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点赞:6958 浏览:222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2)01-0106-04

[作者简介]杨生平,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周雪梅,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2011年12月25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译局、国防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环球时报和北京日报等媒体编辑记者60余人出席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旨在搭建交流与对话平台,引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从全球化发展、文化软实力构建、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三个视角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全球化”、“国际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和提升路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全球化发展视角: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全球化

当前,全球化已经从经济领域逐渐扩散到文化领域,各民族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互动已经步入世界中心舞台,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何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冲突与互动的国际背景下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成为本次论坛最为集中的主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陈之昌在讲话中分析了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积极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为不同文化的交往、借鉴和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呈现出不对等的态势.中国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其独立的品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对于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安全,更好的发挥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陈之昌认为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深刻探讨和研究“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可以为我们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领.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向度,作了“‘文明的冲突’与和谐世界”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文明分类向来是西方人的学术建构,这种西方文明优势的“主导一传播”模式“过分强调文明的差异和区别,把每种文明都看成是与其他文明毫无关联,甚至毫无共性的孤立存在”.他指出,文明之间的互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多样性是人类存在和文明发展的前提,“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的人类各个群体应该而且只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应该和必须避免相互伤害和对抗.”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李崇富研究员在本次论坛中认为,“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是要增强文化自信,二是要提高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觉就要从全球化发展的视野,研究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它自身的地位和应该发挥的作用.

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研究员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出发,深入解读和探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运行中,如何“积极参加和引领文化全球化”的课题.他认为文化全球化应该包括话语体系、哲学思维方式、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社会思想体系和大众文化体系五个方面的全球化.只有从文化全球化地位的把握、文化全球化内涵特征的研究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三个向度,才能积极参加文化全球化,主动引领文化全球化;只有在全面认识文化全球化的地位、深入研究其内涵特征和彻底转变哲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才能做得更好,才能够真正引领整个世界文化向先进方向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叶险明教授从世界历史意识的视角,以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国际社会结构和全球社会结构的划分为逻辑起点,探究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构建的应然路径,也为我们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他认为,国际社会结构和全球社会结构存在着主体结构不同、利益与原则不同、关系结构不同和权力结构不同五个方面的区别,从全球社会来看,凡是有益于解决推动全球问题的,能够给人类带来共同繁荣和相互受益的,这样的文化都属于全球先进文化.他深入分析了在全球社会结构视角下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它属于全球先进文化的一个构成体,是全球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把批判地吸取传统文化和批判地吸取国外一切先进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文化,是超越西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争的文化.

二、文化软实力构建视角:中国国际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提升

首都师范大学杨生平教授从国际文化软实力构建视角,解读了当前中国国际文化实力构建的三个层面:话语层面、价值观层面和操作层面.他认为拥有话语权和话语转换能力是国际文化软实力构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凡是西方提出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科学话语.我们都要审时度势好好研究、仔细琢磨,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话语转换,否则就可能陷入话语陷阱.”如何构造当前中国国际文化价值观杨生平教授认为,在价值观层面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要坚持一个核心概念:没有永恒不变的普世价值观,但是有先进的价值观.他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先进价值观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一是国际价值观一定要具有渗透力和广博性:二是国际价值观一定要体现全球规则:三是国际价值观建构应该体现为正和博弈.最后,杨生平教授着力论述了中国国际文化软实力操作层面构建的路径: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民意;加强政治建设和国际外交,建立稳定政治制度和合理政治议程机制:繁荣文化事业,促进大众文化发展.他认为,当前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现实需要我们文化强国,现实需要核心价值观引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就“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提升途径”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蕴含着多因素、多纬度的集合体,是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文化活动和文化关系的统一.文化软实力提升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路径:一是文化意识的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的转换;二是由文化观念形态向文化实践形态转化;三是由文化的潜在资源向文化的现实力量转化;四是文化的内在价值理念向外在的表现方式的转化;五是由 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的转化.他强调了文化发展同人类整体历史发展的同步性,认为民族历史越是向世界历史转化,民族文化就越是向世界文化转化.这种转化表现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和相互渗透.


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视角: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颜晓峰教授认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强国的旗帜.他具体解读了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结构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三个重要意义: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文化强国建设的全局,不仅贯穿文化建设过程,融入文化建设内容,而且主导文化建设机制;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文化根基,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力量源泉.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之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精神支撑;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文化之本,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社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文化之路,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立根本保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以独特的视角,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人手,探讨了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以革命文化传统为原材料或资源进行加工制作的命题.他从地球模式、民族协同观、制度转型论、道气互动说和人权说五个相互联系的纬度概括了中国现代革命文化传统的特征,分析了革命文化传统生成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如何创造性地吸纳中国现代革命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提出:“要把中国现代文化革命传统视为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进行认真研究,进而视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原材料和资源加以研究和创新,离开中国现代文化传统,而孤立谈论中国现代革命文化传统,必然会使得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丧失掉真正坚实、丰富的活生生的地面,我们千万不要遗忘这个地面.”

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以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落地为视点,探究了寻找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问题.他首先界定了作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然后,他从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相同点人手,剖析了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契合点生成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路径.他认为,“大众文化就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最重要的管道.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经验,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巩固主流价值观.作为产量最高、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也是确立文化领导权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场.不能落实在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之中的价值观必定不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可能深入人心,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

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论坛的互动和交流环节,专家们和与会者就“世界文明冲突与文明统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要素”、“普世性价值存在与否的问题”和“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落地问题”展开了精彩的交流、争论、研讨和磋商.刘新成校长、郝立新教授和杨生平教授在各位专家热烈发言和研讨的基础上,分别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发言.

刘新成校长认为,西方学者提出文明的冲突实际上是基于当时世界格局所发生的变化,认为民族国家之间的分歧主要不是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一种文明或者文化传统的冲突.他们把人类分成不同的群体,而且认为他们之间差异大于共同点.这种分类法本身在方法论上是有一个陷阱的,这是我们今后在讨论文化问题或者文明问题时候需要注意的.关于文明是不是有统一可能性问题,他总结说,永远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世界的文明.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时肯定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这应该是永远不会消除的.从现实来看,毕竟现在的世界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而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明基本上也是以民族国家作为不同文明载体的.不同文明国家虽然是处在彼此相互联系、接触的状态和过程当中,但就现实来看,每一个民族国家实际上都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一个是受到周边的压力,或者是受到周边先进文化吸引,要学习,要改变自身,但与此同时,这种改变自身就意味着开放,而一旦开放,它内部的凝聚力就会受到削弱.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者是某种类型文明的载体都会处在一种纠结当中,就目前来看,解决这种纠结的方式和途径还看不到,由多种文明、多元文明走向一体化文明的这种现实的手段和途径还看不清楚.

郝立新教授认为,从学术话语来看,普世价值的概念是存在的,它也不是一个伪概念;从现实来看,拿西方的模式套在南美就是失败的,不可能的,中国更不能走这条路.话语系统的跨文化是走不通的.关于普世性价值存在与否的问题,他主张应该辩证地看,虽然没有永恒的道德,但我们要讲公德,要讲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

杨生平教授认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要有三个纬度:一是要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二是应该有国际和全球思维,三是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与交往的需求.他提出了打造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和提炼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六个关 键 词 ,即民生、人本、公平、正义、发展、和谐,既突出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国际纬度,又强调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国内纬度.

本论坛从全球化发展的宽广视域,从文化自身发展的时空维度,深刻审视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现实性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问题,对全球化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作出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责任编辑: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