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点赞:3094 浏览:77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促进高校招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育部对高校招生提出了实施阳光工程的要求,要求高校增强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实现高校的持续发展,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但是现在高校的招生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真正实现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措施.

【关 键 词】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透明度

我国目前的高校招生制度是1952年建立的,从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就一直使用,持续到今天.如今,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开始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招生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不仅要帮助一流大学选拔精英人才,还要帮助高职高专选拔应用型人才.现行的招生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育部又提出了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当前的招生制度更是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推进“阳光工程”.

一、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概述

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是教育部为规范招生管理,促进招生工作的透明度而提出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六公开”,严格要求学校在招生时实行“六不准”.所谓“六公开”主要是指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资格和有关考生的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和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和相应的处理结果.而“六不准”主要是指不准弄虚作检测、徇私舞弊;不准参与任何非法招生;不准以任何方式对招生工作进行干扰;标准向考生家长索取有价证券和;不准以招生的名义向考生或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准违反国家招生的有关规定.

二、高校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要求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虽然现在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了50%,毛升学率也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教育的合格线——50%,看似高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不那么突出,但是随着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提出以及现在人们对质量和品牌要求的提升,其所面临的压力的并没有削减.尤其是在“阳光工程”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招生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考生难以及时有效获取院校信息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信息不对称理论,这个理论在我国高校的招生中得到了体现.目前的高校招生制度之中,“高校”与“学生”就是两个信息不对称的俩主体,高校所占有的信息明显高于学生所获取的信息,由此就决定了高校中信息占有方面的有利地位,这就可能导致逆向选择等现象的产生,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导致招生失败.

现在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标准就是高考分数,只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没有其他的辅助性评价标准;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也难以获取比较全面的信息,也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体系,只按照近几年出台的搞笑排行榜,而这些排行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双方在选择时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既是由信息的不对称造成.

(二)填报志愿存在缺陷

高等教育虽然开始朝着大众化方面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实际上个体选择高等教育的权利并没有真正扩大,这主要与当前填报志愿选择选择学校有一定的关系.填报高考志愿这种方式根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学术趋向,如同一个博弈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学校的水平进行选择.虽然有好几个志愿可以填写,但是除第一志愿之外的其他志愿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学生选择的一所学校,就意味着放弃了另外一所学校,这实际是对学生选择权的一种剥夺.填报志愿之后,高校的录取流程和标准也不公开,学生只能静等消息,这也反映了学生和高校之间的不平等性.

实现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招生难以全面展现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招生院校所选拔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还应该具备获取并创造知识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录取人才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都是分数至上,现在的招生制度也难以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性进行进行考察和评估.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得学生为了升学而学习,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高校的人才选拔标准难以在招生制度中体现,学校也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学校要求的人才,这也是招生倾向和招生需求不透明所致.

三、实现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措施

根据上述高校招生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建立合理科学的高校招生制度,增强招生的透明度,真正实现教育部所要求的“阳光工程”,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个权威的科学的高校评价体系

这里所说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高校综合的评价体系,好包括各个专业的评价体系.建立了这样一个关于全国高校的比较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体系,对于增强信息的透明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不再单纯依靠新闻媒体、口头相传或者查询高校的录取批次等方式了解高校零散的信息,而是根据这样一个评价体系,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倾向和综合实力,选择一所真正能够让自己满意的学校,真正实现招生的双向选择性.


建立一个高校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

教育行政机关应该与高校合作,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校和学生能够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对学校的招生信息以及录取模式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所了解,真正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实现招生方式的多元化

考试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招生方式,但是为了真正体现高校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还可以在以考试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辅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其他能力进行评价,实现招生方式的多元化.高校在招生制度中把自己的人才需求进行具体和细化的公开,以此引导中小学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教育部提倡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背景下,高校的招生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以及实现招生方式多元化等方式积极改进,真正推动招生“阳光工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刘茜.教育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J].中国美术馆,2005(04).

[2]郑巍,董志明.完善高校监督机制推进招生“阳光工程”[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01).

[3]杨春.阳光工程:高校招生人文关怀的体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2).

[4]姜钢.实施阳光工程办人民满意的高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5]张琳娜.浅谈如何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04).