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点赞:4788 浏览:160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已经逐渐成为各行业的基本要求.人们频繁地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为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拓展学生专业能力,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所有专业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同时,这门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关 键 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课时少,内容多”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这给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的完成增加了难度,尽管现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改革优化,但问题还是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以下是和教学相关的几个事项分析.

(一)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高校的生源大多来自普通高中.一方面,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接触电脑的情况不同,一些学生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接触电脑早,具备一定的操作水平;另一些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则很少接触电脑,基本操作知识约等于零,如此形成教学起点“参差不齐”的局面;另一方面,计算机课程异于数理化等基础课程,少受重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普遍欠缺.

然而,受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进入高等院校的各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颇为重视.

(二)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及教材的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等.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容易理解.对于应用软件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但实践性质的课程如果不熟练掌握很容易出现遗忘.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以陈述知识点为主,内容比较简单、形式偏零散.课本知识、软件版本的更新速度也远远跟不上现实水平的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的分析

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先列出每章节知识点,然后以案例驱动的形式讲解知识点,同时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操作演示,最后是学生上机实训.然而这种模式中普遍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讲授知识点时,很难做到生动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演示时,学生虽能看懂,但是记不住操作方法,也难以理解其过程;实际上,学生真正有收获的是上机实训的时间.

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上机实训是达到教学目的尤为重要的一环.然而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实训机房不够用”已成普遍现象,这也意味着学生上机实践的次数少,学生应用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入学后对学生进行摸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看法,对计算机知识的储备情况,以及学习计算机基础的态度.另外,开始这门课程的教学前,要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

(二)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特点,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考虑其专业领域特点,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该专业教学联成一体,在案例选取上考虑结合其专业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成学以致用.同时,对不同的专业分别开设侧重点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比如,文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就可以省略专业性较强的“进制转换”的讲解,而计算机专业则应侧重讲解“进制转换”.

(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既要讲解基础知识,也要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大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普遍偏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是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相应的拓展训练必不可少.其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的更新十分迅速,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以及所用软件版本也需要同步更新,教学大纲需要不断修订,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一些流行的优秀软件,使课程教学具备先进性.

(四)改变“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上机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采用“学生操作,教师辅导”的新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要靠大量的上机实践,“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则减少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也减少了学生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学生操作,教师辅导”的新模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并发现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巧,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辅导得以解决.注重学生上机实践,为学生选择的实践内容,可以以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为参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实践的素材应精心准备,内容也应合理安排.

(五)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分组教学”的作用.“分组教学”是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上课前注重学生的“座位编排”,将班级里计算机操作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与相对优秀的学生搭配,形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很多:优秀学生作为教师的帮手,可以帮助辅导后进的学生完成任务,同时,在相互交流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也省去很多辅导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六)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采用适当的考核方式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考试或考查能初步反映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概念的情况,但不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因此,更合理的评价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教学效果,应该综合平时作业、课堂实践和考试或考查三项成绩.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作为高等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因材施教,达到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上,要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