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农业经济—文献综述

点赞:15354 浏览:684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国外有学者将苗族和犹太族并称,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两个灾难深重而又坚韧不拔的可歌可泣的迁徒民族.由于频繁而长期的迁徒,苗族的物质文化成果消亡殆尽.现在的苗族研究热点多集中于人类学、社会学领域.至于苗族经济研究的著作尤其是苗族农业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农业经济文献资料的整理与挖掘.本文对苗族农业经济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主要分三种类型进行综述:一是苗族聚居区地方志和以苗族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报告;二是关于古代苗族农业状况的描述;三是通过具体性个案对苗族经济进行的局部探索.

关 键 词 :苗族 农业经济 文献综述

一、地方志和以苗族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报告

苗族聚居区地方志和社会调查报告的研究都是以历史文化的角度,对苗族的生产生活进行的一定记录,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文山地区现存的《开化府志》、《马关县志》和《广南县志》三本地方志成书于清代.此时正是苗族迁入文山的特殊时期,因此对了解文山苗族的迁徙历史,以及探究对了解文山苗族聚居区最初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提供了很重要的原始资料.除此之外,1902年日本著名学者,世界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鸟居龙藏,曾深入我国西南腹地做民族学田野调查,1905年写成《苗族调查报告》并出版,可以说这是第一本介绍中国苗族的田野调查著作,也是外国民族学家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之一,对了解20世纪初苗族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状态非常有参考价值.

1928年,国立研究院成立,国内学界开始重视民族学研究.1933年5月,凌纯声、芮逸夫到达湘西苗区实地调查,历时三个月写成《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该书着重描述和反映了当时湘西的社会情形和社会文化状况.其后,著名的苗族学者石启贵也到达湘西进行实地调查,1940年完成了《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对湘西地区的苗族社会进行了全面阐述.上述两本专著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湘西苗族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生活状态,成为当前研究苗族的原始生存状态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文献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至1964年兴起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的少数民族《简史》,为我国少数民族名称确认和民族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的苗族卷,从苗族的人口分布、历史沿革、文化信仰和经济生活等方面,对上个世纪60年代的苗族生活状况进行了系统描述.

在20世纪末,学者们开始把调查的角度调整到苗族的经济领域,开启了苗族社会调查的经济学视域.1995由云南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的云南回族苗族百村社会经济调查,对云南回族、苗族聚居村的基本情况、族源、居住历史和社会变迁、解放前后社会经济生活(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商业到现代乡镇企业、交通运输业等)文化教育、卫生、人口、计划生育、民族关系、宗教信仰、民族语言文字、服饰、婚姻、丧葬等进行了实际调查,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建议.云南经济学者高发元组织的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在2000年1月19日至2月22日,组成25个调查组,分别在红河州、文山州、玉溪市、曲靖市、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临沧地区、大理州、丽江地区、迪庆州、保山地区、德宏州共13个地州市的23个县市25个村(乡)进行了时间相对来说集中的实地调查.其中关于苗族的调查《云南民族村寨调查(苗族)》,2001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反映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于金平铜厂乡大塘子村苗族的调查成果.该书也是当前数据最新的关于苗族经济的调查研究报告.除了学者的研究之外,还有传教士根据见闻写出了一些著述.其中以柏格理著的《在未知的中国——柏格理日记》为代表,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萨维那的《苗族史》也是著名作品之一.

苗族农业经济—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经济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关于古代苗族农业状况的描述

民族史研究,大多以历史为主,关于经济状况的描述只是为民族发展进程研究的一种铺垫,虽然无法深刻地体现民族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特殊性,但毕竟有所涉及.苗族研究在中国学界一直以伍新福和李廷贵为代表.伍新福的研究着重从民族史的角度进行,著作有1992年与龙伯亚合著的《苗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同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历史探考》,1999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苗族通史》,2000年由四川民族出版出版的《苗族文化史》等可谓是我国关于苗族史研究的扛鼎之作.李廷贵的研究则更加侧重于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1988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其与胡起望合著的《苗族研究论丛》,而1996年与张山,周光大合著的《苗族历史与文化》(民族大学出版社)是以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苗族进行剖析的代表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苗族进行相关社会调查的一些成果.其中具有表性的著作有: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著《中国苗族民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岑秀文著《苗族》(民族出版社,1993年);罗义群《苗族文化与屈赋》(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等.这些著作在以苗族意识形态研究为主体展开的历史性民族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到了苗族的经济情况,为了解苗族的农业状况和整体意识形态具有启发性.

三、通过具体性个案对苗族经济进行的局部探索

这些著作以某个地区的苗族经济或是其中的某些具体方面为研究对像,是对苗族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杨从明的《理性农耕——大德苗族村的发展与变迁》为例,部分地研究了苗族农业生产、苗族农村耕地和农民生计的选择过程.是当前关于苗族经济研究的著名范例.其他的著作还有:文新宇的《少数民族乡村治理的本土资源问题研究:以贵州苗族传统法文化为例》(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赵玉燕著《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等.这些著作基本上是就具体苗族聚居区的具体生产部门或者相关产业,进行实地调查的成果.对苗族农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也仅限于简单的局部个案分析.

四、结语

本文为进一步对苗族农业经济的现状进行研究,从历史和文化等角度对苗族农业经济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主要分三种类型进行综述:一是苗族聚居区地方志和以苗族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报告;二是关于古代苗族农业状况的描述;三是通过具体性个案对苗族经济进行的局部探索.希望以此为基础,为苗族农业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较全面的理论文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