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点赞:26116 浏览:1198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初中数学知识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必须让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数学概念.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事实证明:只要求学生解习题,而不给学生讲透数学概念、实质问题,等于只是给了学生一条鱼,而不是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不对学生“授之以渔”,学生是很难找到窍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概念教学.中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从低级水平发展到高级水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成为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创新,这正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萌芽.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的教育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教师的创新思维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树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那种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给学生适当的独立思维学习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想象能力.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2、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的内容质疑,敢于对老师的讲解质疑,而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敢于进行批判性质疑,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要随时体现.例如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判断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有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节课都要进行总结,这也可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可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知识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的机会很多.值得提醒地是每次总结,都要挑选不同的学生发言,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迅速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能吸引学生,这样可激发学生的认识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兴趣而去主动思维,并提出新问题,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次失败,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学生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例或变式从反面或侧面去剖析数学概念,凸显对象中隐蔽的本质要素,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全面性.

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发散思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敏捷性.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变换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的狭隘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仅可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妙法横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方法,发现新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创新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猜想是由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检测设性的命题,它是思维探索的翅膀,是探求知识的一种必要手段,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锻炼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发表个人的见解.首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注意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猜想兴趣,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让学生猜想问题的规律,猜想定理、公式、猜想问题的条件和结果,猜想解题方法等等,其次教师要加强方法意义上的以猜想为内核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怎样猜想, 另外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良好的猜想氛围.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对适合自己认知水平的数学事实进行猜想,并且自己验证或证明,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