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乡村邮路

点赞:3168 浏览:101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乡村邮路上没有邮局,张俊就成了这条路上的“流动邮局”.邮路上的每一天,他都穿着那身绿色的邮政制服.他略带腼腆的说:“山里乡亲们其实盼望的不是我,而是盼望穿这身制服的人.

健壮、黝黑.

初见张俊,与想象中无异.

张俊是黔西南州邮政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初次见面他在我面前显得十分拘谨.接下来的采访,我却感觉:这是一个思维活泼的人,一个感情细腻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张俊给我这样描述他的生活:晴天一身汗水一身灰、雨天一身雨水一身泥.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张俊在这条乡村邮路上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是这条邮路传达给他的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每次我把报纸和邮件交给乡亲们,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很快乐.他们还经常热情地留我吃饭.这时,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这是张俊最初感受到的乡邮员工作的价值.

为“邮路”而生的使者

张俊的话不多,却见心见肝.他说,他常常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走邮路才来到人世上的.

他至今记得,1998年3月1日,那是师傅第一次带他走这条乡村邮路,年轻的乡邮员第一次感受到了乡村邮路的艰辛.他负责投递的区域为兴义市区南郊的花月、丰都、普硐片,怎么写作面积20平方公里,自行车邮路.在全程60公里的邮路上,分布着10个行政村、90多个投递点、300多个用邮户.走一个班要用尽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八点多出班,下午五点多回来,回来以后还要接着整理第二天的邮件.等他再回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家,天已经黑了.

有一次,他走到兴义机场送信的路上,那是一条上坡路.前面的一辆面包车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倒退,向下滑了下来.跟在后面的张俊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呆了,他一手急按喇叭,一手不由自主的紧紧拽住了邮包,幸亏车子快到他面前的时候停住了.他说后来每当他想起这事都还心有余悸.

张俊对投递区内的种植、养殖专业户极力推荐相应的专业报刊.花月村养殖场老板李仕良,在张俊的建议下试着订了一份《贵州科技报》,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让他大开眼界.2004年他又花800多元订阅了《贵州日报》、《中国牧业通讯》等5种报刊.应用科技和掌握政策使他的养殖场越办越红火,李仕良曾对张俊说:“你的工作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但我们养殖户离不开你.因为你是我们学习先进科学养殖技术的联络员,我们养殖场生意越办越红火也有你的功劳.”

于是,张俊在乡村邮路上一年一年地走了下来,至今已经走了8年,16万公里.邮路上的每一天,他都穿着那身绿色的邮政制服,他略带腼腆的说:“山里乡亲们其实盼望的并不是我,而是盼望穿这身制服的人.”

用“心”冶炼的奉献

张俊从小就想当兵,他说穿着制服的身影特别的伟岸.后来村里征兵,因为体检没过关,张俊痛失了一次当兵机会.

他还记得兴义飞机场建设期间第一次去投送信件,他就为建设机场的空军一、三、九订齐了军队以及地方报刊.机场的施工便道和多雨的天气,给投递增大了难度.有一天雨太大,他在避雨时突然想到:下雨停工,不正是他们最需要报纸的时候吗?他随即脱下雨衣盖住邮件,冒雨前行.当满身湿透的张俊和完好无损的报纸出现在空军部队面前时,官兵们感动了,热情地向他递上毛巾和热水.一位姓李的军官称赞说:“这娃有股军人的味儿!”

其实这身邮政制服给予张俊的何止是军人的味道?

普硐,是这条邮路的终点,每次投递作业到此,张俊早已饥肠碌碌、精疲力竭.一次投递完邮件准备归班,村民王文祥将一袋70多斤重的包谷种交给张俊,托他代寄.一边是入春的骄阳和崎岖的道路,一边是用户急切期盼的眼神,张俊二话没说,固定好袋子便踏上归程.归班时已是下午5点,张俊才安心的坐下来,开始了他一天中的第一顿饭.

我直截了当地问张俊,有没有想过不干这份工作了,哪怕去打工.他认真地告诉我:“不可能!乡亲们需要我,他们等着我带给他们亲人的消息,乡政府盼着我带给他们党的声音.我做这个工作是给党和人民做事,有人喜欢我;如果我打工,只是个人挣钱,没人喜欢我.我只有为党和人民做事,心里才舒坦,好过.”

张俊的话,句句都是从心窝里淌出来的.8年来,他没有误过一次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和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没有一次用户投诉.他的报刊收订流转额从不足20000元增加到80000元;单户私费订阅达1000多元;揽收特快邮件收入达30000多元;代汇汇款汇费收入5000元;入帐汇兑20000多元;代收费70000多元;代售充值卡5000多元;出售邮票收入50从根本上清除形式主义000多元;代寄包裹资费收入10000多元.


乡村邮路的“脊梁”

跟着张俊一路跋涉,普硐村一个小男孩叫住了他,张俊伸手把他抱上了摩托车,载了他一段路,到学校门口下车后小男孩回过头给张俊招手,笑得牙龈都露了出来.他对我说:“经常走到路上都是这样,熟识的小孩叫住我,能载他们一程的,我就载他们一程.”

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主动投入社会公益活动,2001年,在得知兴义市雄武乡木咱学校孙虎同学因父亲死于煤洞事故后家庭困难将失学的情况,他主动承担了孙虎到小学毕业的学杂费,每学期开始便如数寄出.各级组织的扶贫帮困送温暖、助学等捐赠活动中,家境并不富裕的他都积极带头,在员工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张俊的确是大山里离不开的人.因为他的付出,乡亲们更多地感受到了大山外面世界的温暖.

乡村邮路上没有邮局,张俊就成了这条路上的“流动邮局”.8年中,他代收、怎么发表信件和包裹不计其数.有些老乡邮寄信件和包裹的邮资不够,每次张俊都是一声不响地收下,回到局里后,再自己掏钱贴上邮票或付上不够的邮费,把它们寄出去.

村里的居民,写东西不是很方便.看到这些情景,张俊就主动要求帮乡亲们物品.他说,看到他们接过自己想写的东西时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心头便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张俊还有一截城乡交接的投递路段属新开发的住宅区,这里住的大多是外县迁入的住户,离、退休人员多,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由于小区没有邮政网点,用邮十分不便.他主动上门提供怎么写作,在怎么写作中发展自己的业务.花月小区80多岁的周明勋老人,视力不好、行动不便,但离不开报刊,借助放大镜坚持阅读.虽然在楼下安装有各户的信报箱,但张俊想到老人上下楼抖颤的身影,便坚持将每期的报纸杂志亲自送到老人手中.

张俊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于他的工作.他就像高原上的一道脊梁朴实如石,又挺立如山.

后记

再见张俊是在他获得第八届“贵州十大杰出青年”之后,在成绩面前,张俊没有满足,仍然是那样谦虚地奉献在平凡的投递岗位中,矢志不移地扎根在这条乡村邮路上

一个人的乡村邮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邮路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