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秧歌运动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刘斌

点赞:16482 浏览:717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总结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促使其前进的内在动力恰恰是高等教育机构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密切结合,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在此方面有着成功的范例,通过对新秧歌运动的分析,能够指明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

关 键 词 :新秧歌运动;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51-02

“新秧歌运动”即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在延安抗日根据地掀起的创作、表演“新秧歌”所形成的文艺运动.新秧歌运动是对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的一场大规模的挖掘、继承和革新,对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发展的轨迹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回顾、分析这场轰轰烈烈的文艺运动,可以发现高等艺术学校“鲁艺”在这场文艺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鲁艺”即鲁迅艺术学院,它是抗日战争初期由、林伯渠、周恩来、成仿吾、艾思奇、周扬发起,193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于延安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校.

“鲁艺”全程参与和积极支持正是新秧歌运动得以兴旺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所在,正是“鲁艺”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投入使得“新秧歌运动”获得了脱胎换骨般的质的飞跃.而“鲁艺”也从这场文艺运动中获益颇丰,一方面扩大了延安“鲁艺”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了当时中国先进文艺的代表,吸引了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国新音乐舞蹈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挖掘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间歌舞,提高了“鲁艺”师生的民族音乐修养,锻炼了音乐舞蹈创作、演出队伍.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鲁艺”通过这场文艺运动,探索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多种途径,将高校怎么写作于社会的职能充分加以展示,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加以借鉴和吸收.

一、新秧歌运动的成功经验

(一)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研究中国艺术遗产的教学任务.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鲁艺”自成立始便制定出了研究整理中国艺术遗产,接受并发展之的教学任务,并且将教学目的定位在“接受中国与外国各时代的艺术遗产,以创造中华民族新艺术”上,从而为“鲁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鲁艺”还根据当时抗日根据地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在校学习3个月,学习音乐概论、普通乐学、视唱练耳、声乐基础和器乐基础等;第二阶段分发至有关单位实习3个月;第三阶段返校学习3个月,最后这个阶段课程门类较前加深”,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教学效果显著,更加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人民群众,深入民族民间歌舞的机会.这一方面使“鲁艺”有机会接受到来自民间的第一手资料,便于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便于先进文艺思想在民间的传播,便于发挥“鲁艺”的社会影响力.

新秧歌运动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刘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挖掘民间歌舞宝库,对具有典范意义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加以改造,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弘扬先进文艺思潮的阵地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鲁艺”的师生开始广泛的深入生活,将目光投射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巨大宝库中,并最终锁定了秧歌这种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这种独特的视野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大思潮的背景下,西方的科技、政治主张乃至艺术形式在国内大行其道,一些专家学者有些看不上这种“下里巴人”的艺术,或者思想通了却放不下架子参加.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土生土长的民间歌舞作为突破点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

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鲁艺”的一部分师生选择了秧歌,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如丁理在1942年9月23日《解放日报》上就发表的文章《秧歌简论》,便全面地论述了改革老式秧歌,创建新秧歌并将其作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的重要武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新秧歌运动的号角.“鲁艺”的师生大胆的对老式的秧歌进行修改,进剔除掉不健康的因素,将先进的文艺思想融会其中,并通过通俗易懂易于人民群众接受的音乐和舞蹈动作加以表现.

(三)积极的倡导新式秧歌,将高校理论研究的成果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积极的发挥高校先进思想阵地的作用和高校积极怎么写作于社会发展的职能

“鲁艺”的师生在对新秧歌进行了积极的改造之后,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不遗余力的将其推广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可以说是“鲁艺”一手策划并掀起了新秧歌运动的.首先,“鲁艺”的师生创作了许多新秧歌作品,用新颖的形式、通俗表现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内容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李波、王大化、刘炽、马可等人,他们最初创作了《打花鼓》(即拥军花鼓)、《集体花鼓》、《挑花篮》(包括歌曲《南泥湾》在内的歌舞剧)等一批优秀的作品.其次,‘鲁艺’在1942年底成立了第一支新秧歌队,在延安抗日根据地里频繁的进行表演,使新秧歌这种歌舞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样“鲁艺”在为为工农兵怎么写作、为社会发展怎么写作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示范性的第一步,在新秧歌运动中起到了模范的先锋作用.

(四)及时进行理论总结,将实践成果重新加以研究,创造更加辉煌的突破

“鲁艺”及时对新秧歌运动加以阶段性的总结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对中国式歌舞剧的探索.在新秧歌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刻,“鲁艺”的广大师生制订了更高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创造中国式大型歌剧的重要课题,并通过一系列分步骤、系统化的实践,最终解决了这个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为我们树立了高校怎么写作于社会、倡导社会发展主旋律、并从中受益,获得“双赢”的典范.

“鲁艺”师生基于对新秧歌运动的及时总结,创造了秧歌剧这种包含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融话剧、戏曲和秧歌为一体的小型歌剧模式,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歌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领域中,“鲁艺”师生创作了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如《兄妹开荒》(王大化等编剧,安波作曲,1943年)和《夫妻识字》(马可编剧、编曲,1944年)等,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秧歌剧是新秧歌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较为成熟的作品形式,通过这种载体将新秧歌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扩展到了极致,在抗日根据地乃至重庆、上海等国统区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如“重庆的《新华日报》在194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