低不会增加.如果人民币升值真会提高工资,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可以改善工人生活,增加学习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面临升值压力或货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在升值前如把外币换成本币,一旦本币升值,投资者便能获得与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这促使投资者追逐该国资产,最有吸引力的是股票和房地产,投资者不但获得升值收益,还能获得股票房地产本身增值收益.巨额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市,促使股价房价上涨,进一步吸引资金,促使股价房价进一步上涨,从而出现泡沫经济.

中国应充分吸取日本的教训,控制房地产泡沫.但真正引起投机资本进入的是升值预期,即使汇率不升值,只要升值预期存在,投机资本照样进入.它们每进入1美元就可以购写8.2元人民币的廉价中国资产,从这一点为了保护我们的“廉价”的中国资产被过多“掠夺”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如果确认货币升值或升值预期容易导致泡沫经济,那就应该让人民币尽早升值.如果坚持不动,随着均衡汇率不断升值,名义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幅度越来越大,泡沫经济出现的风险也就会越来越大.我国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恰恰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关,而不是人民币升值所引起.

三、结论:人民币升值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全球定价权,而且更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国家资源能源战略,特别是能通过经济实现政治战略.

由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和地位具有特殊性,人民币升值对于似乎应该有重要影响的外向型经济部门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没有多少不利的转移影响.对于内向型经济部门人民币升值似乎应该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前面分析,币值的变化实际上是外向型经济部门和内向型经济部门的一次并轨,是国内两大部门的调整,人民币调整恰恰有重要影响.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形成收入效应造成全球购写力的上升,我国消费者的实际有效收入也会随之提高,考虑到内向型经济部门的不动产性和在消费中的优先性升值后将提高实际有效消费能力.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是在国际资本的一次“阴谋”的得逞,但问题的关键这是一次不得不进行的国际国内的调整,是产业间分工型制造业和产业内分工型制造业,是内向型产业和外向型制造业的一次调整,更是在国际定价发言权的一次调整的基础和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要调整.

我们国家也应当不能和其他通过贸易、通过技术等非能源资源发展型的发达国家发展之路走相同的道路,因为人家可以不通过依赖能源资源出口型进行发展,获得更多的国际财富.我们由于底子较薄、技术落后,只能首先在初期通过能源资源型为主借重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和资本来发展,但当我们的最初的产业格局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进行有利于我们自己优势的新的格局的构建,并为下一步的发展带来更有力的发展契机,这就需要通过内外衔接的汇率问题来逐步调整,实现我们的战略意图.当然,通过人民币升值达到我们的战略意图的同时还要防范国际投机资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某些“阴谋”国家的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实现采取应对措施,这些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但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