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宪政的中国建设

点赞:17941 浏览:813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苏联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许多惨痛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我们应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制度.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宪政概念入手,解析前苏联解体对我国宪政建设的启示,最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途径.

关 键 词 :宪政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苏联解体

一、社会主义宪政概述

宪法是制度的法律化,曾指出:“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革命成功有了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1

什么是社会主义宪政?有学者把社会主义宪政理解为“社会主义下建设宪政”,主要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和实践宪政;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宪政是与资本主义宪政并列的世界上的两种宪政之一”.2笔者认为,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是实行社会主义宪政的基础.而社会主义宪政是通过宪法治理国家的一套原则与程序,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离开了社会主义宪政就无法有效地实施宪法,宪法发展就会失去规范与原理的支撑.


二、苏联解体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和苏共失权转眼已是二十多年.作为现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员,如何看待苏联解体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1、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政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是个人权利得到根本性的确认和保障.没有个人权利的保障作为基础,作为底线,即便有,也可能是多数强制少数,剥夺少数,继而以多数的名义强制每一个人,剥夺每一个人.3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权和个人专断,使得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样的结果就会变成以多数人名义的少数集团的专制.

2、处理好改革开放与稳定的关系.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处理好改革开放与稳定的关系,要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而戈尔巴乔夫等人落入西方的圈套,盲目进口西方的“价值”,没能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导致国家解体,人民丧失了尊严.要推进我国宪政建设,就要改革旧的、不符合当今实际的政治经济体制,也要迎新,即对外开放.

3、警惕西方“和平演变”图谋.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当下,成熟的西方资本主义时刻希望颠覆年轻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自称,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因此在上任后便企图用“西欧式的社会思想”来改造苏共.1一味的迎合西方思想潮流,追求西方价值观,照搬西方一套是行不通的.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警惕,抵制和挫败国际敌对势力实行的“和平演变”的图谋,阻碍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的实现.

三、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宪政

要正视我国宪政问题,不能只一味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也需注意许多问题.

1、中国宪政建设要从本土资源出发,形成中国式的宪政体系,但对西方的人类宪政建设的文明成果要承认与选择吸收.中国的宪政建设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必须首先拜前人为师,虚心学习和充分吸收西方宪政发达国家有关宪政方面的观念、原则、制度和措施,承认国际通行的宪政思想和规则,以此作为养料和基础,结合中国实际需要,优化和创造中国的宪政制度.2

2、要正视中国现实宪政问题.我国现阶段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特点,其表现就是不愿意讨论宪政问题,或是在观念上有意、无意地将“宪政”和“稳定”对立起来.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要正视我国宪政问题,不能只一味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要围绕解决社会危机事件和众所瞩目的社会热点问题启动宪政改革,以民生需求基础考虑中国宪政改革.

3、要建立有效有力的宪政实施监督,强化对行宪主体的责任追究.完整的宪政过程是立宪、行宪和守宪的统一,而行宪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没有规范有效的行宪,再好的宪政制度都是白纸空谈.中国现阶段宪政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不是立宪问题,而是行宪问题.强调行宪主体的责任追究,提高行宪的效率和质量,是落实和发挥中国现行宪政制度的主要措施.

社会主义宪政的中国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宪政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结语

中国的宪政改革历来是一个沉重而复杂且要付出重大社会代价的话题.作为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大国,又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选择一种适合国情,合理适时的宪政改革路径尤为重要.从苏联解体的历史剧变中得出社会主义国家都需注意与完善的几点启示,再结合中国现实实际,正视宪政现实问题,在世界宪政之林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独树一帜,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宪政的目标.

注释:①:《新主义宪政》,《选集》第二卷,第690页.

②参见李林:《高举社会主义宪政旗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网站2012年10月3日访问.

③参见叶长茂:《权利乃宪政之本―苏联剧变留下的政治启示》,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