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点赞:17813 浏览:807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关 键 词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 潜移默化

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心学生学到什么,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更忽略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立意为能力的发展.课标突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即与物理学相关的自然、生活和社会中的事实、现象等为内容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苏科版物理课本中活动安排有138次,其中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占了130次,包括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今年暑检测有所领悟,知足常乐,知不足者成长.本人报名参加《自然的恩典》西安欧亚学院青少年心灵成长夏令营,热心为学员怎么写作成为了营中一位优秀义工,梦想着成长为一名更优秀的物理教师.夏令营里有着强有力的讲师团队,一位陕西省著名的教育心理专家伽南老师讲:“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物理教学中,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主要的是:

首先,要激发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现行教材在130多个实验中,都千方百计的从学生兴趣入手.活动1.1 探究声音的产生: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在这个环节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用“试一试”给学生勇气完成“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譬如一张纸就有多种发声方法:单手晃动,手指弹纸,双手搓揉,双手猝拉,撕纸片等.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下一个环节是问题的提出:想一想,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日常生活的声现象集中展示,经过思考提出问题.学生把自己的发现,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从‘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到‘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明确了探究方向.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体验声音的产生,把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音叉在振动吗?走下去就是结论.此次活动内容简单,活动环节简单,从活动中能否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是最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在课堂活动中由老师适时说出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声音的产生,是多么好的鼓励性话语,更能激发兴趣和勇气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激发兴趣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物理知识深入理解.例如:活动3.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观察与思考:图3-35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激起了观察兴趣,‘浇不灭的烛焰’成为观察的目标.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说说你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这是怎么回事?也许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使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方向,平面镜所成的像就是学生确定的观察目标,实验环节的重点观察:物的像是在镜前还是在镜后?观察并比较物的像与物的大小,把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卡片上能否出现物的像恰是所学物理知识重点.又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预先的细心观察形成学生的感性认知对学生学习有积极意义.

最后,更要重视物理实验探究.8-9年级的物理课程是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初步实践,并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科学探究能力.8-9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相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更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要重视课堂内的探究活动.这类活动主要由老师与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探究方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认真观察老师的开示性实验,并鼓励学生课内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进行以下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检测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检测设,得出结论并提出新的问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一要素或若干要素在130次课内活动中,一丝丝一点点嵌入学生的学习习惯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猜想不是胡猜乱想,猜想是有一定依据的对问题可能的解释,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使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内容和方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虽然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但也是薄弱环节,应择机引导练习.科学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每次探究活动,学生能学习、了解某一探究要素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选择好的方法、确定的实验器材、规范的操作、有了科学事实,推理得到科学结论,评价证据发现新问题.


学完8年级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及对应的知识和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在科学探究 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不会到会,从把握不定到熟练操作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认真实施课堂活动可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乐见的课题氛围.

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